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审美构建研究

2018-04-25刘语欢梅皓然

科技资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审美新媒体大学生

刘语欢 梅皓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视觉文化营造出一场规模宏大的视觉盛宴。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审美的构建与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打造利于大学生审美构建的新媒体网络视觉环境,使新媒体环境既可为大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社会参与性,发挥大学生青年榜样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是学生个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清气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视觉素养 大学生 审美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a)-0-02

习近平主席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道,“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 新时代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构建带来巨大影响,如何把握时代特征,应用新媒体网络视觉文化传播规律,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用正能量和正面舆论营造出生动活泼视觉文化环境。

1 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特性

新媒体通过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由于使用信息的方便性,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制造信息的便捷性,形成人人了解、人人使用的超大发展规模。新媒体参与者具有自主性,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信息创造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移动终端使用者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APP等交互软件查看网友发布的视频、声音、文字等资源,充分说明信息传播主体由传统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改变。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及时开放性,传统媒体因其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上往往受到制约,受众不能干预信息的产生,呈现单一线性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自由的、交互的、非线性的传播,用户可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信息,同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实现了跨地区跨性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体现了新媒体信息的交互性、及时性与开放性。

2 网络视觉文化素养的特性

新媒体技术使视觉素养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开启一个全新的认知方式,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传播方式。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视觉素养因其大众化、个性化的特征需要我们对其深入研究。

根據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年轻一代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在网民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的人群占网民群体的52.2%,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追求个性与创造个性的特征在网络视觉文化中得到体现。在视觉文化传播手段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美图秀秀、抖音APP、火山小视频等软件使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想法,并且每个用户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审美的影响

大学生是新事物最快的接受者,他们青春活泼充满热情,在移动互联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成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主体,这些纷繁复杂的网络视觉元素对大学生的视觉审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审美取向多元化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超快,为大学生提供了利用书本传输知识以外的另一种形式,并且这种形式比传统课本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符合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学习方式。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不再依赖传统的知识体验,游戏、微博等已经成为新的大众娱乐工具,形式从传统的文字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动画视频为主,内容从传统故事转变为大学生身边的实事。

3.2 审美趣味媚俗化

“网红”这个群体是指在网络生活中因一个独特事件或行为被网民关注获得大量粉丝的人。网红的出现正是新媒体环境下为满足网民心理需求,网络平台、网络推手以及受众等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直播平台出现后大学生成为这些平台的主要受众,视频时代的“网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且与网友进行互动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近来许多恶俗网红大量出现并获得大量粉丝,给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都将造成负面影响。

3.3 审美体验刺激化

3D技术、VR技术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调动受众多重感觉器官,传统媒体只是单一作用于人的眼睛或者耳朵,使受众获得较好的视听感受。虚拟现实技术使受众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统一综合起来调动全身观感,使人感受到最真实的感受。在VR模拟环境下,用户可以身临其境体现一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场景,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4 构建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4.1 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塑造积极正面的审美观

塑造积极正面的审美观关乎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关乎祖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新媒体因其特有的技术特征作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面审美价值观的工具与手段。

一是要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制作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视听产品,将学校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新媒体教学中。通过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自媒体,积极运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制作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是要运用快速传播的信息,建设积极正面的信息体系。新媒体发布资源信息后,受众能及时通过终端查看信息,形成了一种“快餐式”文化,通过快速阅读受众一般只能记住主要信息,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既要简明扼要,也要涉及全面。同时受众应该改变阅读习惯,学会沉淀和思考,将感官感受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4.2 利用新媒体传播空间,构建大学生审美观的形成氛围

新媒体技术具有跨界性和广域性,它不是个人组织的私人空间,而是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组成公共领域,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一是要整合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四方资源,建设积极正面的文化传播空间,让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在网络视觉文化中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符合青年一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观”都正的内容。二是网络信息发布者要有社会担当,不能为了博人眼球赚取流量,制作色情暴力等低俗文化腐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4.3 利用新媒体交互式传播,构建大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动机

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到网络视觉文化中的网民,是各类自媒体的受众也是网络文化的制造者,在数量庞大的网民中大学生占据着较大比重,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想法新奇,他们最容易接收新事物进而模仿新事物最后制造新事物。新媒体的传播是交互式传播,信息发布后受众可以及时评价反馈参与讨论,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会被大量转发造成反响巨大的社会舆论,所以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布的信息,转发评论信息应当正面积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新面貌,不应受利益驱动制造不良信息或者盲目评论转发,网络行为要符合大学生正确的素养。

5 结语

“人们参与新媒体公共领域的同时,新媒体就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了。”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时时刻刻在受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影响,在此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构建的新媒体视觉环境,培养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与发布正确信息的素养,这实际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猜你喜欢

审美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