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城市老旧住区街道空间环境改造研究
2018-04-26王佐,彭昊
王 佐,彭 昊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我国城市改造经历了从大拆大建的粗放式改造模式到以渐进式发展为主的城市更新阶段。如何整治好老旧居住街区,改善人居环境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点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城市自身发展,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当前老住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大范围改造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局部更新,借鉴“城市修补理论”,采取循序渐进微改造方式,可有效复兴街道空间活力,促进街区功能、文化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整体提高。
1 城市修补理念与住区改造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通过城市修补,保持城市更新的渐进式发展,实现老旧街区的活力复兴。城市修补理论的主要内涵包括:
(1)产业功能复兴——功能修补。为了促进城市渐进式发展,首先需要通过功能维持和更新,保持商业、文化和服务业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获得街道活力。
(2)城市文化延续——文化修补。很多老旧住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邻里生活和居住生活方式,形成了街区的归属感和生活文化。通过城市文化修补,可以有效地延续街区特色,促进城市街区历史文化发展。
(3)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修补。住区是城市生态的有机构成单元,采取经济性修补措施,可节约财力、能源和资源,提高管理维修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时通过补足生态绿化的方式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最终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形象提升——空间修补。通过对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界面等多个层面进行空间修补和微改造,有利于提高住区空间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和宜居性。这也是住区街道空间环境改造最核心的城市设计内容。
2 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老旧住区街道空间环境改造策略
2.1 挖掘历史与地域文化
(1)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住区传统特色格局和历史风貌。在修复老旧街区过程中,需要严格保护文物建筑,修缮历史建筑,避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和开发模式而造成对住区历史文化的破坏。保护住区历史文化元素,通过修复和改造再利用这些承载着城市和社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寄托的建筑和构筑物,即使是小的构件,也可以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2)延续和提升住区传统风貌。通过街道空间修补,协调社区文化景观风貌,通过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等精细化处理延续老街区的肌理和文脉特征。具体包括:①尊重肌理结构,保持老旧住区街道现有格局和肌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老街区功能和环境问题;②恢复适宜空间尺度,运用城市修补理念,营造宜人尺度的居住街巷空间,形成易于交往的开放空间环境;③延续传统风貌,沿街建筑通过修复和提升,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质感上取得与历史风貌的协调。北京南锣鼓巷地区的空间环境提升,主要是保持胡同肌理,采用传统四合院形态,对胡同院墙、门楼和路面整修,对于不协调的建筑进行协调处理,再结合绿化和街道设施,在延续传统风貌的同时,使整个街区都获得了环境和品位提升(图1)。
(3)创造社区文化特色。通过修补与提升,在保护与传承文化基础上,发掘住区独有的文化资源特色、人文与内涵,营造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空间与建筑,丰富住区历史人文底蕴。只有通过保护、提升和创造3个层次,才能促进老旧住区的内涵不断发展,提升活力和价值,增加共同的社区文化认同,创造具有归属感和文化自信的家园。上海的新天地在继承上海里弄建筑的基础上,对拱形建筑符号提取和重组,利用原有建筑围合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街、广场、庭院和里弄空间形态,同时又融合了娱乐、休闲和影视等文化功能,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空间。纽约切尔西地区在延续工业遗产文化的基础上,对工业遗产建筑再利用改造成画廊、办公和居住混合的文化居住空间,经过多年城市修复和发展,围绕工业遗产切尔西市场、高线铁路公园、博物馆等文化特色空间,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图1 南锣鼓巷两侧胡同整治(来源:作者自摄)
2.2 优化丰富街区功能
城市住区的更新改造需要保持城市原有功能结构,保持城市功能活力。老旧住区沿街空间建筑的底层大多为公共商用空间,只有充分优化和丰富其功能,才能真正保持街道活力可持续发展。可从3方面进行改造:①在尊重原有居住功能前提下,商业、服务、休闲等功能高度融合,保持街道空间的多功能混合;②建筑功能整治,去除与居住功能矛盾冲突的结构功能,通过对沿街仓储用地、工业用地等功能进行整治和置换,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和环境质量;③增补文化休闲等功能,适应居民新时代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住区街道空间环境品质。通过多功能混合、功能置换、补充和提升策略,实现功能优化,为街道空间环境改善创造条件。
2.3 整合提升交通环境
老旧住区街道空间环境改造措施中,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是重要环节之一。良好顺畅的住区交通有利于居民出行。人车分流的安全秩序和完善的慢行系统都关乎当今街区生活品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①整体布局优化,改善道路交通系统,梳理与完善道路关系,优化道路组织,打通社区内环线,嵌入微循环,形成内外通达、立体交互的社区交通体系;②提高步行空间连续性和城市开放性,优化步行系统,通过现有道路断面提升,为居民建立连续的慢行系统;③补足和改进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设施,引进立体停车,改善停车环境,实现人车分流,创造安全高效、秩序良好的空间环境;④结合绿化景观,提升道路铺装和道路断面,优化道路景观,打造优美舒适的街道空间环境。
2.4 创造开放互融空间
街道空间是住区和城市联系交流的媒介,城市修复需要强化城市与社区的融合,由封闭到开放,由孤立到融合。塑造互融开放的城市空间,是将城市资源引入住区,提升人居环境的前提。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造:①提升公共空间,在住区入口、街道转角和交叉口等空间节点中,改造景观环境,发挥其公共空间的效应,成为吸引人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使社区和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社区。②完善街道界面,在修缮整洁美化沿街建筑立面的基础上,从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空间形式、建筑风格等方面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在视觉环境上协调街道空间,取得整体协调的景观效果,塑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开放空间。空间形式上满足居民通行、休闲等需求,创造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融合。
2.5 提升生态景观
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有赖于优美完善的生态环境和绿化景观。①绿化生态嵌合。建立完整的绿化生态系统,增加补足绿化,丰富绿化形态,通过立体绿化、废物利用等见缝插针地创造生态空间环境。②沿街界面形态修补提升。可以充分将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沿街界面修补上,实现新旧融合。③增加绿化隔离设施。对居住街道环境中涉及的停车空间、步行空间的改造,可通过充分利用绿化隔离、绿化营造,创造出舒适的空间环境。
2.6 完善共享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完善与否,是评价街区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补充、改造、提升,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形态,完善街区环境设施,建立高度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①增加补足服务设施;②增加街道家具与小品;③完善照明设施;④创造多样化交流环境。
3 观音寺老旧街区文化修复与提升实例研究
3.1 现状问题
观音寺街区是北京大兴区老旧居住区,以居住为主,还复合了部分商业街功能。由于建设时间久,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观音寺街区产生了许多问题。①空间界面杂乱无序,缺乏文化风貌特色。老旧小区建筑陈旧,沿街建筑形象较差,防盗网、广告牌、横幅等破坏了原有立面形象。②交通环境杂乱,设施不全。主要道路车行人行混杂,通行效率不高;停车位设置混乱,数量不足。③公共绿化空间不足,缺乏体系,无法发挥公共绿地的功能。④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均难以满足需求。沿街业态种类较单一。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街区原有的观音寺历史文化建筑已经不复存在,而历史文化一直留存在居民记忆中。如何在环境提升的同时,复兴街区的历史文化,创造街区风貌特色,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和文化归属感,是本次规划的出发点和目标。
3.2 街道空间环境文化修补改造措施
3.2.1 公共空间文化品位挖掘
通过住区街道节点景观和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住区公共空间环境。①完善文化公园。挖掘文化资源,延续街区观音寺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特征的观音寺公园进行修复、环境景观提升,创造街区文化中心。②商业街文化提升。改造商业街停车空间,增加绿化休闲空间,使店面改造后形成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打造新的社区休闲娱乐公共空间。③打造街道文化节点空间。增设商业街入口广场,沿街文化广场,在街道交叉口结合滨水特色设置水韵广场,沿街服务楼和餐饮建筑外增加竹韵休闲空间,沿街设置一系列文化主题空间节点,提升街道空间的景观环境和文化韵味。
3.2.2 街道空间界面风貌创造
建筑立面文化形象改善。对街道界面色彩、材料和风格进行控制和提升,创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观音寺街区历史文化相协调。①界面色彩、材质。建筑材料采用灰砖作为建筑墙面;②建筑风格和符号。建筑屋檐细部,采用传统符号加以改良,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商业建筑形象;③界面装饰与细部。统一店面招牌形式:住区外墙,可以设计莲花符号的栏杆,使竹编制与铁艺结合,形成竹墙飞花的特色形象;店面招牌在高度、风格、色调上相互协调,在解决建筑立面杂乱无序问题的同时,唤起传统招牌的文化记忆。(图2)
图2 街道界面改造(来源:观音寺街区环境提升规划设计)
3.2.3 步行空间优化
①提升步行系统环境。强化街道空间与街区内部道路联系,形成开放互通的道路体系和连续的步行通道;禁止车行道上的路边停车,增加绿化隔离带设施,采用绿地分割车行空间与人行空间,着力解决人行道不连续,车辆侵占步行空间等现状问题。②丰富完善道路界面。完善人行道铺装,对破损混凝土人行道进行铺装翻新,提升铺装品质;采用灰色和深灰色相间的带有历史文化符号的图案,增加历史古道的韵味,强化文化内涵。③增加绿化,隔离车行和步行空间。建筑与机动车道路之间需增加绿化层次,设置线性绿化,丰富道路景观断面。改善步行体验,提高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质量。④停车空间改造。利用街道沿线绿地、道路广场绿地等空间,增加绿化停车位。对原有停车空间进行斜方停车位改造;采用立体停车的方式,增加公共停车空间。
3.2.4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如银行服务网点和邮政网点等设施,在公交站点旁增加自行车租赁点。增设社区活动设施,配合公共空间、街边公共绿地,增加座椅、路灯、树池等街道家具和小品,形成丰富活动空间。同时,结合历史风貌的创造,采用体现北京地方特色的装饰和符号,赋予街道家具小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街道独有的文化特色。
4 结束语
城市修补理论指导老旧住区改造,对城市街道空间环境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尊重住区肌理结构前提下,对住区沿街空间进行循序渐进的微改造,延续和提升街区历史文化,丰富街区功能,优化道路交通和慢行系统,提升公共空间和街道界面,最终能够整体提升住区空间环境,增加城市活力。在实际操作中,更要注重城市文脉和传统住区风貌的保护,在空间修复、文化提升和创造的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真正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