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感官的儿童展示空间中行为互动设计研究
2018-04-28强媚
摘 要:儿童阶段对事物的认知通常运用感官刺激这一最直接的方式。文章通过对儿童感知特征与认知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结合针对儿童群体的展示空间中从不同角度调动儿童感官认知体验的案例,对本文主题做以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儿童展示空间;多重感官;行为调动
人类的认知是从感知开始的。婴儿在4周大的时候就已经能感知到声音、颜色、味道等等。而后,幼儿的认知仍以感知为主,他们借助色彩、声音和形状来认识世界,而非依靠语言和知识。因此,儿童展示空间作为当代儿童智力开发和早起教育的新形势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对于儿童来说营造更多需要他们通过身体去直接感受的空间环境,是最直观和最有价值的身体力行的互动体验。
一、视觉认知的行为调动
儿童通过视觉最先感知的图形元素是几何图形和动物图形。研究表明,幼儿已经能够通过视觉感知到不同图形的形状区别。3岁的儿童能够进行正确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也就是能够理解部分表征符号的意义,但是还不具备对表征符号有效的提取和应用的能力。在辨别不同图形的活动中,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圆形,其次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幼儿对图形、物体大小的认知也较早的表现出来了,半岁前的婴儿已经具备辨别大小的初步能力。随着儿童对几何图形的掌握和理解,逐渐会出现通过几何图形去理解和认知生活中相对复杂事物的现象,用他们通常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5、6岁的儿童基本就能够识别立体图形,并区分平面与立体图形的特征与关系。
在符号学理论指导下,信息的内容也可以是一种符号,结合陈述性道具属性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达系统。根据信息主体结合儿童思维特质,营造不一样的视觉角度。荷兰人体博物馆和日本Paramodel博物馆玩具装置,正是以相反的手法进行了观览视觉的体验设计。图一将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放大化,甚至形成了多个可以置身其中的器官空间。人们可以置身其中,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了解每个人都具有并且很熟悉的口腔,深入其中了解信息体所要传达的信息;图二是对以往在人们眼里的浩瀚海洋和高耸大山进行了夸张的缩小,感觉要将以往难以触及的大山大川一时之间尽收于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拉进儿童与这些元素的距离,给儿童以包裹于这样美妙空间中的感受。
二、嗅觉认知的行为调动
在展示空间中采用嗅觉体验的道具并不常见,对于儿童群体来说,比成年人更乐于去用自己的鼻子进行气味的体验。通过气味对嗅觉的刺激,可以触动儿童的情绪。嗅觉刺激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甚至收获不同的、更深层的体验。因此陈述性道具的设计中加入通过嗅觉带来的感知,将气味的散发通过某种需要互动的手段形成特殊的体验感。
当下很流行的气味博物馆,收藏了一切和生活相关的气味,包括自然界的水、雪、泥土、森林的气味,也有日常生活中宝宝金水、洗衣间、灰尘的味道,甚至还有每个星座的性格气味等等达到6000余种。深受人们的喜欢,很多人会特意去寻找某些气味,其实是找寻曾经的回忆和感受。同样,这种通过嗅觉的体验可以植入到陈述性道具设计当中,比如在自然馆中可以安装让儿童比较气味的道具,通过嗅觉来辨识和区分各種动物或者植物的味道,应该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三、听觉认知的行为调动
听觉是在听力的基础上对声音的认识能力。声音是展示道具中常用的一种展出内容的媒介。对于儿童群体来讲,视听结合,更能将复杂抽象概念简单具象化的。听觉系统是刺激人神经的最大因素。研究表明三岁的儿童就已经同成人一样识别音乐中表达的快乐或悲伤。在展示空间的某个场景中,声音氛围的营造也是一种快速让人们沉浸某种氛围中的有效手段。在展示设计中,声音主要以某种功能性的方式存在。由声音进行解读和互动的展示设计,对于有视觉障碍和失明的人群来说是毫无隔阂的互动体验。
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儿童厅中,设有一个记忆城市鸟类音乐的鸟鸣互动道具。道具由一个异形的展示柜和大屏幕组成,展示柜中放了十种鸟类标本。儿童可以先听每只鸟的声音,然后再听一个不知对象的歌声,找出是哪只鸟唱的。当儿童选择答案正确时,橱窗中的那只鸟就会发光,接着会开始播放介绍这种鸟类在野外唱歌的短片。这种听觉的体验让儿童在真实的感受中掌握和学习了知识。
四、触觉认知的行为调动
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和最为复杂的感觉系统。通过对物体的触摸,触觉接收并对刺激做出的反应以及影响的速度和听觉几乎是一样之快,甚至更加迅速和深刻。触觉系统大致分为生理和心理触觉两种。生理触觉也就是直接触觉,是通过皮肤来直接接触和感受的。可以感知冷暖、粗滑、干湿、软硬等。在展示道具中多利用人的直接触觉,帮助儿童可以更加深刻的认知展品。心理触觉又叫间接触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材质不但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同感受,同样也会影响心理环境的变化。对儿童群体而言,触摸是比任何认知方式都更直接的手段,同时符合儿童的行为特征,因而触摸是一种儿童主动认知各类信息的最佳方式。
触摸,是产生互动的过程。通过触摸可以增强儿童多感官的体验和认识。图三,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儿童厅中,有一只老鼠的雕塑,旁边放有一块真正的老鼠皮毛,都可供儿童触摸。成年人多不愿尝试触摸,既厌恶又害怕。而小朋友却多体现出大胆的一面,都会认真的触摸和感受。触摸之后也会一脸惊喜的发掘这和他们之前所想象的完全不同。零距离接触之后,甚至让他们觉得老鼠并没有那么讨厌和使人害怕。
五、情感认知的行为调动
对于情感的触动,往往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经验共同作用下升华的一种情感体验。随着展示体验设计的不断进化,展示道具作为辅助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将信息传达给观者,“传达”已经不再只是生理学层面,而更多的则是倾向于心理学层面的传达。例如场景视觉营造的某种环境,视觉体验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对记忆中某个场景感官的记录,此时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只是眼前看到的、以及手里正在互动的内容,其他的感官知觉也会随之被调动,内心活动可能会占据大量的感官体会,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创作的互动装置玩具“天上村庄”(Sky Villages)(图四),由设计师 James Paulius设计。是一种新的搭建积木的体验方式,在墙面上搭建出一个个漂浮在空中的“村落”。每个小房子之间都通过“烟囱”相互插接,“村落”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各种形状。这样的互动过程,不仅锻炼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整体的云端墙体环境的营造,充斥在儿童的整个视线中,有助于儿童随着自己的想象力产生一种自身也沉浸于甚至翱翔于云端之上的奇妙的体验感。
结语
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备受国家和每个家庭的重视。本文旨在基于“无痕设计”理论指导,从儿童群体需求和认知特征出发,以儿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情感认知五大方面感官知觉为切入点,通过设计手段,调动儿童在展示空间中的互动体验感。进而,实现向儿童充分传达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主体,最终实现儿童对信息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强媚.《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05
[2](法)Agnes Parent,Didier Julien-Laferriere.《为儿童而展示》[M].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12
[3]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7
[4](英)彼得·史密斯、海伦·考伊、马克·布莱兹.《理解孩子的成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9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