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一号,八百年的沉船之谜

2018-04-27崔霁云

旅游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腰带沉船船体

崔霁云

在广东海陵岛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静静伫立在海边。这个以安放“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而闻名的博物馆,担任着发掘、保护、展示研究成果的功能。走进博物馆内的水晶宫,沉箱内偌大的船体,已经清晰可见。船被横纵隔板有序分成若干舱,每个隔舱内堆积着瓷器、漆器等文物。虽然经过近千年时光沉浮,它们的外观、排列已不甚完整,但不难窥见昔日的荣光。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查到名为莱茵堡号的东印度公司古沉船,意欲打捞出海。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了这一业务。虽然沉船地点已经记载的非常细致,但打捞结果显示并没有这艘东印度公司沉船,而是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伴随出水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此沉船便是后来令世人瞩目的“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打捞的一波三折

“南海一号”发现后,打捞发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下一步,但为啥一捞就是二十年呢?

发现“南海一号”后,或许当时专业的水下打捞团队不够成熟等原因,国家博物馆就专门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经过训练,1989年,相关考古专家对“南海一号”沉船做了一次调查,但是由于技术与资金的不足,发掘搁置。团队也暂时转向其他沉船作业,刚好可以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等再次回到“南海一号”已是十几年后,1999年,“南海一号”探查工作再次展开。之后就是定位、试掘,最后终于确定了“整体打捞”的路线。2007年12月,南海一号被装进特制的巨大钢箱体(沉箱)中,由起重船将连同船体共重4000多吨的沉箱整体打捞,然后平移到专门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制水晶宫中(模拟海水环境保存)。

从初次发现,到最终被打捞,“南海一号”的出水花了20年。这艘装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2015年1月28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终于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宋朝用事实证明什么叫“壕”

“南海一号”被形容为“满船尽带黄金甲”,专家估计,古船的文物价值超过千亿美元。船上出土铜钱17000枚,更有金手镯、金腰带、黄金戒指等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

其中最多的,当然还是——瓷器,已经发掘出的达13000多件。这些瓷器主要源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为南方著名窑口所产,如浙江龙泉系的青瓷、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白瓷,其大部分品种都超30种,大多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器型多种多样,囊括壶、瓶、罐、碗、盘、碟等。大宋是瓷器的鼎盛时代,历史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南海一号上的逾万件瓷器,大概只是这一时期瓷器大潮中的一朵奔腾的浪花吧。

南宋的疆域狭小,但是南宋却是中国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为国家财富积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贸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称为古代中国的海洋时代。古船生活舱可以说是浓缩了整个时代背景,包含的历史信息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

舌尖上的“南海一号”

在“南海一号”沉船上,植物考古学家发掘、鉴定了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31粒胡椒遗存,它们为这艘瓜果飘香的南宋福船平添了一丝热带风情。胡椒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广泛使用的香料之一。它在中国的身影最早见于唐代志怪小说《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但实物证据一直不足。此次在“南海一号”发现的胡椒遗存表明:最迟在13世纪中早期,中国人已经利用它烹调食物了。

得益于海水和泥沙隔绝氧气,“南海一号”还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梅、槟榔、橄榄、荔枝、葡萄、锥栗……考古学家利用先进技术,从甲板上发现、提取了3105粒植物种子和果实,分为水果、坚果、瓜类、谷物、香料等,其中多数是可以食用的种类。这说明:为了远航,船员们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

对“南海一号”前期探摸中,还发现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块。据专家说,这些木块的材质有一部分是马尾松木。马尾松多见于中国南部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一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是中国南部。

为何“南海一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

“南海一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一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狀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鎏金腰带主人成谜

在“南海一号”的出水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1.7米长的鎏金腰带。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带钩呈长条行,表面饰璎珞纹,后有方孔连接腰带,腰带的另一端有四个小环,方便自主调节松紧。而这条腰带的主人是谁,学界众说纷纭,有专家说该类腰带一般用于贵夫人的装饰,恰似现代时尚女子崇尚的“低腰”着装效果。更有学者结合腰带的长度,构造等方面分析,该条鎏金腰带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富有的外国富商。

“南海一号”古沉船的成功打捞,开创了世界先例,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跨进世界先进行列。而这一次中国南海的打捞,让湮没八百多年的历史文物,连同昔日的沧桑与华彩、磨难与辉煌,漫长而曲折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穿透千百年时光,铭记于中华民族恢宏的史册上。

猜你喜欢

腰带沉船船体
腰带:你没有注意到的“军中神器”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沉船的启示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腰带设计研究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世界上最贵的腰带扣
赴美军“仁慈”号医院船驻船体会
水下爆炸气泡作用下船体总纵强度估算方法
沉船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