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切入重“三定”

2018-04-28赖倍雄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整

赖倍雄

【摘 要】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产生,正需要教师找准既新颖又能紧贴主题的教学切入点。这样的切入点,无论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总是“咬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放松,或唤醒学生对话的欲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让课堂对话沿着纵深方向发展,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启发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向远处延伸和发展。因此,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教学切入点;简化;“吃透”;调整;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6-0085-03

如何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整节课有效展开做好准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准切入文本的阅读角度,找到个性化的教学视角,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无论是对于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还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找准一堂课的教学切入点都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教学切入点应重视三定:定点、定法、定向。

一、定点:简化内容、环节

定点,即在课堂中找准切入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篇文章,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理解的程度,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这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首要问题。

1. 找准切入点,可以简化教学内容

一节45分钟的语文课可安排的内容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突破重点和难点。一篇课文可学的内容虽多,总能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进去,又能让学生由里及表、由深到浅地走出来。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就无需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其中一两个地方来切入教学、组织教学,只需把精力放在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上,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内容上深挖细究,其余的地方则放手让学生自己领会,就像看风景,在最美的地方细细欣赏,驻足领略,其余的地方可走马观花,真正达成“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最佳教学效果。这样一来,既简化了内容,又掌握了重点知识、训练了能力,还为我们的课堂留下了空间,让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和思考、质疑和讨论、延伸和拓展。

2. 找准切入点,可以简化教学环节

现行的一些语文课堂,常常喜欢设计一些繁杂琐碎的问题来牵制学生的思维,或是对一篇课文的机械肢解。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对课堂所学的散乱知识显得无所适从,而且也难以真正在师生一问一答、一问又一答的琐碎对话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实行“语文倡简”的原则,对一堂课的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修枝剪叶”,找准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发挥其教学杠杆的作用,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智慧、愉悦于课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因此,找准教学切入点是有效教学的需要,更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二、定法:“吃透”教材、学生

1.“吃透”教材,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吃透”教学的意识,在草草地阅读教材之后,往往急于查看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教学资料,也就很容易受制于这些参考书和资料的影响,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对教材的解读就会缺乏个性阅读和思考,就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和文本、学生、编者之间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将缺乏灵气。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一书中这么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只有潜心“吃透”教材,才能依据教材本身的文体特点、单元编排特征,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理出教学思路,更好地选准教学的切入点。

教学切入点的设计,要依据教材特点,应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服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把自己当作一名同龄的学生去静心阅读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读出自己理解上的“独到之处”来。教师只有用心去“吃透”教材,才能“跳出”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让教学亮点纷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课堂“导”的功能,展示“导”的艺术,最终才能让教材“鲜活”起来,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教学《背影》时,笔者从课文的题目“背影”的“背”字发力,寻找教学切入点。通过翻查词典,笔者发现“背”一共有两种读音(bēi,bèi)和四种解释(背部,背时,背负,背井离乡)。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进行切入:“请大家结合‘背的含义,研读全文,思考探讨:朱自清为什么要选择‘背影来写父亲?——从全文捕捉信息,动笔写写你的分析。”通过抛出这一主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与“背”字四种含义对应的内容,组织学习小组合作分析“背影”的特征和深含的情感。带着这样的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课堂气氛热闹而又高效,学生的智慧也因此真正调动起来。

这一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令笔者的课堂教学亮点纷呈,令《背影》这一文章“鲜活”了起来,令笔者的语文课堂“灵动”了起来。听课老师认为笔者这堂课独到的教学设计,均因于笔者“吃透”了教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思考,抓准了一个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造性地用好了教材,才让教材“鲜活”起来,让课堂“灵动”起來。因此,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必须耐下心来研磨教材进行个性解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才能从本质上实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2.“吃透”学生,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如果说“吃透”教材,是寻找最佳切入点的前提,那么“吃透”学生,就是寻找最佳切入点的根本。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应从“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两方面同时进行思考,在“吃透”中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这里所说的“吃透”学生,就是指教师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理解重点的基础上,要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依据学生的性格心理、阅读和思维习惯,从学生的疑点、难点、兴趣点来设计教学切入点。也就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有时根据学生在“吃透”教材过程中产生的疑点去设计教学的切入点,不但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调控效果,而且还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引领学生的思考向纵深推进和向外延伸展,帮助和启发学生在质疑析疑中收获更多。在设计《老王》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从学生的这一疑点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逐级引导学生析疑,帮助学生拨开迷雾,引领学生向纵深推进和向外延伸展:“不幸者”是指谁?“幸运的人”又是指谁?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我”真是“幸运者”吗,“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这样一来,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提了起来,整堂课争论得十分激烈。就在这激烈的争论中,存留在学生心底的疑团逐级地加以解开。在讨论“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这一问题中,学生学会了筛选和概括信息,学会了抓住人物事件和描写句分析形象;在争论“我真是幸运者吗”这一议题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我”感到“愧怍”的原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并没有从精神上关注过老王这一类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而且还明白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这样一个教学切入点的设计,不但解决了文章的重点,而且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难点,更是启发和引领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和外延伸展。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承兴而学,往往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摆脱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利掣肘,形成自学、自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三、定向:创新调整生成

1. 设计教学切入点,要注重创新

有时,设计的教学切入点虽抓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而设,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統领效果,比如“菲利普夫妇的共性和个性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等教学切入点,都具有统领和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功能,但却难以调动学生的探讨兴趣,甚至令学生感到乏味。此时,教师就应避免“旧调重弹”,还需根据课型特点采用不同的切入方法,在创新上着力。

也即是要在“吃透”教材进行教师个性阅读和思考,在“吃透”学生掌握学生难点和兴趣点的基础上,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应力求花样翻新,力争让学生眼前一亮,给他们实实在在的收获。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也就告诉我们,要从一开始牢牢吸引学生,就应在创新上下点功夫。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学切入点的设计应注意多角度切入,切入方法应多样常新和富于变化,要讲求艺术性。

为了能第一时间将学生的兴奋点“点燃”,又能使教学的切入点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笔者精心安排了《背影》一课的切入艺术。笔者选择了两幅内容、形式、色彩反差十分明显的“背影”图片同时投影出来(一幅是色彩鲜亮的现代父亲骑车载着读小学的儿子走在乡间放学回家路上的“背影”,另一幅是色彩灰暗的朱自清父亲孤独蹒跚的“背影”),让学生去寻找两幅图的异同点,并让学生说说两个“背影”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教学切入点地抛出,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点,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一个深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整节课都在教师的“刺激”和“点拨”下将思考引向深入。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背影”里所饱含的情感,也为了将学生的理解延伸到课外,达到让课堂教学“走一个来回”的效果,笔者设计了另一个教学切入点:余光中在《乡愁》中用了不同的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来承载自己浓浓的乡愁。那么,朱自清在“背影”这一意象中又承载了哪些情感呢?这几个教学切入点的设计,不但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而且也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如何抓住具体的意象去表情达意,使整堂语文课富有文化张力。

2. 设计教学切入点,需依据课堂情境及时调整和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机智,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瞬间捕捉和现场生成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及时为学生提供思维引路、搭设跳板、突破难点的帮助,这样的语文课堂也会更有效、更出彩。

课堂教学随时随处都会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的“意外”,这些“意外”看似是对课堂最大的干扰,殊不知这些“意外”很有可能就是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时未预设到的教学难点,也很有可能就是学生独立思考走向深入的灵感闪现。假如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利用自己的机智迅速做出识别和判断,及时调整和生成新的教学切入点,就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将他们的智慧激发出来,给课堂增辉添彩。

如黄厚江老师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讨论“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有没有结婚的可能”时,追问学生:“这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是这个结局,可信吗”?学生或回答“可信”,或言“不可信”,但都难以说清理由。学生的这一课堂反应,就是学生思考走向深入的关键点。遇到这一教学“意外”,黄老师并没有着急给学生一个结论,更没有简单草率地结束这一场课堂讨论,而是机智地重新生成了一个教学切入点,发出了第一次追问:“为了认识这一问题,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这一教学切入点的生成,既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又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导向了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思考。有了这一教学切入点的追问,学生为文本设想了两种结局:可能结婚;不可能结婚。接着,黄老师又及时生成另一个追问:比较两种结局哪一种更好?于是,学生又围绕这一切入点,结合人物性格,进行比较,终于得出了“没有结婚可能”的结论,理由是“华连卡是满含热情的,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而别里科夫是守旧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这样的一个生成性的教学切入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而且引导他们对小说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切入点的设计,既需要教师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去精心构思,又要在创新上下足功夫,力求花样翻新,切入的方法要力求多样,根据课型和课文的特点设计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还需要依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境及时调整和生成新的教学切入点。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还有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让语文课堂更加鲜活、更加有效、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 张庆.语文教学必须“倡简”[J].小学语文教师,2006,(2).

[2] 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2.

[3] 曹静.让“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6).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

[5] 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调整
工位大调整
本报调整刊期
起动燃油调节装置调整钉调整量对流量的影响试验报告及外场调整规范
股指强势上行 逢调整继续增持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突遇倒春寒 市场全面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农网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优化算法
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