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
2018-04-28李彦文
新年伊始,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目前,山东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新旧功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提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坚持创新、改革、开放协同发力,强化人才、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保障。其中,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山东省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过程中,科技创新担当着支撑与引领的历史重任。山东省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突出山东特色,既为山东加强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实施区域科技创新驱动提供了历史机遇,也给山东省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而新型城镇化是增加供求两侧动能的平衡点,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的载体。本文拟从创新型省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运用生态现代化的视角,为区域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提供一种路径和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创新型省份的新动能
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省加大了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丰富了创新主体,壮大了创新队伍,扩大了创新成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在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部分特别强调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提供高端服务,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新型城镇化是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山东省和全国一样,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连续几十年呈现超过两位数的经济高速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这三架马车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逐步退化,未来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需要的是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新三架马车,既消费升级、创新、价值和文化的回归(郭家学,2017)。经济新常态就是在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高质量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山东省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0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计划到2020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左右,到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这个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实现收入增加,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城镇消费群体得到扩大,消费结构不升级改版,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些都将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四新”促“四化”的载体
山东省新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一方面壮大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山东省提出要聚焦代表山东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大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能源原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医养健康、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构建全省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加快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可以作为山东省发展十大产业,壮大新兴经济,升级传统产业的有效载体。例如,国家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计划,加速光纤入户,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实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数,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上这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和措施,都可以很好地承载山东省“四新”促“四化”的落地和实施。
(三)新型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化剂
2016年,山东省次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工业,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为7.3:45.4:47.3,山东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山东的农业、工业增加值多年来一直居全国第一、第二位,但服务业占比低,成为山东经济结构的最大短板。山东第三产业超车是在农业、工业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既体现出服务业的后发优势,也体现了山东省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有效实现功能转换和结构升级的成效。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良好平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集聚、资源聚集、生活方式变化、生活水平改善,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同时,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三产联动效应、社会分工更加科学精细,也将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软实力(周一平,2013)。新型城市化建设需要城乡产业互融,需要与农业机械化和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科技支撑(张春艳等,2013)。近日,国家科技部批复同意了山东省政府《山东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支持山东建设创新型省份山东要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将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全省上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标志性抓手,探索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路径,打造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引擎,创造新常态下发展的新优势,凝心聚力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龚正省长在山东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山东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已经到了爬坡过坎、克难攻坚的紧要关头,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出路在科技,让科技创新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一)科技创新引领特色小镇建设
在举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趋势下,科技小镇应运而生,比较有名的是碧桂园在深圳比邻的惠州等4处以及北京周五5处兴建和在建的科技小镇,以低廉的创业成本及优势配套吸引创科企业进驻,碧桂园也宣称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身体力行者,是全球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建造者。另外还有江苏昆山、海南万宁、南宁江南区这样的科技或智慧小镇,佛山北滘智造小镇、上海枫泾科创小镇类的全国特色科技小镇,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临安云智造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等浙江科技小镇,以及青岛城阳动车小镇、成都菁蓉创客小镇等地方科技小镇。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小体量实践、小尺寸样本、小规模据点,科技型小镇如果成功、顺利、可持续发展,经过一定的经验总结和模板修正,可以扩大应用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为科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探索。
(二)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告诉我们,我国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山东省在未来10年内也都会处于这个区间内。如果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會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现代化进程。因此无论是内外部环境还是外部压力,都要求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而科技创新是确保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向前推进的螺旋桨。新型城镇化融合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信息化是其它三化同步的有力促进手段,其自身发展也有赖于其它三化。实现四化同步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因此区域科技创新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导航仪,以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以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科技创新,促进三化实现,必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生态现代化:科技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生态现代化始于欧洲,最初是一种技术派的理念,始于工业社会学领域(李彦文,2009),后得到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的丰富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西欧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和经济之间协调关系的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的威廉·卡顿和赖利·邓拉普的“人类特殊主义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或称“新环境范式”)(NEP)二分法。第二阶段是对HEP-NEP模式的评价,以社会学与生物学/生态学的混合和角力为特征。第三个阶段是社会学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脱离,以反现代性和反生产性理论为特征。第四个阶段是对反现代性和反生产性的反思,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理论为特征。第五个阶段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阶段,以约瑟夫·胡伯的工业社会理论为代表。生态现代化理论促进了西欧国家过去30年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主导理念的变化,目前已成为一种主流生态政治学理论,许多西方学者也已开始从生态现代化的视角考察中国的环境治理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采用生态现代化路径的德国、瑞典、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实现了从生态困境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转型,为中国的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生态现代化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选择提供一种路径选择
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回应和反思人类的“生存危机论”和全球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德国社会学家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和马丁·杰内克(Martin Janicke)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这种解决环境难题的新思路,旨在摆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零和的局限,超越传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不相融的理论假设。生态现代化理论家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互动发展,可以通过对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实施严厉的环境标准、通过创新和发展技术来提高经济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繁荣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协调发展。本文作者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无论在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基本要义还是实践经验,都符合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精神和路径选择,可以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视角和治理依据。
(二)生态现代化可以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一种路径选择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现代化强调要从生产端入手,植入生态理念和环保流程,有效改变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管末控制,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结构优化调整,降低成本能耗,培养新型市场和产业,促进科技创新。荷兰生态现代化学者亚瑟·摩尔(Arthur Mol)提出了著名的实现生态现代化所要实现的政府、工商企业界、科学技术、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的五个变化,对于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路径设计。政府越来越采用分散、灵活和协商式的管理方式,而不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指挥控制模式。经济、市场动力和经济机构的作用增大,生产者、消费者、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公用事业部门和商业协会等日益成为生态结构调整、创新和改革的社会载体,与政府机构和社会运动一起,共同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在联合政府、组织创新、开发市场、带动舆论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调整结构、转变供给、调控就业等方面的主导。生态现代化强调,科学和技术在环境恶化和环境改革中的角色发生改变。科学技术不仅是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而且是治理和防止环境问题的有效工具。传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方式将被预防性的技术所取代,预防性措施在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设计阶段就吸纳了对环境的考虑,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动力转换节点,克服逐渐减弱的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以科学技术带动形成新的产业、市场、就业,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驱动力创新。环境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积极有效地敦促政府制定政策、监督企业采取措施和提高社会意识。市民社会得到充分发展,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拓宽,主体意识得到提高,热情和权益得到保护,逐步将实现政府、企业、技术、社会运动和市民社会五大要素平行互动,最终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转变供给结构。生态现代化模式的区域科技创新,是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创新发展模式。
(三)生态现代化可以为科技创新型城镇化提供一种路径选择
生态现代化主导的科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包含几个不同层次的意义。首先是前端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加快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然后是区域科技创新符合生态需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技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建设可以确保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发展。此外,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武汉东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先进经验,融合自然生态、科研机构、产业升级,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区,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履行生态责任,推动科技创新,保持人居活力。当然,还有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成为环保和生态科技研发、转化、实施的聚集地。
结语和后续研究
山东省的城镇化建设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目前计划将构建以济南、青岛为区域中心城市,烟台、临沂、济宁为地区中心城市的四级中心城市体系。到2020年,济南、青岛城区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到2030年,濟南、青岛两市城镇人口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通过发展新社区,建设新农村,保护老村落,到2030年形成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5000个中心村、4000个特色村。对244个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进行重点培育,将其发展为县域次中心。
目前,在城镇化尤其是特色小镇创建标准指标体系中,科技创新占据的评价指标还仅限于创新能力,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比重和每万人专利拥有量,指标权数仅占10%。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扩大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决定因素,如何将生态现代化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将是后续研究的问题。此外,科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借鉴欧美成熟经验,如何改进和完善建设模式,如何成为一种科学的可复制的形式,都是值得后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晓峰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J].2017, 24(1):26-34.
[2]甘丹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J].2014, 6:41-45.
[3]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9.
[5]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与跨国合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9,(2):146-148.
[6]王新越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2014, 34(9):1069-1076.
[7]张春艳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探讨.学术交流[J], 2013(6):126-129.
[8]周一平.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科学报[J],2013-6-17.
[9]Bilgili, Faik.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Energy Intensity:Panel Data Evidence Considering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and Heterogeneity.Energy[J].2017, 133:242-256
[10]Ebeke, Christian Hubert.The Effects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Urbanization, Concentration,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Africa.World Development[J].2017, 96:408-417.
[11]J?nicke, Martin.Ecological Modernization:New Perspective.In Martin J?nicke and Klaus Jacob, eds.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Global Perspective:New Approaches to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C].Berlin:Freie Universit?t, 2006, 19.
[12]Mol, Arthur P.J.and Carter, Neil T.(eds.)(April 2006),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 Special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15, No.2.
[13]Vail, Benjamin,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t Work? Environmental Policy Reform in Swede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Scandinavian Studies, 85-108, March 22, 2008.
[14]Zipper, Samuel C..Quantifying Indirect Groundwater-Mediated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Agroecosystem Productivity using MODFLOW-AgroIBIS(MAGI), a Complete Critical Zone Model.Ecological Modelling[J].2017, 359:201-219.
[15]郭家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http://news.163.com/17/0916/04/CUE7LOO900018AOP.html, 2017-09-10
作者简介
李彦文,女,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政治,山东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济南,250002.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般项目,自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2017RKC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