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2018-04-26王丽君
王丽君
摘 要:新课标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是评价主体在对教师教学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上,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应走向多元化。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一、激发学生猜想,挖掘创新潜能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许多数学结论的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设法加以证明的,可见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时刻,如果善于提出猜想,将有利于解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形成,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多向猜想、多向思考。在教学中,要多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以及让学生动手做模型、动手操作等方法,创设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动手做模型、动手操作等方法,创设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课堂创新潜能。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能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类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和不完善的,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运用多媒体,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与手段被大量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教学环境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为灵活,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技能形成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四、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时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設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①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②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③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五、活跃教学活动,曾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后,计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一圈是60秒等知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六、应有有效的评价
(一)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性,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虽然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但后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特征。因此在教师拟定教学目标时同等重要。本人在回想自己在以往备课时,总是习惯于借阅参考书目,并没有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学目标,于是遇到没有教参可翻阅时,便手足无措了。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只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恰当、完整的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
(二)评价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中介。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相互联系是“决定性的”。合理的教学内容会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学生的特点又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关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价值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焦虑的关系和教学内容呈现的信息与学生“意义建构”的关系。
(三)评价教学方法。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认定教师是知识的已知者,学生是知识的未知者,随着当代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努力构建多样化、最优化的体系,因此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是课堂多元化评价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