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印章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探讨

2018-04-28刘学铭

时代金融 2018年9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风险商业银行

刘学铭

【摘要】印章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实施管理手段的有效工具,同时作为对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凭证,在有争议事件发生时提供法律依据。商业银行印章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正常业务的管理活动及工作效率,带给银行以运行风险损失,因此,加强印章管理是新时代下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印章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其次针对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印章管理风险提出防范对策,以期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印章管理 风险 防范对策

一、前言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商业银行机构的印章具有指示、象征及证明功能,为验证身份及核实权利、等级提供法律行为效力。从法律范围内看,印章代表着法人的行为,代表着整个商业机构,但不作为自然人的行为指示。银行向社会出具的各类报表及文件都使用到印章[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印章管理也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科技管理。但是受到科技发展本身的缺陷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印章管理活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带给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以消极影响,因此,提升对商业银行印章管理中含有风险的防范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商业银行印章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印章岗位制约失效风险

我国金融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遇到了发展的新机遇。由于印章管理涉及到签字人、用印人和监印人三方主体,在每项业务独有盖章及贷款合同用章时,不相容岗位没有进行隔离,工作人员利用职业岗位漏洞私自使用印章办理签发银行汇票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以及缺证少证抵押担保业务等,这种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道德风险因素。

(二)印章保管风险

印章保管一般都要实施双负责人制度,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在管理行为中会有不恰当情况。柜员因为紧急情况暂时离岗没有随时对印章上锁入柜,印章的保管环境受到挑战,或者是使用简易密码锁安全设施保管印章等[2]。商业银行属于高风险高回报行业,印章代表着银行最具有权威的象征物件,具备法律规定的效力,其重要性关乎整个银行的发展命脉,存在着潜在诱发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及法律风险。

(三)印章使用风险

首先是预用印风险。商业银行的发展会有多个分级,而基层银行机构在实际运转过程中违背总行制定的印章使用规定,存在空白协议、合同、单位领购单及业务合同协议上预先盖章,造成合同、协议等专属法律文件失去监管控制,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其次超出职权范围内用章风险。商业银行在法律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加盖印章,但是这一规定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面临纠纷,损失资金及信誉风险存在。最后印章使用程序存在缺陷。印章工作人员混合使用印章,随意保存摆放没有呈现有序状态,尤其是在交接过程中程序混乱,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带给印章作案人员缝隙。

(四)印章管理方法风险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印章监管,但是仍然有诸多商业银行采取手工操作的印章管理方法,相关部门根据现场检查及抽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了解,无形中增加了印章管理难度。此外,印章加盖后不能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审核程序,这种情况加剧了印章管理风险。

三、商业银行印章管理的防范对策研究

(一)加强培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由于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在不同地区具有多个分行,因此必须健全建立印章管理岗前培训制度,定期对各个分行的印章管理人员来总行培训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管理人员才能上岗就业,允许从事印章管理程序工作[3]。同时完善印章管理人员档案登记工作制度,实施对印章管理的实时监管,避免因工作人员交接时间出现管理差错。通过对上岗人员的定期培训,认识到印章管理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印章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出发,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督促管理人员学习最新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从自身出发增强管理责任意识,提高印章管理风险控制能力。

(二)规范操作,科学使用各类印章

首先从意识层面树立“小印章、大管理”的思想观念,立足于工作实际的需要,不断发现印章管理中的漏洞问题,完善用印程序。印章管理人员尤其注意重视印章使用环节的风险控制对策,比如对于合同、协议类文件的用章,在法律部门进行审查后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及公平性,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对相关部门印章。根据“谁保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查出问题追究到印章使用个人的责任制度,培养工作人员在规范操作程序之下良好的用印习惯,在统一的制度运营下保证各项商业银行业务稳定正常运行。

(三)提高印章管理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银行总部根据在实际情况中的调查研究和管理出现的问题,了解到银行分部对现代社会印章管理信息化技术运用的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运营系统来加强对印章管理的有效手段,借鉴到先进银行印章管理做法,不断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支持自身工作的发展控制,最终提高印章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切实履行督查职责

印章管理部门着眼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遵守总部规定的督查要求,将印章管理统一于实际工作过程中。从印章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保管收纳及使用流程等环节入手,加大对履行督查的力度,延伸导致横踢业务检查的覆盖范围[4],尤其是重视到各个分部义务权利的督查情況,切实从履行职责的管理实际做起。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代商业银行有关的案件中看到,很多是由于印章管理使用不当或者是违规操作而造成的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而印章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的关注。从实际印章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断提出防范研究对策,从而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印章管理提供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余洋.论商业银行印章科技管理风险及防控[J].时代金融(中旬),2015,(4):94,97.

[2]靳晓鹏.银行行政印章管理不容忽视[J].中国城市金融,2003,(12):8-10.

[3]顾伟娟.基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J].浙江金融,2006,(8):64,60.

[4]范传东.商业银行运钞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探析[J].中国金融电脑,2009,(3):54-57.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风险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