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8-04-26杨庭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棉铃虫关联性作物

杨庭硕

本期推出的3篇文章,探讨的主题各不相同,涉及的范围涵盖了国内与国外。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触及到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和策略在何种程度上会引发始料未及的生态问题,甚至会引发相關民族文化的变迁。

崔延虎教授通过对自己学术经历的追溯,使今天的读者得以看到某些政策的制定,其初衷本来无可厚非,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无意中引发了与当地相关民族本土知识相左的实情。由此,往往会使得有价值的相关民族本土知识失去当代利用价值,并引发出各式各样的生态问题。早年,维吾尔族农民在棉花地四周配种大麻以防范棉铃虫的危害,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而今,在世界范围内将大麻视为毒品,中国不得不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与之配合,但却引发了严重的棉铃虫危害以及严重的农药污染。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

韩昭庆教授翻译的《树的生长一从历史的角度谈可持续性》一文,则是从广阔的视角审视了欧美森林生态系统退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国家的政策都曾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最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在于,当年威尼斯为了维护其海上霸权,曾经出台过极为严酷的森林保护法律和法规。但其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法越严,处置越重,适合制造战船的木材储备反而锐减。法之所求,何以会南辕北辙?其间无意中忽略的关键在于,森林的生长并不会孤立的存在,必然要和相关各民族文化及其对其资源的利用息息相关,法理不能替代森林的存在与延续,这才是值得反思的要害所在。

杨璨玉的《西南山区复兴葛类作物种植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一文,则是从古代税收制度的角度着眼,力图揭示为何葛类作物到了秦汉以降日渐衰落的原因。时下,不少学者再次注意到葛类作物的价值,是因为注意到了葛类的食用和生态维护功能,要想此类作物重现辉煌,如果不吸取历史的教训,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除了专门针对生态问题而出台的政策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各式各样的政策、策略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针对特殊时期,特殊范围内的特殊事件而做出的能动应对,其问的功过得失,史学家们都可以做出令人信服地说明和裁断。但问题在于不管是什么样的个人,他最终都得仰仗相关的生态系统为生,不管什么样的民族都得与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共荣关系,而这样的关联性,在通常的政治决策中都很难在事前兼顾到,并预先做出防范。以至于即令是成功的政策,也很难避免派生出始料不及的生态问题来。对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归咎于决策者,这是在当时全民都很难意识到的深层次复杂问题。但对于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而言,我们却不能对这样的历史教训置若罔闻,而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生态问题的发生有其独特性。虽然我们难以做到准确预测,但事发之后,亡羊补牢尚不觉其晚,这才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好的事,也是可以做好的事情。实际做起来也并不困难,仅止于认真梳理历史上的各种政策和制度设置,与当前需要面对的生态问题其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性,并作出积极地补救就够了。

非常感谢崔教授对本栏目的支持,崔教授几乎是用他毕生的经历亲眼目睹了新疆地区的人世沧桑,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揭示了新疆绿洲生态的演替过程,相信他的访谈录可以成为后世学者治学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罗康智]

猜你喜欢

棉铃虫关联性作物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为什么要多元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地下作物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