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应急处置效率提升研究
2018-04-25胡淑珍
胡淑珍
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境封闭、运转强度大及客流密集等特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线网的一线单位,其应急处置效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难点出发,探讨如何提升车站应急处置效率,为地铁车站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众所周知地铁遭受安全事件往往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如日本地铁毒气事件、韩国地铁火灾、伦敦地铁和俄罗斯地铁爆炸事件等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地铁系统的脆弱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轻则带来运行晚点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线路中断、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长期以来国内外非常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不断完善地铁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车站作为地铁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地铁系统面向乘客的窗口,也是突发事件的一线,直接面临突发事件的影响,承担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因此车站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应急处置效率对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1.地铁突发事件分类
地铁突发事件基本分为自然灾害类、公共事件类和运营生产类。目前大多数地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Ⅰ级)、重大级(Ⅱ级)、较大级(Ⅲ级)、一般级(Ⅳ级)四个等级。
2.地铁突发事件特点
地铁是公共场所,空间半封闭、人员和设备密集,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点:
(1)突发性。地铁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征兆或征兆很少,很难被发觉或预测。
(2)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发展不确定以及造成的伤害无法估计。
(3)易发性。地铁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客流密集、设备设施复杂及环境封闭,使其安全问题具有易发性。
(4)变异性。地铁系统具有网络化特征,突发事件易于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异,产生次生事件。
(5)严重性。地铁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由于空间狭小,客流密集等原因,使客流疏散和应急救援有很大的难度,进而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6)公共性。地铁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联合其他各个社会公共部门共同配合协作,同时需要广大群众的公众力量。
3.车站应急处置难点
地铁车站作为一线窗口单位和众多设备的终端,往往是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如客伤、设备故障等,并且容易受线网突发事件的影响,如行车故障等,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存在如下难点:
(1)应急方案众多,业务要求高。为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地铁应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针对各种突发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由于突发事件种类繁多,预案数量也较大,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几十种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程序,这对现场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弄错程序或延误处理时机会造成先期处置效率的降低。
(2)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要求高。车站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会面临乘客受伤、乘客辱骂投诉或设备处理压力等情况,并且还要处理现场的次生情况,因此往往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混乱的环境中保持准确的判断和处置。
(3)次生事件的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可能会带来次生事件,这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敏锐的防范意识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防范措施。比如遇暴恐事件,对于客流大站非常容易引起踩踏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对于现场的把控难度大。
4.车站应急处置原则
面对各类突发情况,虽然发生的环境不同,形式不一,影响不定,各类处理程序也不尽相同,但快速处置、减少影响损失是共同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基本遵循以下几项大原则:
(1)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有效传递。现场信息影响指挥中心对现场的指挥、对外信息的發布以及后续影响的判断,作为突发事件的一线车站需要准确全面如实的上报信息,并做好信息的续报。
(2)安全第一。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最重要的原则,要把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被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危机的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也包括参与应急处理的人员,要把处于危险境地的乘客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和灾难性后果。
(3)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发展变化迅速,现场应急处理过程中任何延误都可能加大应急处理工作的难度,造成损失的扩大,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坚持做到快速反应、控制事态、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
5.应急处置提升措施
(1)加强人员业务激励。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是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员工在突发事件处理上的能力,除了通过测评保证员工的基本业务素质外,可以增加一些竞赛评比、安全讲堂等活动,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提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2)强化人员心理素质的培训。强大的心理素质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紧张脆弱的情绪可能会造成操作失误和延误。因此,心理素质建设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对新进员工来说,由于经验的缺乏,心理上承受更大的压力。
(3)应急程序的同类化。为了更加有利于现场的实际操作,对众多应急程序进行同类划分,将事件影响相同、处置程序类似的应急处置归类为一个处置模块,方便现场处置人员的掌握和使用。
(4)车站应急处置人员体系的建立。建立全面的应急处理人员体系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合理使用地铁公安人员,委外人员及专业驻站人员,增强先期处置力量;另一方面由近及远调配线网机动人员和不当班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影响的支援,增强应急力量。在整个体系中,可根据事件影响对应急人员进行分级,并加强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应急流程。
(5)加大民众的安全宣传。乘客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安全认识,容易造成恐慌和采取错误的措施,会给现场工作人员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容易带来次生事件,因此地铁加强对乘客安全乘车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提升乘客正确的安全意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非常有益。
6.结语
车站突发事件的先期应急处置效率关系到整个事件的处理效果,也关系到事件影响的范围和大小。虽然车站在处置突发事件上存在诸多难点,但遵守相应的处理原则可以把握总体的处置方向,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加强对人员业务和心理素质的激励和培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建立全面的应急人员体系和加大安全宣传以提升现场的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于福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0
[2]秦勇 王子洋 郭建媛 贾利民 王莉 曾璐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与动态应急管理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梁春燕 首都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5.8
(作者单位: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