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2018-04-25刘必勇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微信平台互联网

摘 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在相应的平台内随时随地反复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而微信平台的开发与运用,对小学美术教育来讲可谓如虎添翼。本文从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入手,结合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以探究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微信平台;互联网;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育

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根据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的新要求,并提出了“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其目的是试图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的各种感知能力充分地激发、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的人文学科,需要多看,多想。所以说大量地阅读艺术作品,积累美术知识与创作经验是达到美术核心素养标准的必要条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源,这些资源为孩子们达到美术核心素养要求提供保障。

一、 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当前小学美术教育更应该顺应“核心素养”这个思潮,落实到教学之中。而当下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教学,通过突破固有的思考方式与构建立体式的解决方法,让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也发生改变。这种内容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立体的内容探索,将原来比较讲究线性的连续结构方式转变为非线性的结构方式,连接到各个方面,可以理解为:能力+素养+技能的综合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大美术观”的概念,就是要让“知识与技能”转化成素养和能力。

二、 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1. 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图像识读素养

图像识读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艺术作品欣赏的积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而在课堂中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许多知识并不能在课堂内全部分析到位。有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教师可以将自己整理的素材、大师作品、影视、图像等多种内容发布在平台内,教师依据所教内容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孩子通过所提供资源进行学习与分析,总结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原本在传统教学中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点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平台看老师提供的资源内容就可以快速进行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图像识读素养。

2. 利用微信平台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要想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中进行范画教学是需要勇气的,有的时候40分钟还不一定能完成,让本来就少的课时变得越发紧张。有些老师还可能因不是本专业出身而无法进行范画教学,但在微信平台中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变成学生自己利用空余时间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中《花鸟画》这一课,笔者在网上找来了徐堪老师的花鸟画的教学视频把它发在平台内,让學生进行课前预习,上课时笔者针对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问题的解答,教师只需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这种交流方式会让学生对课堂更加期待,提高了学生教学环节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杜绝了教师的满堂灌的方式,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来各种创作视频让学生拓宽创作思路,从而达到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3. 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审美判断素养

在传统的美术课中,往往到了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的时候,课堂也几乎到了尾声,所以讲评大多草草了事。但是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提升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把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办成画展,把作业内容拍成照片或者直接扫描到电脑中配上文字和音乐,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集中的展示,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欣赏同学的作品,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一个好的展览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视觉上的直接刺激,产生想要进行创作的欲望。

4. 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创意实践素养

“互联网+”不只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创新工具,“互联网+核心素养”不只是两个概念简单地相加,它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形式。利用微信平台,混合了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各种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赏析。可以说,美术是提供富有背景和多感官指令的课程,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语言,解读传递创造图像信息时带来变化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会促进思维方式与多形态表达方式结合,是新的感知形态的诞生与成长,这样的方式是跨界融合的,是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产品和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运用发展性思维和多元表现方法去表现问题,展示研究成果,开展评价,获得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佳方式。

5. 利用微信平台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通过微信平台的辅助教学,会让我们的课堂具有丰富、简洁、生动、高效的特点。利用微信平台去推送一些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些情况。传统美术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主,而课本内容挖掘不够,对于我国一些蕴含了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粹的内容讲解不详细,很难让孩子在短短的几节课中爱上它们,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定期推送一些关于此类艺术文化的内容,不断进行强化,让孩子始终能接受来自传统艺术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和感染,同时互联网资源的多样性更能让孩子们接收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美术文化,从而提升教学品质,提高美术课的内涵表现,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素养。

三、 结语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形态,与教育的结合不只是新技术的融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深层转变。“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课改核心素养的提出,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的课堂变成高效核心课堂,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一名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的参与者、实践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李云洁.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优势[J].才智,2017,(16).

[2]湛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6:57.

作者简介:

刘必勇,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邮亭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微信平台互联网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