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审美的角度看识字教学

2018-04-28贺静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感古人意境

摘 要: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那么作为文明的载体,汉字的存在性就不需多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汉字,并不是仅仅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们就像活化石一样向我们诉说着我们祖国的前世今生。所以,在识字教学之中,更需要我们深入地挖掘汉字自身的美,让这些美融入到学生的骨子里。

关键词:审美;识字教学

汉字作为人们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人们时刻都离不开的工具,它自身所带的美点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在识字教学之中,更需要我们去挖掘汉字的美,让学生在充满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不尽人意,功利性的目的使得这一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汉字的演变:从象到相

汉字的演变本身就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汉字的前身是图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现在的线条文字。我们古人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彰显了自己极大的智慧,他们日夜潜心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并从它们变化的规律之中,自己加以创造,才有了现在被众人称赞的汉字。汉字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图画逐渐蜕变,成为了依然极具美感的方块文字。翻开汉字的亲生,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它们还会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例如“初”字,在我们现在看来,它的意思就是“开始,原来”,但是“初”字最早的出现,是一幅剪刀裁布图,这就说明了“初”在以前的意思是“开始做衣服的第一道工序”,那么与现在的意思也不谋而合。从以前的象形文字中,我们会发现汉字是多么的极具美感,现在我们汉字的形体具有中和之美,汉字结构的对称美,协调美,完整美,差异美和流动美,使汉字依然展现着它耀眼的一面。

二、汉字的现状:博物馆里的艺术

我们都知道博物馆艺术是杜威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切割离产生意境的艺术都像是被储存在博物馆中,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活力。汉字自身作为艺术品就兼有艺术性和工具性,杜威在谈到博物馆的制度时,就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其实,我们汉字的现状不就是如此吗?汉字作为我们古人智慧的凝结者,就在现实的生活中逐渐脱离了它所产生的意境。例如“春”字在以前作“”:“萅(春),从艸(艹/草)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即春为形声字,在小篆中,形符是“艸(艹)、日”,声符为“屯”,取“草木在太阳下萌生即是春天”之意。古字“春”写作“萅”。由春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产生的意境是多么的美,一幅画卷就这么在我们面前展开,是多么的生动,令人赞叹!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汉字产生的情境,只是将其作为工具然后不断地被使用,学生也不了解汉字的实际内涵,只知道我会认会写就可以了。其实,通过识字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更主要的是让其了解我们古人的智慧,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到我们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关于美的风俗。

三、原因分析:汉字脱离其产生情境

在现在的识字教学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教师不停地让学生反复地诵读以至熟记于心,但是这种机械化 的教学方式很快地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如果让一个人反复不断地去做一件事,他的内心肯定是十分抗拒的,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也脱离了汉字自身产生的情境。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之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汉字这种自身就富有情境感的知识,却总是被我们所忽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每一个字的创造 都不容易,它是我们祖先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潜心观察才有的,但是这种意境却在我们的教学之中逐渐被淡化,考试的压力使得我们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其功利性的一面,却忘了去追寻它的本来的面目。以前印度总理曾经说过,中国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外国人的他们都会中国的汉字赞赏有加,那么我们是不是更不应该忽略。

四、如何改进:追根溯源,还原意境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改进。首先,在识字教学之中,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追寻它的功利性的目标,这样一味机械地训练,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之中,我们应该还原汉字造字时的意境,将汉字之美释放出来。教师在备课的時候,应该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观念,将其作为重点深入地研究,这对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其次,在课堂之中,教师应该抛弃反复让学生诵读的观念,应该对汉字做一个全面地分子,人的记忆都是具有遗忘性的,尤其是这种机械地重复,只有理解性的记忆才会让学生将其牢记于心。汉字自身是具有美感的,它的美感尤其是体现在意境之中,我们都知道书画不分家,汉字作为图画文字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教学之中,我们要还原汉字以前的图画意境,让教学在充满美的氛围中进行,以“美”字举例,后人对“美”字的来源颇有见解,有的解释为“羊大为美”,更有说法是:“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从“美”字的各个解释中,我们发现古人对美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不仅能知道美的最初含义,也能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抛弃了填鸭的方式,以具有美感的教学方式代之,相信在一节课之后,学生的感受不再是满满的压迫感,而是觉得识字教学是一件快乐而又富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牢牢地记住汉字,而且也会从汉字之中了解我们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真是一举双得!

其实,识字教学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而它的意义却总是被我们所遗忘。我们应该针对汉字的现状以及汉字产生式的背景,在教学情境之中还原汉字之本,让学生了解汉字创造时的情境,还原汉字之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识字教学的发展。我们要以美的角度来看待识字教学,让汉字绽放出自己无限的魅力!

作者简介

贺静(1993—),女,汉族,籍贯:陕西渭南,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美感古人意境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春色满园
古人的过年诗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一朵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