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2018-04-28吴佳琪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

吴佳琪

摘 要:围绕景观设计展开相应研究,对园林植物配置原则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作为一种有机生活的艺术性体现,其在现代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应该遵守这项原则,从而保证在相关配置原则的作用下,将景观设计向着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 季节性原则

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单调和雷同的现象出现,应坚持季节性原则。在春季种植鲜花或柳树等植物,常见的春季植物有:丁香花、蔷薇、玫瑰、桃花等。在夏季,为了更好地呈现夏季的气息,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种植一些木槿花、紫薇等。在秋季,植物或是树叶的状态相对多变,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及气候特点,种植枫树、银杏树或是观果海棠等。在冬季,为了体现冬季的气候特征,种植桧柏、龙柏等都比较符合冬季气候。在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将花草和树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1]。

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分层配置和色彩搭配等,通过利用各种叶色、花色植物,适当对其进行搭配,从而展现园林植物独特的层次感。比如,适当种植低矮灌木丛,并在其中搭配花草等植物,种植高约3m 的红叶李或银杏树等,保证色彩和植物高度呈现出完美的搭配方式,既能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又能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避免植物的单一性,适當将观花类植物和观叶类植物进行结合,从而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延长其观赏时间。为了保证整个景观设计的统一性,要提升其美学特点。在选择观叶树的过程中,分析其色度,和观花类植物有效搭配才能更好地展现植物的多样性,对进一步提升观赏价值有着重要作用。

1.4植物配置要具有实用性

不同的景观环境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必然是不同的,而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考虑植物的实用价值。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植物配置方案前,要对该景观植物配置的目的和园林植物配置想要创造出的环境氛围进行详细了解。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树木、鲜花、草本植物等,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实用特性,都能对整体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求植物配置要结合其实用性进行选择。比如,在游乐场的环境中,此处多为儿童游戏区域,应选择颜色较为鲜艳的植物进行装饰,以营造一种欢快、明朗的环境气氛,进而提升孩子的娱乐情植物配置要具有功能性不用的植物还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功能特征,比如,有的植物可以释放氧气,有的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还有的植物能够发挥水土资源保护的作用,并且植物的配置方式差别也会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同景观区域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重视景观所需要的实际功能。比如,在某些城市的滨水区域,此处的植物应起到水系调节作用,植物的配置就应控制好数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调节城市水系作用。而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设置来说,要综合考虑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有效避免眩光这2 个主要因素,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是规则式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含对植和列植2 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适合应用在建筑物附近、纪念碑或是道路两旁等地方。由于对植种植对树木的形态要求较高,在配置的过程中,要保证植物的整齐和观赏性良好,种植一些常绿树或是观赏性较佳的花草等。列植更适合在行道树或绿篱等地方进行应用,行道树要求树木要保持树冠整齐,同时,要求冠幅较大,因此,植物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逆性。通过这种方式,在对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其操作更具备简便性。

2.2 孤植配置方法

孤植配置方式指的是在园林中适当种植一些孤立的树木,并且这类树木一般都具备较强的欣赏性,个体特征具备较强的美感。由于这类树木具备较强观赏和庇荫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对园林中树木进行种植,还要求树木具备明显的特征,比如,树木整体体态优美等。一般情况下,这类植物都种植在面积相对较大的草坪或是湖畔等大型建筑物附近。

2.3 群植配置方法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植物群落的模拟进行配置。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针叶树和落叶树、常绿树和落叶树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能形成更具层次感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其利用从低到高的过渡,进一步体现了植物营造的空间优势,多种植一些花草灌木、小乔木等。同时,还可以在相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园林中,种植一些面积较大的相同植物,既能形成小型的园林即视感,又能充分利用园林空间,比如,山杏林园或是银杏林园都能达到这种效果[5]。

2.4 花群配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多的应用在广场和道路中央等地区。采用比较低矮而株丛茂密的植物,不仅能较好地展现其观赏性,同时,还利于及时对其进行更换、转移等。由于花群的大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些丛群较小的植物,在种植的种类安排上也要尽量将其安排在适当范围中。此外,在平面和立体的设计环节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花卉的设置,保证其既能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又不会对其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

3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原则

所谓生态原则,就是指不同种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实际地理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地域面积较大,因此,南北方的气候特征也就不同。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相同的季节里,南方温度较高,而北方的温度则相对较低,能够在南方生长的植物并不一定能适应北方的气候,典型的例子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应盲目追求名贵植物而引进无法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植物,要因地制宜,以植物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导因素。

4结语

由于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以植物为原材料的园林景观建设能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配置原则,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才能促进我国园林建设的良好发展,为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郭菲菲,韩庆东.园林植物研究及其应用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风景园林专业)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园林植物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