基于生活化教学思路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2018-05-02陈英捷
陈英捷
(漳州第一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高中物理是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生活化教学思路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生活化教学思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思路概述
生活化教学思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掌握水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辅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把与物理相关的生活元素进行充分利用,将这些知识纳入到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中。[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思路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认知更加形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养成主动思考与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唤起学生对现实现象的回忆,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观察探究,有利于学生养成从生活中观察、思考、探索、理解科学知识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之后,学生也能更加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强化将物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和思维,以此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另外,除了要将高中物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包括生活环境、年龄段的认知水平,保证学生能够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思路应用的类型
生活化教学思路具体的应用,是在课堂中对生活场景和事件进行情景再现,以此发现事物发展的根源。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类型:
(1)知识拓展:在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情景再现的同时,还可以对知识范围进行延伸。比如学生的课前课后安排,教师都可以通过生活化思维进行适当的扩展。[2]
(2)加强理解:生活化教学思路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能够加强对物理知识与生活问题的理解,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
(3)生成创新:生活化教学思路,是教师与学生物理学习的交流桥梁。教师对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以下面是鲁科版《物理(选修3-1)》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的整理,希望能为生活化教学思路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表1鲁科版《物理(选修3-1)》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举例
三、基于生活化教学思路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知识拓展:结合科技产品等对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加以渗透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物理知识也随着时代不断更新。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多以理论基础为主,部分科技产品介绍过于陈旧,学生无任何感性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物理前沿知识,关注现代物理最新科技产品,将其原理、功能、内容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在新型科技产品的认知中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3],增强学习成就感,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可设置科学模块,带领学生阅读我国的前沿科技,给学生灌输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尊重科学、崇敬科学,在兴趣中学习物理的内涵。
(二)加强理解:结合生活化实验、生活用具和生活现象学习物理
1.物理新课教学中多引用生活化实验
高中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而实验就是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模拟。因此,枯燥的物理课堂仍然可以有丰富的生活色彩。教师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或者运用教材中的实验,将学生注意力引导集中到课程学习中。[4]这就要求教师不怕麻烦,多思考多动手,将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模型呈现出来。一般而言,物理新课教学中要选择操作较为简单的实验。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新课为例:可以用学生爱玩的象棋进行演示实验,将十个象棋叠在一起,用尺子将最底下一个打掉,然后讨论象棋不会倒掉的秘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感受,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2.物理原理学习中渗透生活道理
在高中物理原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联系生活实际后,学生已经对物理应用有了直观的了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对这些生活现象的物理原理进行描述。
3.用形象的生活经验强化物理知识
物理学科所研究的领域为力、热、光、电、声,这几个领域研究的内容虽然存在形式上较为抽象,但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以直观的形式存在着。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这个特点,利用生活实际经验强化学生学习物理与应用物理的能力。直观的生活实例,可以有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三)生成创新:作业的生活化
布置生活化作业,是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之一。在以往的作业布置中,大多物理教师以解题为基础布置物理作业。这种方式不仅消耗学生的兴趣,还扭曲了学习物理的真正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会用物理知识点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而解决不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物理学习失去原本的应有的意义。事实上,物理作业布置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原理,并学会应用[5]。因此,教师在作业与学习任务的布置上,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此类型的任务都离不开生活实际,具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性,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针对生活化教学思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探析,是为了将生活化教学思路充分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前沿知识,在教学中将枯燥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作业生活化,用形象的生活经验、生活模型强化物理学习。在课程标准下,生活化教学思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将物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赵砚田,安玉娟,张鹏.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现状调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5):98-101.
[2]张旭东.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J].才智,2014(34):127.
[3]左兵.职高物理教学联系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6):76.
[4]王亚戌,施凤丽,冯熠,等.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卷中的生活化题目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186-187.
[5]冷耀.试析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