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4-25李锦銮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策略

摘 要: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促进学生的情感成长、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可谓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语文作为一个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学科,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一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通过文本解读来体现情感价值,进行情感教育

文章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特别是一些名作,不仅为学生提高了认知能力,还从各方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文本解读将语文中的情感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本,借助文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精妙传神的词句,才能架起一座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桥梁,才能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感情相沟通。

如在《背影》中,作者朱自清连续三次用“终于”一词来描写父亲送“我”上车的细节时,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反复思索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学生最后都明白了作者这样的描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情感,彰显了伟大的父爱。这样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和思考中体会到所蕴含着的深厚情感,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二、 創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融入鲜活的情境之中,才能充分调动情感体验,开拓阅读的心灵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图片、投影、音乐、动作暗示等手段创设情境气氛,使学生耳听目视,口读心思,全身心投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有机结合。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把文本中的书面语言文字转化为声色兼备的情景,有效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特定的情景氛围之中,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文时,笔者通过播放北国雪景的录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辽阔壮美的北国大地,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那雄伟壮阔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从而感受到诗人那豪迈激昂的情怀。然后再导入配乐朗读,让学生们伴随着婉转激昂的音乐,细细品味诗人在作品中倾注的感情,有效地把学生引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

三、 课堂教学要与生活中的情感相结合

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景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

四、 加强感情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生应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可见,朗读教学以成为了新课标对广大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接触一个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带着已有的情感体验实践朗读,即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如在教学《出师表》一课时,在教学完课文后,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把握,笔者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尽量去模仿作者的情感,进而表现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语文的情感教学目标。

五、 在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

作文写作训练是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来培养初中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可以在作文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的好作文,并且在写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我要求初中生详细阅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为自己的作文增加亮点。情感的积累和表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初中生养成随时记录情感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鼓励初中生利用日记表达自己的情感,将每天的感受或者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将来会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会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和吸收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还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党春柳.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初探[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2,(05).

[2]品艳阳.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J].教师,2013,(7).

作者简介:

李锦銮,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海澄中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