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缝纫机器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8-04-27丁敏

中国纤检 2018年2期
关键词:服装业缝纫劳动力

文/丁敏

自动化、裁员与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其范围不仅扩大到其他高精密制造业,如汽车、医药等行业,也向纺织服装工业快速辐射。

缝纫机器人逐渐走向前台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裁员、自动化的牺牲品。而服装业似乎没能很快适应10年来的数字化革命,也不知为什么人们不再专注服装是如何制造的,反而更关注如何提高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与咨询公司2017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无论是可预见的体力劳动,还是数据收集和处理相关的行业,全球约有2055个行业可实现自动化。技术最有可能影响到手工业和零售业。毫无疑问,时尚业注定会被自动化重塑。

服装业,尤其是快时尚行业,要求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交货流程。面对挑战,利润首当其冲,各个企业被迫寻求最低工资标准。由于日益增加的劳力成本,诸如中国这些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的国家,业界只能尽量增加越南、孟加拉和埃塞俄比亚的外包量。

服装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要在短时间内设计多种款式的时尚服装,提高交货速度并实现灵活性,多功能性一体并确保产品质量,他们还不得不向低劳动力国家寻求机会。

缝纫机器人成倍提高生产效率

原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制作完成,但因日趋严峻的问题,他们不得不引入自动化来参与市场竞争。寻觅更廉价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力已不太可能,而技术成为唯一出路。

除了技术优势,其实企业选择自动化更有利可图。如节省能源、减少备件和维修费用,自动化对生产线的空间要求更低,降低了处理成本,更容易控制产品,并减少更新换代等。

这的确表达了缝纫工业对自动化的迫切要求。这些产业为追求最高利润,逐渐从像美国及欧洲这样的高价值劳动力国家转移到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品牌从产业核心变成了营销和推销机器,甚至完全脱离了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前企业的发展是由内部监督,他们拥有世界先进的工艺,而现在则变成了世界性的运作,由合同商管理。这些厂家往往把小订单和修改设计以流程化生产。这种新的模式限制了品牌创新,而且还有可能产生大量库存,导致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sewbots”即缝纫机器人,它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又能缩短交货时间,且收回对其品牌制造过程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它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缝纫机器人改变服装的生产方式

缝纫机器人符合商人对低价劳动力的要求,生产的产品质量会更好,效率也更高。自动化带来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它进入生产环节时,它和人工缝纫的速度相差无几。与人类不同的是,机器人无需休息,也很少产生错误。这就是为什么缝纫机器人可胜任服装生产线任务的原因。

当然,未来的纺织服装业离不开自动化,而自动化更离不开人。要实现这样的自动化目标任重道远。即使服装生产过程、布匹生产、成衣的染色和整理已高度自动化,某些过程仍需要人力参与。由此,若能充分利用技术,缝纫机器人即可达到难以置信的自动化水平。

研发者夜以继日,紧锣密鼓地勤奋工作,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能力,其工作范围包括各种各样的织物类型操作,以及处理生产商、车用纺织品、服装业、鞋业生产库存设备。在缝纫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之前,研发者还需要克服诸多问题。

这一行业的自动化也有另一面,机器人可帮助解决很多人类无法处理的问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认为自动化会帮助或消除贫穷国家服装业工人的悲惨境遇。但这对要供养整个家庭的工人来说,因自动化而失业怎么办?我们需要回答最根本的问题是,机器人能否免除失业给工人带来的困扰?工厂关闭后会引发饥饿与无家可归潮吗?

也许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动化和随之而来的便宜服装,更重要的是,那些失去收入的大部分群体是否应该与时俱进、重新学习,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当然他们也应得到同情和帮助。这除了人,机器始终没办法做到。

(据国际英文纺织媒体http://stitchdiary.com/sewbots-for-the-fashionindustry/)

猜你喜欢

服装业缝纫劳动力
自制焊钳:熔铸“钢铁缝纫师”的匠心
动物界的缝纫大师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服装业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拉链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工艺参数的关系
论服装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