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 “小车间”推动“大扶贫”
2018-04-28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4期
化德县羊驼绒防寒服装产业
林西县机械化采收甜菜
科左后旗大力发展黄牛产业
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化德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针对产业覆盖面小、带动能力弱的实际,以“百企进百村”为契机,充分发挥服装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脱贫车间”。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受益”的原则,由县政府统一规划,为每个车间投资10万元购买设备,作为启动资金;村委会提供厂房等基础设施,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原料、技术,负责员工的培训、产品销售等,盈利由村委会和企业按股份比例分成。目前,全县在6个乡镇选择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建设“脱贫车间”6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已带动2173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304人,占60%,月人均增收1800元。
“脱贫车间”的建设,一是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贫困人口不出村庄就能就业,仅女性劳动力年人均纯收入就在1.5万元以上,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二是有效破题村集体经济。村委会把闲置的办公用房作为固定资产入股车间,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壮大了集体经济。三是有效缓解了服装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企业把“脱贫车间”设立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贫困户经过培训后可进行简单工序的生产,使企业摆脱了劳动力短缺的困扰。四是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选择“近水、靠路、有产业”的中心村,建成集中安置点19处,转移1452户、45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5户、2154人。合理安排整合中心村贫困户工作岗位,让他们通过“就地打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