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

2018-04-26梁荣华

新一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梁荣华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数学课堂由之前的“满堂灌”变得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本文在对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四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在其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主体性神话”的概念,并批判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虚假的主体性”现象。他反对教学的形式主义,认为课堂中表面的热闹是需要教师警惕的,应该转而关注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

不仅仅是日本,我国自新课改以来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公开课中,过于频繁的小组合作,让人眼花缭乱的音乐、视频,学生在看似热闹、激烈的讨论中学习。可是,通过课下的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并不扎实,原本属于教育的那份静谧、深刻消失不见了,教学的实效性无从体现。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冷静地反思和理性地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判断一节课的标准应该从对形式的追求转向对学科本质内容的研究,其中,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部分中指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强调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重组的能力,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为学生提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例如,在《税率》一课中,由于现实生活中已经取消了利息税,这部分内容属于过时知识,于是在进行教学时,删去教材中一些关于利息税的问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方面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真正做到尊重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内部动机。首先,利用问题情境进行激趣导入,引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闰年”的时候,教师提出“今年2月29日是小刚的爷爷过的第29个生日,请问小刚爷爷今年多少岁?”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脱口而出:“28岁!”接着就有学生反驳:“如果爷爷28岁,那爸爸得多大,那小刚又得多大?”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引出“闰年”的概念,学生在这样有趣的问题中进入课堂,一节课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强烈的学习热情。

其次,采用多样的活动,在体验和感受中进行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教学中,课前准备牛奶、硬币、矿泉水、饼干等,让学生掂一掂、看一看、称一称,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克”和“千克”的使用规则,学生既“学会”又“学好”,在游戏中做数学、在操作中学数学,在实验中悟数学,最终爱上数学。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首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突出重难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充分尊重差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都能得到发展,就像课程标准中说的“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统计初步”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情况设计一张统计表。”学生有的小组合作,有的自主学习,最终完成了“四年三班运动会购买器材费用统计表”“四年三班教学用具统计表”“四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近一周气温变化统计表”等等,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还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新课改以来,在传统的批评、否定性评价有所减少,对学生的鼓励、表扬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如“你真棒”“真聪明”“很好”等泛滥、不科学的课堂评价,学生对这样没有针对性、过于主观的表达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失去了评价在激励、反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结果反馈”策略,转而使用过程性评价和描述性反馈。答后评从简单的“好”“你说的对”,转为“你的思路非常新奇”“你的逻辑非常清楚”“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真诚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为其继续努力指明方向,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

通过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练习题、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技能,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还锻炼了数学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关注一节课对于教学本质和内容的研究,而非形式的多样,是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也是课程改革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学军.整合生活课程资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学周刊,2015(10):113.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2-263.

[3]李秀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2(Z1):22-23.

猜你喜欢

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