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滋养少先队生活

2018-05-02本期嘉宾安徽省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校长季媛媛河南省永城市第二小学校长王献岭

辅导员 2018年7期
关键词:稻香村红领巾少先队员

本期嘉宾:安徽省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校长 季媛媛河南省永城市第二小学校长 王献岭

栏目主持人:顾岫荫

主持人:

安徽省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河南省永城市第二小学是全国和省级的少先队先进集体,经典诵读活动又同为两所学校的特色,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我想和两位校长探讨一下关于经典诵读与少先队员成长的问题。

首先,你们认为经典诵读对少先队员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王献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得去了解它。而诵读经典,研究经典,践行经典,滋养生命,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教育传统。经典是文明的载体,是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由诵读而烂熟于心的经典,会在人的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这些种子会随着岁月的增长,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

河南省永城第二小学的队员们结伴读书

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少先队员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生力军。引领少先队员从小诵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经典,可以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人生观念,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根、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担当和使命时,无论他们走得多远,都会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

季媛媛:

的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里,经典诗文是最基础、最亮丽的一个篇章。中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资源宝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传统美德,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文独特的情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更滋养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早在2004年,我们就把经典诵读作为一门课程在全校进行推广和普及,结合“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少先队员在经典诵读中涵养品格,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队员们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去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从诸子散文到楚词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情操,引领着他们在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激发美好的道德情感。

稻香村小学开展“中国梦·君子风”活动

主持人:

在经典诵读教育中,你们是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的?你们开展过哪些有意思的活动?

王献岭:

围绕学校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发展目标,把经典诵读的内容与少先队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合起来,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活动要求,结合《弟子规》《孝经》《论语》等经典,我们明确了活动的主题,比如“学习中华经典,做向上向善的好队员”“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经典向习爷爷说说心里话”等,定期组织开展红领巾文化大讲堂、“动感中队”百家讲坛、“我是光荣的红领巾”诵读比赛等活动。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诵读活动,是我们坚持多年的特色工作。在不同的传统节日,我们都会引导队员们诵读不同的经典内容。比如,在端午节举办“红领巾爱国诗词朗诵会”,带领队员们诵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等千古名句。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诵读精英社团”,指导有兴趣的队员们诵读更多优秀作品,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各中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经典向习爷爷说说心里话”主题活动中,队员们就用所学经典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队员说:“要实现美丽中国梦,就得好好学习,我要培养自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态度。”有的队员说:“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会努力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少先队员。”有的队员说:“我们的‘一带一路’,帮助周边国家发展,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的实践。”一场用经典向习爷爷说心里话的活动,就这样以“人人用经典,个个有斯文,文以载道”的形式展开了。

季媛媛:

我们将学校的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与少先队的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有机融合,一体化实施推进。在学校的橱窗里开辟了“与经典同行”专栏;在每天的“红领巾广播”中以民乐伴诵诗词,实现了“朝读四书五经,晚听古典乐曲”;每天做操前,各年级的队员们轮诵《三字经》《弟子规》,培养儒雅的气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齐诵《少年中国说》,激发队员们树立“少年强则国强”的报国之志。在我校,每学期开学典礼上举行一次“破蒙仪式”,每学期开展一次“亲子诵读竞赛”,每年举办一届“圣贤杯”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队员们读经典、用经典、爱经典。而这些工作都是由少先队大队来组织实施的,已产生良好的效果。

稻香村小学的队员们课下在学校经典长廊中学经典

学校少先队把诵读作为引导队员们“读诗明理,做少年君子”的重要手段,注重把经典诵读与队员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着力于通过经典诵读促进队员“见贤思齐”,进而追求一种“儿童养正,少年养志”的生命成长方式。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发挥牵头和指导作用:带领各中队建立规范的中队博客;利用中队黑板报、雏鹰争章园地开展经典诵读竞赛;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人人争当少年君子”。我校还结合每学年开展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等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与书法、绘画等相结合,创新经典诵读活动的思路、方法、形式。比如,我们推出了稻香村小学“校园小君子”案例评选法,倡导队员们为“校园小君子”撰写颁奖词、设计“校园君子墙”,并由辅导员颁发“君子勋章”等。同时,我们坚持开展“浸润经典,做文明之星”“争文明中队、创文明学校”等常态化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队员们学用结合,以经典诗文滋养、净化自己的心灵。

主持人:

在组织开展多年的经典诵读活动后,你们有哪些感受呢?

王献岭:

我觉得,经典诵读是一种特别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化育”。自从诵读和践行经典以来,永城市第二小学的队员们不但变得知识丰富、思想灵动,而且越来越知礼、懂事、孝顺、阳光、乐观。我发现,学习经典诵读最关键,因为读是知,读是行,读是知行合一。我们开展诵读活动后,队员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经典。比如,一个队员描写母爱时,就用了“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他以这样的古训来抒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高年级的队员们在坚持几年经典诵读后,大都变得温良敦厚、纯净美好,能做到“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他们不仅智慧在提升,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艰难所困,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友爱……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变化最为明显,从原来的胆小、自卑、内向,到活泼、开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有的还被评为“美德少年”“诵读小明星”,收获了阳光的心态和满满的文化信心。

季媛媛:

我最大的体会是:经典的力量,可以改变孩子。在稻香村小学,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类字字千金的名句,不仅队员们读得津津有味,而且时时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激发了他们美好道德情感的萌生。比如,一个平常什么家务活都不干的男孩,在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后,回家主动扫地。妈妈觉得很奇怪,问他怎么想起扫地时,男孩回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此,他在各方面都有了良好表现。有一个队员在踢球时遭到守门员的为难。当他想要“回敬”守门员时,突然想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和同学发生争执。还有一个队员在学钢琴时,因为苦和累几次想放弃。读了荀子《劝学》篇里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一古训后,他明白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于是每天坚持练习,让自己爱上了学钢琴。其实,有许多队员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成为“校园小君子”。

主持人:

感谢两位校长的分享。相信你们的这些经验,会推动广大少先队辅导员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雅言传承中华文明,以经典滋养少先队生活。

猜你喜欢

稻香村红领巾少先队员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北稻诉苏稻案一审判决 北京稻香村获赔三千万元
南北稻香村之争背后的大问题
“红领巾”是谁
智取红领巾
少先队员
永远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