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贸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4-28许惠婷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许惠婷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也飞跃式上升。在促进各部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可观发展的同时,很明显,对外贸易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在分销业对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水平的有效应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劳动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确定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长期趋势,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此,本文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外贸结构;现状;对策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

1.1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已由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1980年制成品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49.70%,占1990的74.41%和2000的89.78%。制成品出口总额为2兆1017亿360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与此相对应的初级产品出口份额逐年下降,自2001以来不到10%,2013仅为5%。显然,中国已经从低价值的国家增加,低盈利能力和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比较高的价值收益和盈利能力比较强的比例。

1.2劳动力、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并占主导地位。近年来,中国已经发挥了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中国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吸收外商投资,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经逐渐取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领先地位。同时,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例在上升。劳动力、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及相关产品。两类产品1980占10.84%。,2000为15.01%,1990为42.26%,2005为50.93%,增长势头强劲。

1.3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两高一品”产品出口下降。它一直是商务部和企业的方向改变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低水平。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在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品的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从3.9%上升1977至30.19% 1999 2005,机电产品4267亿5000万美元,占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2亿5000万美元,出口总额56%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8.64%;2006,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6.7%和29%,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征收出口关税等措施,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例如,2005,未锻造铝的出口量从上半年的21.5%增长到21.7%,出口量从上半年的2.6倍增长到16.7%,出口量由原来的1.5倍增长到44.2%。通过商务部的努力,与美国、欧洲缔结纺织品贸易协定,纺织品贸易环境大有改善。2005,纺织品出口总额达1150亿1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2006,商务部外贸司还将在2007《出口許可证管理目录》中列入20类75种金属稀有商品。

1.4进口产品主要是制成品,但初级产品比例增加。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政策的光”实施,尽管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1986,在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86.83%,与增长率为0.79;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为13.17%,增长率为6.81。在过去的20年中,初级产品的增长率一直在增长。初级产品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到2013,初级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已达到33.75%。

2、外贸结构问题

2.1高度依赖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反映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它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除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国内生产总值来划分。在过去的06到0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在50%以上。从09到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在40%以上,如12年47%,13年45.38%。对我国来说,由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国际竞争力低,一旦国际市场波动较大(如汇率、利率等),国内经济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2.2资本密集型出口比重上升

近年来,在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在规模和数量上。2013年来,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已达到5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出口结构水平较低。如鞋类、玩具等,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比较大,相对比较有利的商品仍然是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大。即使是近年来,机械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也受到外商的重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已经从机械和高科技产品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

2.3部分进口高端消费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档轿车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2009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深层次上下降的增长趋势,国内领先的汽车进口的影响,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散去,中国的汽车进口量飙升后仅一年,直到现在中国的外国汽车需求依然不减。与国外品牌汽车需求的增长相比,国内汽车的需求停滞不前。目前,国家对汽车的需求量是国内汽车生产能力的配套满足,进口外资汽车的增加不仅会造成国内汽车产能过剩,降低汽车行业的经济拉动力,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3、完善外贸结构建议

3.1优化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现阶段我国应在适度发展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优化商品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明显的竞争力和在过去盲目根据盲目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比较优势,目前的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推动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优化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升级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中国的低效产业替代进口,增加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增加高科技设备的进口替代。加快服务贸易发展,降低国民经济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服务贸易巨大的就业带动效应,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为避免对国际原料市场的巨大依赖,进口商应对进口战略资源产品进行适当调整,促进进口战略和资源的多元化,为重要战略资源提供资源。

3.2提高加工贸易产业水平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存在许多缺陷,但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控制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保障行业国内的影响,减少贸易摩擦,支持一般贸易的发展。二是增加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提高加工贸易创造外汇的能力。三是转移原生产国,减少对外贸易摩擦。我国与欧盟和欧盟之间的贸易顺差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可适当转移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3推进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

单一市场的风险过于集中。多样化市场的发展,如分散投资,对进出口都非常有用。因此,市场波动给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要小得多。倾销的两种防范。这是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中国生产成本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价格是很低的。如果大量注入单一的国内市场,势必会产生倾销嫌疑。因此,发展多元化的市场将在更大范围内帮助消化中国的生产能力。具体而言,促进外贸多元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对多元化市场战略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当企业与新市场进行交易时,他们可以实施关税减让或其他优惠政策。第三,尽可能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最新信息,避免企业因信息不易操作而失去机会。

3.4“两高一低”产品减少出口,提高出口关税

“两高一低”是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近年来,尽管发达国家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千差万别,但它们总是把“两高”产品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努力保护本国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在对外开放,开始了我们的国家,为了引进外资,吸收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引进国外污染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的疼痛。此外,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成本低,市場的滞后会导致资源和能源的无节制和低效率的利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立即改变这一现象,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加快改革,禁止大量出口“两高一低”产品,出口退税减少,环境税,在税收和价格的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一个角色。

3.5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增加

我国应严格监控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多元化的实施,长期的政策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多元化和长期”,中国应该尽量签订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合同,跨国和稳定的供应,避免因进口渠道受阻引起的能量丢失的现象,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建立。第二,加强原材料出口国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开展捆绑合作,提高议价能力,改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决策,避免高价进口和低价出口。

3.6提高国内消费水平,增加高端商品出口。

高收入国家对高价值、高技术、精细加工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主要消费低档商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需要过多的中低档产品,就会有很多国内中低档产品的生产厂家,而与高端产品相关的行业由于需求不足而不成熟。一个国家以高档产品为主要消费品,其与高档商品生产相关的产业将蓬勃发展,在国内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我国要想增加高档产品出口,就必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改善我国的需求结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是提高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4、结语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宋锋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7(4):45一58.

[3]刘爽,刘翼.浅谈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5).

[4]蒋婷.对外贸易结构研究前沿述评[J].企业导报,2009(1).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