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设计,优化城市生活
2018-04-28王天一
王天一
建筑和工程项目建设除了拥有风格独特的外在风格之外,还应具有令人称赞的内在结构,而结构设计工程师作为内在结构的设计者,他们总是在不断的打破常规,向一个个难题发起了挑战。
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的王欣平副所长表示:结构设计具有“全方位”和“多目标”的工作特性,一项巨额工程的投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主要依靠经济、合理、科学的工程设计。这些优质结构设计方案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市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秉承良训,师从良师
200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欣平获得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已拥有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4年的本科学习经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素有“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其中工程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
在这样一座拥有良好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氛围的学校中学习知识是一件乐事。不仅如此,王欣平还师从中国工程结构专家,欧进萍院士,因此他在学科专业领域的进益可见一斑。同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校训也造就了他日后在结构设计工作上严谨的职业精神。
锐意进取,一路成长
同年,毕业后的王欣平在进入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现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工作后,依旧不懈努力。一方面,他在岗位中坚持专业培训学习。在2002年至2013年间,王欣平先后完成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钢筋砼带转换层结构设计、空间结构等12项专业培训课程,极大丰富实践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他在经过最初两年的勤奋工作后,于2002年同年获得工程师职称和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王欣平从一名普通的助理工程师逐渐成长为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而后又升任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主管工程项目的科研设计及实施工作。十多年来,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咨询、设计、科研等大小50余个项目,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1项,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协调经验和工程设计经验。此外,他还在《中国建设信息》、《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等全国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参与编写《CPDA注册项目数据分析师培训教程》和《农村住区规划技术培训教程》两部教程,可谓是理论与实践成果皆丰硕。
结构设计的“行”与“好”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工程项目,结构工程都非常重要。结构影响着建筑物或者其他使用产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抗震性能的设计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
谈及本职工作,王欣平有着自己的理解,那便是结构设计的“行与好”。他进一步解释说: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在设计中首要任务,但它仅是结构设计的最近本的要求,因而,安全性是整体设计初级阶段的“行”。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较高境界的“好”,才是结构设计的最终目的。
为了实现结构设计的“行与好”,身为结构专业负责人的王欣平在工作中始终把结构安全设计放在首位。为了获得确切资料,他总在开展各大工程项目之前总会带领团队亲身进行现场勘查与可行性研究,在统筹各项数据后开始初步设计,最后完成施工图设计。此外,在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中,经常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彼此对立的要求或限制条件,例如:高性能与低成本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王欣平在实际工作中会考量要求与限制条件的重要程度,在两者间给出“折中”的解决方案,即尽量满足建筑及工艺的要求,同时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合创宜居环境
安全性与技术性兼具的优质结构设计方案是一位优秀结构设计工程师最“响亮”的名牌。回顾十几年的实际工程锻炼,王欣平在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市政规划、城镇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贡献众多有质量的设计方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中的很多重大结构项目都以他为主设计。
无论是主持完成“广州粤储物流有限公司综合仓库改扩建工程设计”、“北京中加花园工程”、“辽宁省法库县污水处理厂工程”、“乌兰浩特市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乌海市建设大厦工程”等市政工程设计,还是参与十一五“村镇基础设施空间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和“农村住区规划技术研究”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研究项目,身为项目总负责人的王欣平对内能够协调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上控制质量、进度和投资;对外能够及时解决建设各方之间的问题,统筹发展。
“如果说哈工大是学习的沃土,那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便是我学以致用的优秀平台”王欣平坦言道。
的确,研究所是王欣平取得如今成就的重要平台,而他则以出色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多项荣誉奖杯为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奠定领先地位、赢得声誉作为回馈,并且以出色的市政结构设计助力城市生活优化,在当今城市建设及未来发展维护中,合创宜居环境!
(作者单位:《设计師》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