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
2018-04-26张玉霞
张玉霞
摘 要:伴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脚步,各个领域都在高速发展。在生态模式下,巧妙应用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对林业生态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不仅能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还保证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各地生态实际情况,展开适宜的林业栽培管理,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本文对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意义和其应用方法进行初步探析,提出当前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解决建议,以期对未来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态模式;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50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引入,我国各行各业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升,当今我国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分为3种,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比如当地作物生长习惯、当地雨水量等,来选择具体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因地制宜应用合理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才能够将林业生产资源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1 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意义
当今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加快,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態文明的建设,积极推进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改善生态状况为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下面列举了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意义。
1.1 保护生态健康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较大,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林业开垦过度的情况。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推进合理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会使生态平衡越来越不稳定,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1]。
1.2 社会发展源动力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在建国之初更是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块基石。
2 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2.1 地果蔬菜复合型管理技术
这一类型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对象就是地果和蔬菜,应当对需要栽培的果蔬做充分了解,包括生长所需光照度、温湿度等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光照、温度等的控制,并根据果蔬生长习性合理选择种植时机[2]。对于水果,在其发芽之前,需针对不同水果类型选择对应的杀虫剂进行灭虫,将藤蔓中的虫子和细菌清除干净,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而对于蔬菜,大致上与水果工作流程相似,以减少蔬菜出现病虫的概率,不同之处是在做好灭虫消毒工作之后,需对在种植前计算好种植数量,并根据不同蔬菜作物的不同习性选择适当的种植地段和种植时间,对蔬菜也要进行整地、施肥等工作。
2.2 枣粮复合型管理技术
在推进枣粮复合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时,首要工作是定值处理,在冰冻期来临之前完成挖坑、浇灌等工作,为来年4月份枣树定值工作打下基础。并在种植前确定适宜的株行间距,一般规格为2m×8m,在枣树苗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注意定期对其周围杂草进行处理,为枣树苗能够吸收土壤养分营造良好条件。针对枣树的施肥应当注意自落叶开始到次年发芽阶段施浇基肥(其材料可以由有机肥和无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构成),并且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生态林业要求务必采用有机化肥,每年9月上旬—10月上旬是最好的施肥时间,此时施肥可选用农家肥,比如鸡粪、猪粪、牛粪等。还需注意的一点是要给每株枣树加施250g的CN2H4O(尿素)和(NH4)2HPO4(磷酸二铵),且每次施肥过后应进行浇水处理。
2.3 林畜牧复合型管理技术
在生态模式下,林畜牧复合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就是指将林业和畜牧业管理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科学的设计和调控造林密度和植树间距,是树木能否得到适宜生长环境的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植被密度过大,将会导致树木和植被对阳光以及土壤中的营养吸收不足。必须根据科学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流程,对树木和牧草进行浇灌、施肥、除杂草等工作流程,不仅需要注重流程顺序还要调控好时间,一般在夏天来临之前进行3次浇水作业,为保证树木和牧草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牧草与树木之间的间距要>0.5m[3]。
3 结语
在生态环境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性、细致性方法的重要性,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构建适宜的生态经营模式。通过优化管理技术,进而提高整体整体水平,这样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提升,还为城市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劲松.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探析[J].绿色科技,
2011(9):80-81.
[2]景甫龙.探析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
2013(20):70,72.
[3]周文军.探析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J].花卉,2016(2):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