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2018-04-25涂义斌

当代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工程造价

涂义斌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全寿命周期理论逐渐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实践。在阐述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发展及意义基础上,以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出工程项目在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各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理论;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工程造价控制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建筑行业一项专业性、系统性的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逐渐向着大型化、复杂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在讲求建筑质量和建筑寿命的现时环境下,传统的造价管理理论已凸显诸多弊端,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建筑行业适时提出应引入国外流行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以指导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践。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这种模式将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与其未来的运营维护成本相割裂。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一个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综合运用大数据、多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使工程项目总成本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达到最低,实现对投资成本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价。这一理论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更为全面、科学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一、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意义

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也有其策划、开发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即特有的寿命周期。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起源于英国人A.Gordon在1964年提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A.Gordon指出,建筑物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的管理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全寿命管理系统,为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根据工程全寿命周期来制定成本管理制度。随后,美国国防部进行了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建筑物设备维修费在工程预算中的比重至少占到25%以上,由此开始进行有关项目寿命周期费用课题研究,提出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全寿命经济观点。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了《全寿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进入80年代初,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造价管理界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演变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相比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完全忽略工程建成后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问题,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要求在进行造价管理时要从建筑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工程成本,这一管理方法在时间跨度上更长,更具合理性。其次,这一理论注重成本分析,它要求在造价管理过程中要从工程的寿命周期入手,对各个阶段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拟定多个管理方案,然后从中选取成本最少的方案,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1]再次,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可以指导建筑设计过程,根据计算所得的建设造价、运营维护成本及项目整个服务期的所有成本来确定设计方案,实现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合理的建材选择,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项目实施的角度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更有利于人们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角度考虑问题,科学评价施工设计和实施方案,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最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可以促进人们自觉地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在工程造价各环节管理中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措施,如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既节省工程成本,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极为重要,本阶段需要项目投资方及建设方全面论证项目预期成本、预期收益及项目可行性。在论证中需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考虑,不仅要考虑项目建设成本,还要考虑项目运营维护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通过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投资方案,以利于对后期建设总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2]。设计方案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可以运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控制变更等方法进行控制,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结构形式、地点选择、材料购置、后期维护、拆除与回收等方面的内容,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三)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在项目施工阶段,应以施工图预算、工程承包合同价等为控制依据,通过工程计量、控制工程变更等方法,严格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确定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3]一是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由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考虑到设计中难以预计而在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合理确定工程结算,控制实际工程费用的支出。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避免工程变更的发生,若因一些客观原因不得不发生工程变更,应合理確定工程变更价款。

(四)项目运营及维护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运营及维护阶段仍然会产生造价费用,这就是运营及维护费用。如果对建筑设施和设备使用维护不当,设施和设备就容易受损,会降低工程的寿命周期,既影响工程项目的运行成本和投资收益,又造成运营及维护费用过大。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控制的最后一环,造价控制重点应放在制定合理的使用维护造价规划上,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修缮技术,对己投入使用的各类设施和设备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动态造价管理,降低运营及维护费用,实现运营及维护成本可控,提高项目综合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7):56-57.

[2]衣海凤,朱宝田.谈如何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4(3):26-27.

[3]郭全英.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创建[J].山西建筑,2016(3):108-110.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探析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