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节能环保投入的要素分析
2018-05-02高璐孙红梅
高璐,孙红梅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234)
随着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并在2016年连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环保税法”“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节能和环保的相关法规政策;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节能与环保列为重点工作;“十九大”报告同样再次强调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2007年至今,我国的节能环保投入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由2007年的995.82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4802.89亿元,基本约占GDP的2%。按照国际普遍认同的标准,绿色发展需要投入的节能环保支出占GDP的3%计算,我国节能环保支出额依然缺口1/3。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发展不均,所以各地的投入差别很大;同时在投入中占比很大的是财政投入,企业和民间对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污染情况、科技水平以及能源储备与消耗情况这五个方面对我国节能环保的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促进节能环保投入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1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由表1可看出,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仅为51,321.78亿元,而2015年财政收入达到了152,269.23亿元,是2005年的3倍多;2007年国内的生产总值为270,232.3亿元,而2015年为689,052.1亿元,是2005年的2倍多。结合表1和图1可看出,在经济飞速发展下,节能环保投入和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节能环保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环保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内节能环保投入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分析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和环保投入关系的基础上,再将不同省份分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分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西和山东;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结合表2、图2和图3可看出,华东地区的生产总值远高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华北地区其次。在环保投入方面,华东地区的节能环保投入也大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其次的华北地区节能环保的投入位于华东地区之后。说明社会发展水平对节能环保的投入有基础性作用,二者具有正相关的作用。
表1 2005~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节能环保投入(单位:亿元)
图1 2007~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环保投入趋势对比
2 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
人文地理因素也是影响节能环保投入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生活习惯、基础设施、公众环保意识等人文因素都会对节能环保的投入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地区公众的环保意识越强,环境的破坏程度就会越小,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所需的投资额就会越少。同时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情况、绿地覆盖率等地理因素对于节能环保投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绿化情况越好,就说明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小,所需的节能环保投入也越少。
表2 2007~2015年我国各地区生产总值与节能环保投入 (单位:亿元)
图2 2007~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图3 2007~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节能环保投入情况
在人文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生活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种人文环境。从表3中可看出2005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为870.2人/平方公里,到了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达到了2399人/平方公里,中间虽有小幅下落,但是稳中有升。
从图4可看出,节能环保的投入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升也呈上升趋势,在城市人口密度小幅回落时,环境污染投资总额也有小幅下降。
水资源情况和绿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地理环境情况,表4中的水资源总量和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的数据很好地体现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及绿化情况。从表4可看出,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从2007年的25,255.16亿立方米上升到了2015的27,962.6亿立方米,同时我国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由2007年的33.27万公顷增长到2015年的61.41万公顷,可见我国的绿化情况从2007年开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公园绿地面积是处于一种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处于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图5显示我国水资源虽中间有所波动,但总体基本稳定,而节能环保投入一直呈上升趋势。图6显示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都呈上升趋势。
表3 2005~201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
图4 2007~201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和节能环保投入趋势
表4 2007~2015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及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图5 2007~2015年我国水资源和环保投入趋势
图6 2007~2015年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和环保投入趋势
3 地域污染状况的影响
节能环保投入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所需的节能环保投资力度,环境问题越严重就越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改善该地区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主要涉及大气、水源和土壤,本文从废气污染和废水污染两个方面分析。表5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废水排放总量体现了我国目前废水和废气污染的近况,图7显示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而环保投入波动式上升,说明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使得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图8中显示废水排放总量和环保投入呈相反方向变动,说明环保投入越高,废水排放总量越低。
4 科技水平提高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技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生产效率也得以提升,产业也不断得到升级,一些高污染企业也逐渐向环保型的企业过渡。因此科技水平也是决定一个地区节能环保投入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低级,高污染企业的比例就高,污染问题也就越严峻,所需要的节能环保投入也越大。
表6及图9显示的是我国近年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节能环保投入的情况。R&D的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及政府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2007年我国R&D的经费支出为3710.2亿元,2015年是14,169.9亿元,是2007年的4倍多。图9显示近几年我国R&D的经费支出是不断上升的,需要升级的企业较多,产业结构急需提升,因此所需的节能环保投入就多。
表5 2007~2015年我国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
图7 2007~201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节能环保投入
图8 2007~2015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和节能环保投入
5 能源消耗水平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能源的消耗,使得由于能源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为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势必要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从表7和图10可看出,2007~2015年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上升,节能环保的投入也呈上升趋势。结合表8和图11,分析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耗水平与节能环保情况也可看出,能源消耗量大的地区,如华东地区的能源消耗大于华北地区,其节能环保的投入也大于华北地区,其他地区的关系也是如此。
表6 2007~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图9 2007~2015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与节能环保投入
表7 2007~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图10 2007~2015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与节能环保投入
图11 2007~2015年我国各地区电力消耗总量趋势
6 结论与建议
(1)我国经济发展指标GDP的增长与节能环保投入基本呈现同步状况。近十年对节能环保投入的力度较大,2015年的节能环保投入额达到了4802.89亿元,使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节能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节能环保投入也是一项不能减少的投入,一定要防止地方政府对节能环保问题有所松懈,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对环保的投入。建议加强节能环保工作和投入的监督执法力度。
(2)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与节能环保投入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较密集的地区能源消耗量也大,造成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地方政府和公众节能意识的加强,节能环保投入也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不能忽视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的节能环保投入,防止污染产业转移,造成新一轮的“污染-发展-防治”。建议提前加强对人口密度低的地域的节能环保投入与监督。
(3)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废水排放总量对节能环保投入有显著影响,因为水资源总量是能源储备的一种体现,与节能环保息息相关,水资源总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优劣,一个地区的水资源越丰富,维持水资源质量或者更加优化,需要的节能环保投入也就越大。废水排放总量是衡量水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越严重就越需要资金的投入去治理这些污染问题。建议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地的投入,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
(4)我国R&D经费支出与节能环保是呈正相相关的。R&D经费支出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越高,该地区的科技水平相对越高,产业结构也就应该越高级,但其造成的污染可能较之低产业结构更难治理,同时节能问题也更为突出,因此节能环保的投入需要更高。建议加大提升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让经济发展技术与节能环保技术相结合,同步提升,将污染控制在源头。
表8 2007~2015年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耗与节能环保投入 (单位:亿元)
参考文献:
[1] 王领,杨阳.环保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1991-2010年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1):69-74,96.
[2] 薛求知,伊晟.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制度到内部资源和激励[J].软科学,2015(3):1-4+51.
[3] 钟茂初,李梦洁.环保投资的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5):30-39.
[4] 张可,汪东芳,周海燕.地区间环保投入与污染排放的内生策略互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6(2):68-82.
[5] 张可,汪东芳,周海燕.地区间环保投入与污染排放的内生策略互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6(2):68-82.
[6] 刘霁雯.上海市环保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17).
[7] Porter ME.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 : 97-118.
[8] Berrone P,Gomez-Mejia LR.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 Integrated Agency-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1) : 1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