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版《英语》三(下)Unit 6 Lesson 1 It’s seven o’clock
2018-04-26边春霞
边春霞
本文以山科版《英语》三(下)Unit6 Lesson 1 It’s seven o’clock为例,详述笔者如何在促进学生习得和使用目标语的同时,实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文化品格的培养、国际视野的开拓以及英语与生活的密切切合,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筑基——整合、调整、改编或补充现用教材
核心素养的落地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其中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但现在使用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遵循“功能—意念大纲”的途径。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看,“功能—意念大纲”的设计范式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功能—意念大纲”关注的重点是语言,是语言的体系,而不涉及品格问题,也没考虑语言学习对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也没系统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龚亚夫,2017)。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对现用教材进行分析、整合、调整,或者对现用教材进行改编,也可以补充其他教学资源。
例如,“Time”是山科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话题内容。本话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后面学习有关时间或者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山科版教材、人教版教材,还是外研版教材等都对时间这个话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都拿出了至少一个单元位处理本话题。山科版教材拿出了四个课时展开本话题。第一课时学习时间的询问;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学习与时间相匹配的活动等;第四课时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复习。从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角度看,本节课的目标语为 “Whattimeisit?It’s...o’clock.” 以 及 “getup, go to school”等词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文本及应用等活动,便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笔者思考更多的是,在促进学生习得和使用目标语的同时,如何实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文化品格的培养、国际视野的开拓以及英语与生活的密切切合,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所以针对山科版文本仅仅局限于北京时间及其活动,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的问题,笔者在此处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伦敦、悉尼、纽约时间及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在比较中意识到,在同一时刻、不同时区会有不同时间及不同活动,训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放眼世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从学科教学转为学科育人的目标,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二、构筑——清晰化、层次化、可测化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基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诸方面信息的融合和转述,是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于课堂教学的前提。学习目标的描述要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的可教性、可测性、可评性,采用“能做……事”的表述方式,以凸显语言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同时,目标的设置必须顺应学习演进逻辑,确保子目标之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黄小燕,2017)。
教师基于教材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按照“行为条件+行为表现+表现程度”的方式,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关于学习目标
目标1:能通过语境理解文本内容,认读、理解语言结构“What time is it?It’s...o’clock.”及意义,提升语言能力。
目标2:能根据生活常识,对不同地区(北京、伦敦、悉尼、纽约)的时间及活动,运用语言“What time is it?It’s...o’clock.”展开预测、讨论并积极解决,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目标3:通过观看视频、比较时间等活动,产生时区概念,以此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文化辨析能力。
2.关于评价任务
预设评价任务的目的就是让教师课前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有预先的考虑与谋划,哪些行为表明学生已经达成目标,哪些行为表明学生掌握得还不到位,未雨绸缪,以备课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程。将“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主要评价范式,通过对日常教学和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观察、监控、记录,全面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落地(梅德明,2016)。
评价任务1:把全班100%学生能根据提示进行整点问答行为作为达成目标1的评价任务(Pair work时,抽样全班1/3学生)。
评价任务2:把全班95%学生能根据所给场景,利用生活常识及语言“It’s...o’clock.”进行预测作为达成目标2的评价任务(One by one时,抽样全班1/4学生)。
评价任务3:把全班90%学生在视频和图片的提示下,能推理不同时区的时间作为达成目标3的评价任务(Group work时,抽样全班1/3学生)。
通过科学预设学习目标及评价任务,不断获得与目标紧密联系的、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的“证据”。通过证据,科学合理地调整与促进教与学,从而保证学习增值,核心素养落地。
三、落成——课堂聚焦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是通过实施具体的学习活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英语课堂聚焦点都离不开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通过着眼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对接的课堂聚焦点,因势利导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质疑、探究,逐渐运用高阶认知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从而有力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地。本课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融思维的激活于头脑风暴之中
(1)头脑风暴,播放一段有各式各样钟表、手表的视频,利用视频引出“Time”话题。
T:Do you like the video?
Ss:Yes,I do.
T:What can you see?
Ss:I can see clocks.
T:Yes, many kinds of clocksand watches.They can tell us time.This class we will talk about time.
(在交流的同时,教师出示clock,time的单词卡片)
(2)演唱有关时间的英文歌曲。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头脑风暴和歌曲演唱中进入英语课堂,既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储备,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渗透本课关键词time,clock的含义。同时引出本课话题,为下一环节新授内容的开展做准备。
2.融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于综合实践之中
活动1:整体感知,提升语言能力
(1)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T:Let’sgo toLiMing’s home.You know Li Ming? He’s a good boy.Please look at the video.And try to tell me what time Liming goes to school. Do you know “go to school”?Lalalala, “go to school,go to school.”What does it mean?
Ss:上学。
T:There are three choices.Let’s watch it and then answer,OK?
(2)整体观看视频,学习整点表达。
T:What’s your answer?
Ss:C.
T:You’re right.Let’s see what time it is.Yes,it’s eight o’clock.(教师边重复边板书)
(3)拓展练习整点的表达。
T:Good! Follow me,it’s 8 o’clock.
T:Look carefully,what time is it?(连续呈现六张新幻灯片)
Ss:It’s...o’clock.
设计意图: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它要求学习者整合听、说、读、看、写这些语言技能并经由语境与语篇等传递意义,进行人际交流(陈艳君、刘德军,2016)。所以在此环节,笔者主要借助整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带着问题整体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理解语篇内容,明晰核心知识的意义和功能,有层次地解决整点的表达,为后续文本的开展打好基础。
活动2:分散深化,优化思维品质
(1)文本内容动作化,突破重点。
T:OK,follow me together.Very good.Follow me.(学生模仿教师边做动作边说)
T:OK,who wants to try?
Ss stand up to do and say.
T:Let’s act it together.
模拟敲门、打哈欠、伸懒腰的同时,把第一幅图片的内容完整地表达一遍。
设计意图:文本内容动作化,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投入度,从而实现学习活动的高效化。
(2)模拟钟表,巩固重点。
T:How toasktime?We can saylikethis.(教师 板 书“What time is it?”) This is a clock,a big clock.I am a part ofit.Now let’shave a look.Tick tock,tick tock.Oh,what time is it?
Ss:It’s 3 o’clock.
T:And go on.What time is it?
...
T:This time,who want to be the clock?
T:Tick tock,tick tock.Oh,stop.Who can ask?
Ss:What time is it?
T:Whocananswer?You,please!
Ss:It’s 3 o’clock.
...
设计意图:通过用身体模拟钟表的活动,既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置身于对话情境中,又能有效突破本课重点内容。
(3)画时间,突破难点。
T:Look,Ihave a clock.Who want to come here?And draw out seven twenty.
三名学生尝试画7:20,然后尝试画7:40等。中间如有出错,教师耐心等待,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保护。
(4)笑脸释意。
T:Do you know“have a nice day”?It means “Have a happy day”.
教师做一个笑脸的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本句的含义。
设计意图:生活化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而且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境,融语言能力于生活实践过程中。画时间、模拟钟表、文本内容动作化等活动,由简到难,层层递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让其兴趣盎然地置身于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就像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吸引着学生,牵引着学生不断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探求知识。让学生感觉英语就在身边,英语与生活密切相关,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融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的培养于活动体验之中
(1)融思维品质的培养于推理活动之中。
T:Look,Li Ming gets up at seven o’clock.Li Ming has breakfast at seven twenty. Li Ming goes to school at eight o’clock.
T:Now let’s play a game.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guess the time.
提供不同的场景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时间,使英语与生活密切结合,进行思维的训练。
(2)融文化品格的培养于对比活动之中。
T:All the activities happend in China.At the moment,how aboutthe world? Whathappened in the world?Let’s enjoy a video.
观看视频,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询问,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时间和活动,引出时区的概念。
在情境对比中拓展,当北京时间 7点时,悉尼、伦敦是几点,在图片的提示下,让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其语言使用技巧,还应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把握(陈艳君、刘德军,2016)。在对比中获得文化知识,在比较中理解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格。通过时间及相应活动的配对和观看时区视频这两个活动的开展,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实际创设了运用本课内容开展活动的语境,既培养了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展开预测、讨论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又渗透了文化品格的培养,并且留有悬念,给学生留下了时区的概念和思考。真正利于学生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达到从学科教学转为学科教育的目的。
4.融学习能力的提升于升位表演活动之中
(1)运用语言,创编对话。
T:Please try to work in groupsand try to actoutthe dialogue.
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教师巡视予以帮助和指点。
(2)小组合作展示,提升综合素养。
设计意图: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如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程晓堂、赵思奇,2016)。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创编、自主分配角色、大胆展演,既内化了本课的核心语言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内化于心,从多个维度解读教材的学习价值,从多个维度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并以真实的学生表现作为评价、反馈及教学改进的证据,从而良性循环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