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检查语文作业的能力
2018-04-26黄小琳
黄小琳
摘 要:作业是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组成环节之一。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可以保证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教师要通过方法指导和家校协作促进小学生作业检查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检查习惯;能力
批改作业或者批改试卷时笔者常常发现很多问题学生错的很可惜,有的是把简单的字写错了,有的漏写了一两句话,也有的学生题目回答出来但答错了地方。这些小错误因何而起?多半是因为学生粗心。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失了分实在可惜,有时因为粗心丢失的一两分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因此学生做完作业或试卷后要认真检查,仔细找出因为自己的粗心犯的笔误,以便能及时改正,挽回损失。也有很多学生照做,做完题目后有检查的习惯,但却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并不是用心地检查,而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他们没有对题目再动脑思考一次,起不到检查的作用。试想,这样敷衍的态度怎么能达到检查的目的呢?该如何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有效的改正自己作业的不足呢?
一、做好小学语文作业检查方法指导
由于小学生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又有好玩心理,想把作业完成后尽快去玩电脑或看电视,常常把作业写得比较匆忙,基本不留时间检查,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快速检查作业的方法,学生没有形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其作业中一定存在不少问题,可能是马虎写错了地方,或者没有思考,做错了题。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做好示范工作,让学生能自主检查自己的作业。比如常见的字词类题目检查时要注意区别多音字、形近字等;仿写类题目关注格式;阅读类的题目要读懂片段,答题要全面。学生可以全部做完后再检查,这样能节约时间。检查顺序可以由后向前,能换个视角看待之前的题目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对作业有所补充。也可以按照原来的顺序,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每一题都过一遍,时间紧的话,重点检查的是自己的薄弱点,尽可能地查漏补缺。检查方法灵活多变,平时上课时老师要多提醒,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有利于节约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提升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二、协调家长监督学生检查作业
学生在家做作业时老师没办法再盯着,需要家长做好监督。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己检查作业看三四遍也查找不出错误。如果家长不帮助自己的孩子,会导致部分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放任自己,逐渐失去检查作业的兴趣。家长参与自己孩子作业检查时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孩子适当的帮助,给孩子买适当的参考书进行强化,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信心。开始阶段家长把学生作业拿过去检查的时候可以用铅笔标出来哪里做错了,如果是同样的错误,只需标一次,其他的地方让学生自己找。帮助孩子检查一段时间后,如果有错误,最好就别再标注了,告诉学生一共几处错误,让他自己去发现改正,锻炼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如果个别学生发现不了的可以进行指导。再往后检查时发现错误了,只需要告诉学生你发现了错误,不用说几处,让孩子学会把握整体,找出错误的能力。学生做作业时,笔者不建议家长坐在旁边看着,这样不利于学生自由的发挥,学生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三、适时加以表扬赞赏
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喜欢听到赞美自己的话,被给与肯定后就更有激情和动力做同样的事,而且做的更好,想再次得到赞美。这样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奖励,那么学生做事的热情就会下降。比如老师可以对学生说“字词部分检查的不错。”“很好啊,这个错误也发现了。”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可,被表扬了非常自豪,檢查作业时会更加认真,看看还有没有没发现的错误。这样一来,学生作业里的错误自然少了许多,如果是做试卷,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也避免了。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自然会感到高兴,学习的信心也加强了,那么这样的循环将是利于学生进步的良性循环。因此学生在家里写作业时,如果能主动检查出自己的错误,父母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激发孩子纠错的兴趣,养成改错的习惯,端正检查作业的态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今后性格的培养奠定基础,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受益终生。
四、逐步培养自主检查习惯与能力
学生自主检查作业指的是完成作业后自觉检查自己的作业,认认真真的完成并订正的过程。自主检查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逐渐长大成熟,不能过分依赖家长给自己检查作业,要明白自己承担的学习责任,明白这个道理比让学生订正十道题更有用,这样学生将来才能有勇气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当孩子掌握作业检查方法,形成检查作业习惯后,父母就不需要整天跟在孩子后面督促孩子作业哪里做得不好,提醒孩子哪里做错了。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查找自己的错误,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成长。如果孩子没有找出来细微的错误,第二天交上去的作业会有老师的批改,那么当学生发现错误时会有更深的印象,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下次再遇到此类型的题目时,学生就会加倍留心。因此,并不是帮助孩子把作业检查的完美无瑕是最好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主检查能力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学习更需要习惯养成的培养,特别是小学生做作业后的检查习惯尤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做好方法指导,协调好家长共同监督孩子的检查作业习惯。特别是要让小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家长的督促下逐步养成自主检测作业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检查作业做起,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范琐哲,李晓峰.培植健康的作业心理[J].四川教育,2005年10期
[2]姜辉莲.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一法[J].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