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吗?
——基于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
2018-04-26刘宁宁
刘宁宁
博士生教育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要求进一步推动博士生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将科研创新能力作为选拔博士生的首要因素。目前我国博士生入学选拔方式主要有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三种方式。高等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的生源优于公开招考生,更容易得到高校的青睐和导师的认可。这种现象可归因于长学制博士生生源的研究天赋和智商较高、上进心强、研究兴趣持久[1];长学制培养模式保证了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适应了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科学规律[2]。基于此,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综合素质高于公开招考生,该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几乎成为学术界相对固定的学术常识。这些常识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如公开招考的博士生在潜意识中会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不如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博士生导师招生时倾向于选择长学制博士生,甚至部分高校招生时会大幅削减公开招考生的比例,增加长学制博士生的招生比例。这些行为背后隐含的假设是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科研素养比公开招考生强,他们更有可能成为科研创新人才。但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尚无系统的实证探讨,也就是说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比公开招考生可能更强的观点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并无可靠的实证证据。本研究拟从我国博士生的相关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一学术常识的合理性。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子报告数据库。该报告的相关调查工作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问卷于2017年5月下旬向教育部正式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 56所高校发放,6~8月陆续收回,主要考察不同类型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由于部分问卷未寄回,因此有效样本来自33所研究生院高校,排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918份。
在有效样本中,男性博士生1250人,女性博士生 668人,占比分别为 65.2%和 34.8%。一年级博士生782人,占比为40.7%,二年级博士生469人,占比为 24.5%,三年级博士生 342人、四年级及以上的博士生 325人,占比分别为 17.8%和 17.0%。在不同类型博士生中,本科直博生312人,占16.3%,硕-博连读生769人,占40.1%,公开招考生837人,占 43.6%。人文社科类博士生 555人,占 28.9%,理学类博士生308人,占16.1%,工学类博士生1007人,占52.5%,农医学类博士生48人,占2.5%。
二、我国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关于如何衡量和评价学者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目前学术界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哈里斯(Harris)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即通过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力、质量、重要性和数量来评价其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力主要通过其他学者对其论文引用的次数进行评估;重要性和质量是通过专家的价值判断来评估,一般使用同行评审;数量是最为简单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论文数、专著数量等[3]。目前对学者科研能力的评估,大多数研究直接使用学者的科研成果数量作为评价指标。实际上,在现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下,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没有科研成果或科研成果极少,很难被认为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而且科研成果作为一种客观的衡量指标,正是科研工作者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
如何衡量科研成果,用什么客观指标来衡量一直备受争议。从国外实践看,以研究者的身份发表科研论文是衡量科研成果的常用做法之一。当然并非在任何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可作为科研成果。如美国信息系统学推崇科研工作者在5个高质量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①五个顶级期刊分别是MIS Quarterly、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anagement Science。,只有在高水平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可作为学术成果。对于刚迈入学术大门的博士生而言,发表在高质量期刊上的论文数的确可以反映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故本文将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数作为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本研究调查了博士生在读期间五个数据库中(SCI、SSCI、Ei、CSCI 与 CSSCI)发表的论文数(见表1)。关于论文数量的统计有多种方法,本研究采用徐国兴老师的不同期刊论文原始数量相加的统计方法[4]。
由表1可知,在1918名博士生中,已发表论文的博士生 1264名,占样本总数的 65.9%。全体博士生平均发文量为 2.10篇,已发表论文的博士生平均发表 3.15篇论文。从不同年级来看,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博士生的科研产出逐渐增加,即读博期间,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不断得到提高。在一年级博士生中,348人已发表论文,占全体一年级博士生的 44.56%。全体一年级博士生的平均发文量为 1.01篇,其中已发表论文的博士生平均发表论文 2.22篇。在 469名二年级博士生中,有317名博士生已发表论文,占比达到67.59%。全体二年级博士生平均发表1.94篇论文,已发表论文博士生平均发表 2.90篇。三年级共有 342名博士生,平均发表论文 3.09篇,已发表论文博士生数达到 301人,占比 88.01%,平均发文量达到3.45篇。325名四年级及以上博士生群体中,297名博士生已发表论文,占比达到91.38%。全体四年级及以上博士生群体平均发表 3.92篇论文,发表论文博士生平均发文量达到 4.22篇。与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中关于博士生的科研产出相比[5],有了较大提高。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博士生学制的延长和招生方式的变革,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博士生在读期间完全有能力完成部分高校有关“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两篇CSSCI论文”的规定。
表1 我国博士生的科研产出
三、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招考方式入学博士生的科研产出
按照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6],研究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将不同招考方式单独作为自变量,探讨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其次,影响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较多,由以上分析可知,年级作为一个自变量对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除去不同招考方式之外,纳入年级变量,综合考虑不同招考方式和年级的交互效应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见表2)。
由表 2可知,将年级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中发现,不同招考方式和年级的交互效应对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而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其中硕-博连读生的平均发文量为 2.30篇,显著高于公开招考生;本科直博生平均发表论文数为 2.17篇,与公开招考生无显著差异。在消除年级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后,单独将不同的招考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产出间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的科研产出相当,而硕-博连读生的科研产出最高,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因此,就本研究的结果看,在目前的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下,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
(二)不同类型博士生读博期间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
表3显示了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博士生科研产出情况。
表2 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产出
表3 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博士生的科研产出
由表3可知,三种类型博士生的平均科研产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即三种类型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强。在此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硕-博连读生学制为5年,硕士生阶段为2年,博士生阶段为3年。本研究中的一年级、二年级均是指进入博士生阶段开始学习的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博士生一年级时,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最高,达到1.19篇,其次为本科直博生的0.95篇,公开招考生最低,仅为0.79篇。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发现,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显著高于公开招考生。到了博士生二年级,三种类型博士生的平均科研产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硕-博连读生平均发表论文2.34篇,本科直博生为1.78篇,与硕-博连读生的差距由一年级的0.24篇扩大至二年级的0.56篇;公开招考生的科研产出仍最低,为1.56篇,与硕-博连读生的差距由一年级的0.4篇增加至0.78篇。经过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二年级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P=0.032<0.05)和公开招考生(P=0.000)。博士生三年级中,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仍最高,达到3.29篇,公开招考生的平均科研产出首次超过本科直博生,达到 2.94篇。其中公开招考生与硕-博连读生的差距由一年级的 0.4篇缩减至三年级的0.35篇,本科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的差距由二年级的0.56篇减小至0.44篇。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产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较之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优势不再。到博士生四年级及以上,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仍最高,三种类型博士生的平均科研产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如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平均发表论文数仅相差0.03篇,几乎相等;公开招考生和硕-博连读生也仅相差0.05篇。方差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三种类型的博士生的平均发表论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可知,在读博期间,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始终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但这种差异只在博士生一年级和二年级时显著,到三年级和四年级及以上时差异不再显著。即在一、二年级,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到三、四年级这种优势逐渐消失,而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博士生在读期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不同学科类型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变化
回顾我国博士生招生方式的改革历程,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的招生方式均优先在整体实力强、师资力量强、管理水平高、博士生培养经验丰富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或基础学科开展试点,再不断向其他学科扩散[7]。如硕-博连读招考方式始于1986年临床医学的改革试点,之后逐渐在理学和工学等学科进行推广和试点。本科直博招生方式始于1991年清华大学的改革试点,2001年北京大学在部分理工科院系进行试点改革。有学者对不同招考方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认为贯通式培养模式一是适用于旨意高远、博大精深的文史哲和那些对深化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具有深远影响的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二是适用于实践性强且科研试验周期较长的大部分农学和生命学科以及一些工学学科;三是适用于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临床培训的医学和艺术学中的一些学科[8]。因此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在不同学科,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为了简化分析,此处将收集到的博士生的数据分为人文社科类(文学、法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类、工学类和农医学类四大类数据。由于农医学类样本数较少,因此在分析中不考虑农医学类专业的博士生。
1.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见图1)
图1 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变化图
由图1可知,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从博士生一年级至博士生四年级,本科直博生的平均科研产出均高于硕-博连读生和普通招考生。在博士生一年级,本科直博生平均发表2.12篇论文,硕-博连读生为1.36篇,普通招考生仅为 0.96篇。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发现,本科直博生的平均科研产出显著高于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P=0.004<0.05)。到二年级时,三种类型博士生的科研产出的差距有所缩小,本科直博生仍最高,为3篇,硕-博连读生为2.51篇,公开招考生为 1.81篇,但这种差距不再显著。到博士生三年级时,差距进一步缩小,到四年级时三种类型博士生的平均科研产出有扩大的趋势,但这种差距不显著。由图1博士生科研产出变化趋势可知,人文社科类本科直博生的科研产出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硕-博连读生在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科研产出呈线性增长,到四年级时增长速度下滑;公开招考生的平均科研产出在二年级至三年级时增长最快,增长速度快于硕-博连读生和本科直博生。总体而言,在人文社科类专业,较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具有一定优势。
2.理学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见图2)
图2 理学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变化图
由图2可以看出,在理学学科一年级时,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的平均科研产出分别为0.79篇、0.7篇和0.47篇,三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到博士生二年级时,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的科研产出有所扩大,本科直博生的平均发文量为1.65篇,硕-博连读生为1.5篇,公开招考生仅为0.82篇,虽然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显著。博士生三年级时,差距缩小,公开招考生的平均科研产出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篇,高于本科直博生的2.67篇。博士生四年级时,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为3.23篇,较三年级仅增加0.09篇,低于公开招考生的3.62篇和本科直博生的3.87篇。理学类本科直博生的科研产出大致呈现线性增长;硕-博连读生的科研产出在一年级至三年级大致呈现线性增长,且增长速度高于本科直博生,三年级至四年级时,科研产出几乎没有增加;二年级至三年级仍是公开招考生科研论文的高产期,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总体而言,在理学类学科,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工学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见图3)
图3 工学类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变化图
由图3可看出,硕-博连读生在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始终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一年级时,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为1.17篇,而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分别为0.74篇和0.66篇。经过多元方差齐性检验发现,硕-博连读生的平均发文量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P=0.003<0.05)。博士生二年级时,硕-博连读生和本科直博生、公开招考生的平均科研产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硕-博连读生为 2.37篇,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分别为1.59篇和1.45篇,且这种差距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01<0.05)。博士生三年级时,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平均科研产出的差距减小,而公开招考生与硕-博连读生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16<0.05)。至博士生四年级,公开招考生的平均发文量陡然增加,由2.03篇增加至3.52篇,增加了1.49篇,超过了本科直博生的3.48篇,且与硕-博连读生的差距大幅缩小,仅相差0.3篇。到四年级及以上时,不同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平均科研产出的差异性不再显著。总体而言,工学类博士生中,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强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尤其在一年级至三年级时表现非常突出;本科直博生在读博期间的科研创新能力大致呈现线性增长态势,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要显著低于硕-博连读生;公开招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年级至三年级时显著低于硕-博连读生,四年级时,其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与硕-博连读生和本科直博生相当。
综上所述,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不同学科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文社科博士生中,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优于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优势逐渐消失;工学类博士生中,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强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优势也逐渐减弱至消失;理学类博士生中,三种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有规律可循。如读博期间,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大致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公开招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主要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有大幅提高;长学制培养模式的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一、二年级时普遍优于公开招考生,但随着年级的增加,这种优势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子报告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对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读博期间,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大致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公开招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三、四年级有大幅提升;长学制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一、二年级时普遍优于公开招考生,但随着年级的增加,这种优势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第二,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博士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到三、四年级时这种优势逐渐消失。
第三,人文社科类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优于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工学类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强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但这种优势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至消失;理学类三种招考方式的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论或许能给我们以下启示:
1.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招生方式的确起到了选拔优秀生源和提高生源质量的作用
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一、二年级优于公开招考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生源质量的差异,即长学制招考方式生源优于公开招考生。
2.长学制博士生和公开招考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的变化折射出长学制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关注生源质量忽视培养质量是很多培养单位存在的共同问题。理论上,长学制培养模式保障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应更有利于博士生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但本研究否定了这点。出现这种结果除生源质量存在差异外,博士生培养过程是重要影响因素。从本次调研结果看,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长学制博士生对不同阶段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的认同度显著高于公开招考生(P=0.05),而对专业课程前沿性的评价(P=0.011)、教学方式的满意度(P=0.023)和学校学术报告的满意度(P=0.003)均显著低于公开招考生。单导师指导制度仍是我国主要的导师指导形式,73%以上的长学制博士生仍以单一导师为主。在5~6年的时间里接受单一导师的指导,要比分段式博士生培养模式更容易陷入封闭的学术氛围,形成僵化的学术思想[9]。此外,长学制博士生分流机制的形式化和毕业要求的统一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后期容易产生惰性,缺乏成就动机。如有的学生在刚开始两三年就达到毕业要求了,后面的学习就放松了[1]。而且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及维持更依赖后天学习的努力程度。出身于普通高校的博士生完全有能力克服天赋和前一学历阶段科研训练的不足,达到统计学上和出身于高等级院校博士生一样的科研能力[10]。因此,培养单位要充分利用高质量生源,发挥长学制培养模式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不同阶段专业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增强专业课程的前沿性,改善教学方式,提高长学制博士生对学术活动的满意度,真正落实双导师和导师小组指导制度,使长学制博士生形成和保持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
3.本科直博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应引起关注
本次调研发现,本科直博生对博士生阶段培养体系的评价最低,缺少硕士生阶段的科研训练,科研创新能力大致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与人们的预期不符,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渠道的方式使本科直博生尽快深入科研,促进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
4.高校在不同学科推行长学制招考方式改革试点时要明晰不同招生方式的适用范围
就本研究而言,在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培养单位可适当加大本科直博生的招生比例,而如何保持和提高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培养单位应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工学类专业,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因此工学类专业可适当加大硕-博连读生的招生比例。
[1] 郑若玲, 刘梦青.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17(2): 94-100.
[2] 张国栋. 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6.
[3] HARRIS G T. Research output in Australian university economics departments: an update for 1984—88[J].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1990(29): 249-259.
[4] 徐国兴. 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2): 15-18.
[5] 徐国兴. 工作经验能促进博士生科研产出创新成果吗?[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4): 41-45.
[6] 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M]. 11版.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9: 427-446.
[7] 牛梦虎. 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的学科路径探析——基于对研究生院高校教师的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7): 46-53.
[8] 张国栋.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J].中国高教研究, 2009(9): 37-39.
[9] 张国栋, 吴松. 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轨迹和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4): 10-13.
[10] 刘宁宁. 不同高校生源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研究——基于 1007名工科博士生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7(11):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