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中学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4-26徐亚莉
徐亚莉
摘 要:在职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发声,并且协调好学生唱歌时的发生器官,通过训练和学习让学生的唱歌技巧以及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将从呼吸方法、矫正发音还有训练音乐基本功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乐;技巧;基本功
职中的学生获取声乐知识的途径一般为广播、唱片、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非专业途径,所以很大部分的学生还存在不认识五线谱、唱歌走调或者五音不全甚至咬字不清晰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职中声乐课堂教学时,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在拥有良好音乐功底的前提下,才能掌握好歌唱技巧。
一、呼吸方法
想要唱好一首歌,必须先学会呼吸,控制呼吸的气息,这样才能使肺里的气息有一定的压力,才能让气息作用于声带从而产生声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歌唱家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唱歌时的呼吸与日常呼吸的区别,要让学生意识到歌唱时的呼吸必须是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吸气。学生在唱歌时如感到气息不足,一般都是没有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在呼吸开始时,吸气肌肉群突然放松,导致气息无法做压缩运动因此松懈掉,所发出的声音就没有了气息的支持,因此会感觉到气息不足。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发声时,尽量保持侠胸周围与横膈膜的扩张状态,以后腰部为支点,支持发声。当感受到声音得到了气息的支持,要让学生微微挺起上胸,收紧小腹,这样能够让吸气肌肉群在做压缩运动时,让气息缓慢、均匀并且有节制地呼出。胸内有了压力气柱,这样发音才会有力。呼吸方法的训练要不断地去感受,反复练习,才能体会到吸气和控制气息的适度感,发出的声音才会平稳、均匀、流畅。
二、纠正咬字
在唱歌时,要表达歌曲的感情和意境,唱好歌词是非常重要的。咬字是否清晰,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正确发出声母音。一些学生在唱歌时吐字不清主要是由于口音的影响,导致发声时没有发对声母音。声母的发声动作、部位和气息的比重等,都需要学生一一掌握才能保证清晰的发音。所以要纠正学生吐字不清的动作可以从学生的咬字特点入手,控制学生的声母发音,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应加以具体训练,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多做功能性的锻炼,不断提高学生对发音的控制力。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将声母发音和韵母发音结合起来,在音阶上练习。这种矫正方法是最根本的解决学生咬字不清问题的方法。
三、基本功训练
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基本功。作为职中音乐教学,许多学生甚至在毕业后唱歌都无法达到完美的效果。所以,教师更应该着重加强基础功的训练,为学生将来的深造打下基础。在学生练声前,应跟学生讲明各发音部位的情况:每个音节都要凭借气息的支持而发出,喉咙必须平稳,放松舌根和下巴,有如打哈欠的状态,让声音上下通达。练声一般从C′开始,所学曲目从易到难往上学,母音多以mi、ma、ye、a、o、i、u为主,从C′往上打一个九度后就不再继续往上,而是重复练习以上内容。反复在中低音区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开始往上练习,还有高音区。这样学生的发音器官才能顺应规律自然地展开,不会因为突然提升难度而造成嗓子超负荷运行。
由于每个学生发声器官的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歌唱的时候所发声音的清脆度、圆润度等方面也会大不一样。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发音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有的学生的声音清亮而分散,就需要用o、u音来进行训练,使得学生的声音变得圆润、集中起来;而有的学生声音较为低沉,显得不够自然,就应该先用d、t、n进行发声练习,交替练习,注意控制发声力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声音特点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音准、音色、音质均有所提高。
四、教师讲解方法
在教师对以上的部分进行讲解时,往往可能会出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现象,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对人体结构特别是发声结构都不熟悉,例如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做“打开鼻腔”、什么叫做“软腭上提”等。所以在做一些专业训练之时,教师必须利用生动的语言和自身示范,必要时可辅以一些模拟器官發声的视频等多媒体软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进度,这样才能够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声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就必须严格地控制频率的稳定还有自然音响的波动,使之具有共鸣。而想要达到以上的共鸣则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科学有效的训练。训练时如采用潜移默化地反复训练的方法,便可激发学生对声乐的热情,让学生快乐地歌唱。学生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到音色,更重要的是影响歌曲的情感表达,所以教师必须寓教于乐,才能真正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
参考文献:
[1]唐小娟.浅谈音乐欣赏教学对高职学生的价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126-128.
[2]刘海燕.运用多种方法实施音乐教学[J].吉林教育:综合,2012,(5):69-69.
[3]王文哲.探究如何开展音乐课的创新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2,(9):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