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构建
2018-04-25艾妮瓦尔·图尔荪
艾妮瓦尔·图尔荪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十分成功的教学思想,它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指导目标,教师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有效教学理念充分的理解,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意识的最初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以此为要求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构建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情感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必要前提,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适时放弃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形成和谐的情感互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构建。
二、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构建和谐的开放式数学教学
互动性的构建,是推进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基础,强调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生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进而更好地创设和谐的开放式数学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而且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体验中,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知识。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同时,要强化对体验式教学的组织,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知识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分数”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强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开放式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并且将事先买好的糖果分发给学生。“糖果”学生们不仅喜爱,而且是日常生活很常见的东西。此外,在自由结组的同时,让各小组带着糖,更带着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我们小组分到了12块糖果,大家吃了4块,那么吃掉的糖果占分到糖果的多少呢?在这样的问题之下,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促进,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氛围。
三、联系生活实际,构建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构建,要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探究性和情境性。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探究中,让学生主动走进数学知识,并在知识的趣味之下,大胆探究、发散思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与学的推動者,和谐的开放式教学,进一步强调了有效教学中,“学生为本”理念的践行,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董惠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山东教育,2004.28.
[3]邱晓军.现实性、探索性、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情境的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1.
(作者单位:新疆伽师县古勒鲁克乡欧吐拉古勒鲁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