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乳酸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相关性分析
2018-05-02周文博
薛 明,周文博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ICU,江苏 徐州 221003)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日益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我国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样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显著增加;Lac作为临床价值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中[1]。各种类型休克都把Lac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近年来也有研究心源性休克患者乳酸水平也同样升高[2,3]。STEMI作为心源性休克最为常见的原因,所以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我院四年来CCU和ICU STEMI行急诊PCI术后检测血Lac,分析与临床及30日死亡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回顾性收集所有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符合以下条件病例:急诊入院诊断STEMI病人,并急诊行PCI术,术后入CCU和ICU,6小时内查第一次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例,如果好转出院并有30日随访的所有病例共149例,其中男109例,女40例,平均年龄63±13岁。
1.2 仪器设备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根据《20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进行规范诊断及治疗,因胸痛胸闷达20分钟以上急诊入院,心电图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导联ST段抬高0.1 mv以上,急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等,并立刻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波立维)150 mg,阿托伐他汀(立普托)20 mg,并予以依诺肝素注射液6000 IU IH,急诊行PCI手术治疗,所有以上诊断及治疗参照《20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根据指南尽早行PCI手术、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板块、扩张冠脉血管、降血压等治疗,收住CCU,因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机械通气及CPR等转入ICU治疗。
1.4 观察指标
根据血Lac水平分为两组:<2.0 mmol/L和≥2.0 mmol/L;收集数据为:年龄、性别、心率、BMI、休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HB、Cr、PcTnI、30天死亡率等数据进行分析。
对LAC水平细分(<1.2 mmol/L、1.2~1.5 mmol/L、1.6~1.9 mmol/L、2.0~2.9 mmol/L、3.0~3.9 mmol/L、4.0~4.9 mmol/L、≥5.0 mmol/L)7个组观察其随着Lac水平的升高其30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乳酸水平
两组不同乳酸水平的数据分析结果示,性别、年龄、HB、BMI及高胆固醇血症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不同Lac水平
两组不同Lac水平的相关参数比较,Lac≥2.0 mmol/L,患者休克病例数增加(P<0.001)、HR增快(P=0.007)、肌酐增高(P=0.003)、高血压病(P=0.024)、糖尿病(P<0.05)及吸烟史增加(P<0.05);30天死亡率也是明显上升(3.8%vs20.5%,P<0.05)。见表1。
表1 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30天病死率等指标的比较
2.3 LAC水平
对LAC水平细分(<1.2 mmol/L、1.2~1.5 mmol/L、1.6~1.9 mmol/L、2.0~2.9 mmol/L、3.0~3.9 mmol/L、4.0~4.9 mmol/L、≥5.0 mmol/L)7个组同样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随着Lac的增加,30天死亡率明显上升,当Lac≥5.0 mmol/L死亡率达到60%。见图1。
图1 不同Lac水平30日死亡率的变化(%)
3 讨 论
在生理条件下,机体每日约产生1500 mmol乳酸,主要来自骨骼肌、皮肤、脑、肠,和红细胞等,Lac的产生是通过丙酮酸代谢的厌氧反应[5]。是碳水化合物和非必需氨基酸代谢的最关键的中间体之一,机体内的水平与产生量及清除量有关[6]。Lac>0.7 mmol/L为高乳酸血症,大于2 mmol/L与住院死亡率增高相关[7]。
急性心急梗死是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坏死。其中30%~45%为STEMI。急性期病死率达30%以上。心肌更死后,心肌收缩泵受到抑制,心输出量和毎搏排血量下降,收缩末期容积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组织灌注不足[8]。Valente[9]等研究显示Lac可作为AMI合并CS行急诊PCI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Lac水平的增高,患者随着Lac水平的增加,死亡率是逐渐增高的,当Lac超过2 mmol/L后随着Lac水平的升高,死亡率升高显著,同样休克病例数增加、HR增快、Cr增高、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吸烟病史等危险因素的患病率也是增加的;同时30天死亡率也是明显上升的;可以提示患者危险因素增加,发生冠心病并发生STEMI的病人是增加的,并且危重性是增加的,分析可能为患者危险因素多,冠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就更严重,心肌代谢同样受到影响,发生心肌梗死后,患者发生休克,心率增快,肌酐升高发生率也增加,也预示着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坏死较广泛,心肌收缩力下降,泵功能衰竭,循环衰竭,周围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急性肾损伤等,乳酸升高,死亡率增高。整个病史、病理、病理生理及死亡率的变化是一致的。
本研究分析有不足之处为因四年间心衰标志物CCU(BNP)和ICU(NT-proBNP)检查机器及检测项目不同未作数据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Lac水平的增高可作为行PCI术STEMI患者30日死亡率独立的预测价值。STEMI患者随着Lac水平增高与其休克发生率增加、HR增快、Cr增高、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吸烟史等病史的增加是相关性的。
[1]Jansen TC,van Bommel J,Bakker J.Blood lactate monitor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ystematic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J].Crit Care Med 2009,37(10):2827-2839.
[2]Mavric Z,Zaputovic L,Zagar D,et al.Usefulness of blood lactate as a predictor of shock develop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1991,67(7):565-568.
[3]Geppert A,Dorninger A,Delle-Karth G,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6, organ failure,vasopressor support,and successfu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n predicting 30-day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rit Care Med,2006,34(8):2035-204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J].2010,38(8):675-690.
[5]Levy B.Lactate and shock state: the metabolic view[J].Curr Opin Crit Care,2006,12(4):315-321.
[6]Leverve XM,Mustafa I. Lactate: a key metabolite in the intracellular metabolic interplay[J].Critical Care 2002,6(4):284-285.
[7]Nichol AD,Egi M, Pettila V, et al. Relative hyperlactatemia and hospital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J].Crit Care,2010,14(1):R25.
[8]胡大一,黄 俊,马长生,等.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0.146-150.
[9]Valente S,Lazzeri C,Vecchio S,et al.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cardiogenic shock[J].Int J Cardiol,2007,114(2):1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