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02覃裕旺王振常王庆高
覃裕旺,王振常,王庆高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1],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本文针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详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实习的8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名。实验组男30名,女10名,年龄22至25岁,平均(23.42±0.31)岁;对照组男20名,女20名,年龄20至27岁,平均(24.26±1.31)岁。将学生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础资料进行对比,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水平在专科及以上,且收入不等。所有学生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板书、多媒体等课件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对病症诊断及治疗有初步认识,随后由教师传授临床经验及操作技能。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后实施循证医学的理念,基本知识、教学演示等,帮助学生建立临床医学的思维[2],进入实习后,教师以病理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最佳临床实践方式。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学生经不同模式学习后考核成绩,记录并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方法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更扎实,实践知识更熟练,科研能力更优秀,实验组学生整体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整体成绩,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后成绩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后成绩比较(±s)
组别 n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科研能力实验组 40 86.98±12.63 92.99±10.23 88.97±10.36对照组 40 80.97±10.45 85.41±10.36 80.74±11.14 x2 / 2.3187 3.2926 3.4215 P / 0.0230 0.0015 0.0010
3 讨 论
中医内科是一门基础临床学科[3],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技能,为日后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动脑能力,教育目标模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相符,缺乏对动手实践的能力。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合理治疗方式、疾病预后判断,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4]。有力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循证学促进临床医学发展,提高医生业务水平,为医疗届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及科研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开拓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冯 原,陈斯宁,盛庆寿,等.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肺系病证临床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6-7.
[2]王凌鹏,蒋 华,罗 健.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维相结合在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2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