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

2018-05-02杨鸿鹰张国辉冯党卫王玲燕

中国有色冶金 2018年2期
关键词:沉淀物极板电流密度

杨鸿鹰, 张国辉, 冯党卫, 王玲燕

(1.陕西省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2.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3.西安昊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皮革加工和部分化工企业等。重金属污染物通常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无法通过自净作用消失,但可通过生物食物链富集,引起人和动物肾脏、生殖系统、肝脏、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的紊乱[1]。重金属废水若不加以有效处理而排放,将对人的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很多,有絮凝法[1]﹑化学沉淀法[2]﹑吸附法[3-5]﹑离子交换法[6-7]﹑生物法[8-9]﹑膜法[10-11]﹑微电解法[12]等。

电絮凝法为近年来颇有竞争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此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不添加絮凝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工艺,已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13]﹑电镀废水[14]﹑重金属废水[15-16]﹑造纸废水[17]﹑含油污水[18]。本实验采用电絮凝法对金属冶炼废水进行处理,优化了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等参数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用水与仪器

实验用水来自于某冶炼废水,废水水质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

检测仪器:美国Thermo Fisher 6300 ICP分析仪,哈希HQ40d分析仪。

1.2 实验方法

电絮凝实验装置为自制设备,电絮凝反应槽尺寸为400 mm×200 mm×200 mm,电极板采用铝极板,尺寸为150 mm×100 mm×3 mm,10块平板电极排列在反应槽内,间距为20 mm。污水通过磁力泵进行循环,污水进入后开始循环,通电后调整到所需电流开始计时,隔一段时间后取样100 mL,静置10 min后取清液测试Ni和Co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初始pH值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极板间距20 mm﹑电流密度15 mA/cm2﹑槽电压2.8 V﹑反应时间4 min条件下,用0.1 mol/L盐酸和0.1 mol/L氢氧化钠调节废水的pH值,考察废水初始pH值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处理后水质见表2。

图1 初始pH值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pH值5.06.07.08.09.0处理后废水含Ni/mg·L-182.611.82.90.30.1Ni去除率/%64.2494.8999.5799.9199.96处理后废水含Co/mg·L-16.42.30.40.20.1Co去除率/%70.9189.5598.1898.6499.55国标Ni/mg·L-1≤0.5Co/mg·L-1≤1.0

由图1可知,当初始pH=5时,Ni和Co的去除率都很低,分别为72%﹑62.5%。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当初始pH≥7时,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趋于稳定,Ni的去除率达到99%,Co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酸性条件下不适于生成Al(OH)3以及铝多核羟基化合物,不能有效吸附和絮凝重金属离子,随着pH值的升高,生成的Al(OH)3以及铝多核羟基化合物较多,絮凝效果越好[19]。所以电絮凝处理重金属废水最好在碱性条件下。由表2可知,当pH=7.0时,Ni的去除率达到99.57%,但是处理后Ni浓度为2.9 mg/L,不满足国标GB25467—2010《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中Ni≤0.5 mg/L﹑Co≤1.0 mg/L的排放要求。当初始pH=8时,处理后Ni浓度为0.3 mg/L,Co浓度为0.2 mg/L,完全满足国标排放要求,所以电絮凝最佳初始pH值为8.0。

2.2 极板间距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初始pH=8.0﹑电流密度15 mA/cm2﹑反应时间4 min条件下,考察电絮凝极板间距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极板间距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2可知,极板间距在10~40 mm范围内,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极板间距20 mm时,Ni和Co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91%﹑98.64%。这是因为相同电流密度条件下,极板间距越小,电极溶蚀和电极工作表面利用越充分,效果也越好[20]。但极板间距小,极板间的电场分布不匀性增强,易引起短路反应,同时在同一电流密度下,间距越大,槽电压将升高[21],电能消耗也变大,所以最佳极板间距为20 mm。

2.3 电流密度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初始pH=8.0﹑极板间距20 mm﹑反应时间4 min条件下,考察电流密度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电流密度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增大。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Ni和Co去除率均小于65%,15 mA/cm2时,Ni和Co去除率最高,此后再增大电流密度,去除率上升高不明显,基本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电流密度越大,阳极板间产生的Al3+越多,阴极板产生更多的氢气泡,絮凝、气浮效果越好,处理效率越高。但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强度时,电解产生的Al3+越多,生成Al(OH)3以及铝多核羟基化合物也较多,絮凝效果越好,去除率越高。但当电流浓度再升高时容易形成胶体排斥,反而会降低絮凝能力,所以电絮凝最佳电流密度15 mA/cm2。

2.4 反应时间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初始pH=8.0﹑极板间距20 mm﹑电流密度15 mA/cm2﹑槽电压2.8 V条件下,考察反应时间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反应时间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4可知,Ni和Co的去除率随着电絮凝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2 min内Ni和Co的去除率显著增长,反应时间在4~10 min内Ni的去除率增加趋于稳定,4 min时Ni的去除率已达到99.91%。4~10 min内Co的去除率缓慢提高,8 min时达到99.95%,之后趋于稳定。但4 min时Co的浓度为0.2 mg/L,符合Co≤1.0 mg/L的排放要求。由于反应时间越长电能消耗越高,所以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4 min为较佳的反应时间。

电絮凝反应产生污泥较少,沉淀物显蓝绿色,对电絮凝处理4 min后的沉淀物干燥处理,分析了其中的Ni﹑Co﹑Al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沉淀物分析结果

表3分析结果中,沉淀物中Ni的含量达到61.20%,这和沉淀物蓝绿色外观相吻合。由于沉淀物中Ni含量较高,后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对其中的Ni进行回收或再利用。

3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了电絮凝法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分别考察了初始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1)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当初始pH≥7时,Ni的去除率达到99%,Co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极板间距10~40 mm范围内,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极板间距20 mm时,Ni和Co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91%、98.64%。

(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一直增加,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Ni和Co去除率最高。Ni和Co的去除率随着电絮凝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 min时Ni的去除率已达到99.91%,8 min时Co的去除率达到99.95%。

(3)重金属废水处理最佳条件为:初始pH=8.0﹑极板间距20 mm﹑电流密度15 mA/cm2﹑反应时间4 min,此时Ni去除率为99.91%,废水处理后Ni的浓度为0.3 mg/L,Co去除率98.64%,Co的浓度为0.2 mg/L,符合国标GB25467—2010《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中Ni≤0.5 mg/L﹑Co≤1.0 mg/L的排放要求。

[参考文献]

[1] 杜凤龄,徐敏,王刚,等.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4(12):12-16.

[2] 郭燕妮,方增坤,胡杰华,等.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12):9-13.

[3] 邓景衡,余侃萍,肖国光,等.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4(11):4-7.

[4] 潘凌潇,刘汉湖,任超,等.新型介孔吸附剂制备及重金属吸附性能[J].有色金属工程,2013(3) :31-33.

[5] 张再利,况群,贾晓珊,等.花生壳吸附Pb2+、Cu2+、Cr3+、Cd2+、Ni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2):2973-2977.

[6] 李红艳,李亚新,李尚明. 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8(2):12-15.

[7] 王坚坚,董新,林学敏,等.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6(6):55-56.

[8] 段杨慧.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进展[J].中国锰业,2016(5):100-102.

[9] 张玉刚,龙新宪,陈雪梅,等.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6):58-63.

[10] 谢辉玲,叶红齐,曾坚贤,等.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5):41-43.

[11] 姜晓锋,张晓临,朱佳,等.平板陶瓷膜和中空纤维膜处理重金属废水效能对比[J].水处理技术,2017 (3):87-91.

[12] 张天芳. 微电解- 混凝法处理含铊重金属废水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2016(6):53-56.

[13] 张石磊,江旭佳,洪国良,等.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3(1):10-14.

[14] 张条兰,刁润丽,方秀苇.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6(3):33-37.

[15] 李爽,邱春生,孙力平,等.铝板电絮凝法去除重金属离子Cd2+和Ni2+[J].环境工程学报,2016(6):2855-2861.

[16] 虞少嵚,熊道文,陈湘斌,等.周期换向电絮凝法用于处理含铬废水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1):118-122.

[17] 刘艳.铝钛电极电絮凝法处理造纸废水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5.

[18] 张俊,杨敬一,徐心茹,等.电絮凝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3(1):52-56.

[19] 王文东,杨宏伟,蒋晶,等.水温和pH对饮用水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环境科学,2009(8):2259-2262.

[20] 程宇婕,冯启言,李向东,等.电絮凝微滤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的实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8(4):28-31.

[21] 王车礼,张登庆,陈毅忠,等.电絮凝过程电流密度与电压关系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2(7):28-30.

猜你喜欢

沉淀物极板电流密度
考虑电化学极化的铅酸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数值分析
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DTMX 和DTMN 响应异常典型案例分析
一种新型微球聚焦测量极板设计及应用*
铅酸电池管式正极添加四碱式硫酸铅晶种的研究
硫酸法钛白生产外加晶种微压水解的影响因素
接触镜常见沉淀物及处理方式
胸腔积液沉淀物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电化学刻蚀InP过程中电流密度对刻蚀深度的影响
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测试题
电极生物膜法应用于污水脱氮环节的试验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