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2018-04-28尚志建张津铭全闻玥郑迤丹孙世勋郭永辉刘晓惠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绩效电力企业管理

尚志建 张津铭 全闻玥 郑迤丹 孙世勋 郭永辉 刘晓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电力企业要面对市场的直接冲击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

一、电力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困难与障碍

在电力企业推行绩效管理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一是员工思想观念难以转变,长期的垄断经营,有待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已造成部分职工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危机感,弱化了竞争意识,对推行新的管理方式难以接受;二是对绩效管理认识上有误区,开展绩效管理,在某些基层单位,管理层认为是自找麻烦,职工认为是要受约束,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怕得罪人心态存在,在某些基层单位,怕管事不敢管事的思想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绩效考核评估的结果,员工队伍就会有个优劣之分,这必然会触及到少数人的思想与利益;四是推行出偏有可能造成推行工作半途而废,比如指标设置不合理、考评不公正、绩效辅导不正确、评估结果应用不当、太理想化又没结合本单位实际等等,都会造成推行工作的半途夭折甚至引发职工队伍不稳定;五是对员工绩效管理理论培训不到位,点对点辅导不够,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应用适合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价办法

绩效管理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很多,有常用方法,比如360度法、关键事件法;有比较专业的方法,比如绩效分布考核法、领导行为效能法;有整体连贯的方法,比如平衡计分卡、经济增长值、目标管理法等。一套真正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评价工具应该是一个组合,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这样可以规避单一方法带来的片面性。

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要视企业的发展战略、绩效理念、绩效系统的定位等多种因素具体确定。对于企业负责人层面的绩效评价,可以应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办法、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方法等方法;对于部门层面负责人的绩效评价,可以选择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方法;对于个人层面的绩效评价,可以选择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360 度评估法、能力素质测评法。

目标管理法是上下级就工作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达成目标后的奖励,沟通协商形成共识,并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导和修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调动员工主动性,自由度比较大,但是对主管和员工素质要求比较高。适用于周期长,挑战性大,而且不好量化的工作。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绩效管理工具,该方法从企业战略出发,提炼与战略相关的关键指标,从企业到部门到员工层层分解,力图将战略思想贯彻到每一个员工,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控考核,实现员工和企业绩效的提升。在理论上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相结合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构想。但具体操作时难度比较大,比如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如何建立多个指标之间的联动关系,各指标之间如何有所侧重,如何运行庞大的指标库等等。这种方法要求企业有明晰的战略目标,需要上下一致的理解,在寻找指标的过程需要企业高层、中层、员工全体参与,还需要比较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成本比较高。方法的选择时应结合实际,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做法。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包括文化、员工素质,做了调查诊断之后再设计较好。另外,单一的应用一种方法难免出现问题,可以多种方法结合应用。这样就减少了纯主观评价带来的缺陷。

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考核办法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或改善某一行为,绩效考核就是对工作的过程步骤、组成部分、结果表现、员工行为活动、绩效支持和保证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分解,用分解的要素作为考核内容。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指标、标准、操作步骤等的确定。首先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职位分析。它不仅对每一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数量和质量以及职责权限、责任轻重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而且对承担这一职位的企业干部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考核要突出重点,不能设置过多,考核标准也不能太复杂。

绩效管理的成功推行,离不开一个好的绩效管理环境和绩效管理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引导员工思想观念,作用于员工的行动,影响着员工对企业制度的接受程度和执行力度。因此,

推进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只有通过营造高绩效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从价值观上、行为上真正认同绩效管理,并且将绩效管理相关行为作为一种管理常态运作,才能真正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实施绩效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团队合作与执行力,而团队合作与执行力来自全体员工对共同目标的有效沟通、深刻理解和真心认同,来自全体员工主动负责的意愿和毫无迟疑的行动,来自相互之间的自觉协同。因此电力企业应对此进行广泛宣传、发动。

四、提高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作为“绩效管理第一责任人”,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他们扮演着五种角色:合作伙伴、辅导员、记录员、公证员和诊断专家。中层管理人员上对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下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他们的全心投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真正发挥其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并且营造一个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

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完善是一个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传统考核”到“过程管理”,强调“制度化、常态性”,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将评估及时向被考核者进行反馈,帮助被考核者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待于改进。被考核者也要及时将自己对考核的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向考核者进行反馈,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这个过程是绩效管理不断总结、改进、发展的过程,是承上启下的环节。通过评估、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形成制度和规范。

要根据考核的结果,及时进行有效的激励,加入良性沟通和持续改进的环节,使绩效管理就成为员工认知自身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的过程。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从不同角度帮助员工认识到改进的方向,提升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任务的高效完成。并且为员工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以最大限度减少考核中可能產生的偏误。通过有效的宣贯引导工作,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心中,使员工明白,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只有当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升企业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谢红梅,严宗光.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探析[J].商业文化.2010(04).

[2]白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02).

[3]吴土正,吴旻.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应重视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作者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猜你喜欢

绩效电力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