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方法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措施探究
2018-04-25王天费葳葳姚梦竹
王天 费葳葳 姚梦竹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承担着培养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团结青年、引领青年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大趋势下,基层团组织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纠正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团组织的作用。“GPS”方法可有效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引领作用、专业特色和服务特性,充分响应活力提升的要求,在建设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中可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思想引领;专业特色;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4-0091-02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青年人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领地,是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基层阵地。2016 年11 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高校共青团要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1]。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改进高校基层团建模式,是目前面临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GPS”方法指的是:Guidance—Profession—Service,即通過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引领作用、结合专业特色和做好服务保障来做好团支部的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团组织建设目标不明确
学生团支部是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高校开展团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对于本科生群体而言,学生对团支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团干部和班干部混为一谈,大部分同学认为团支部就是负责一些收团费、推优、组织主题团日活动等事务性工作。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大部分研究生班级内党员学生人数多于团员学生人数,研究生党支部承担的工作和责任远远大于团支部,导致研究生团支部存在感极低,部分研究生班级甚至从未开展过团支部工作。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其在青年团员心目中的地位降低,无法充分发挥引领青年的作用。
(二)青年团员责任意识淡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西方错误思潮不断涌入国内,青年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对错误思潮的鉴别能力有限,在面对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时,思想容易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容易动摇[2]。部分大学生团员对团员身份和团组织持无所谓态度,对共青团组织感情淡薄。以“95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团员,对国家、对集体的爱护意识、奉献意识普遍较差。举行集体升旗仪式时在台下窃窃私语、提前离场;从事班级工作、社团工作时单纯为了德育加分;个人事务与集体事务冲突时个人事务优先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当代青年团员还普遍存在对自身要求低的情况,认为大学课程只要能通过就行,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全方位提高自己,而是为了“混日子”。对集体、对自身的责任意识淡化使青年团员的综合能力弱化,长此以往,他们将无法承担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任。
(三)团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
基层团支部活动的开展,若不能将主体思想有效地跟学生们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则会导致活动主题的落脚点空泛,学生们难以产生兴趣。校、院团委领导的各级学生组织,能够调动的资源比较丰富,在青年团员中影响力较大。基层团支部自身不具备调动各类资源的能力,组织活动的形式单一、目的不明确,团支部支委大多由其他班级干部兼任,没有精力对工作进行充分思考和凝练,基层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很难吸引青年团员的自愿参与。
二、利用“GPS”方法建设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做好青年团员的引航员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广大团干部要不断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校园里、教室里、马路上到处可见手持手机的“低头族”。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当今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牢牢占据网络育人阵地,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思想生动形象地传播普及。对于青年团员普遍使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基层团组织应积极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号,不断在这些平台上发声、传播正能量;对于青年团员普遍喜欢的媒介形式,如视频、网络直播等,基层团支部应积极学习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将基层团支部活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对于青年团员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要不断学习、了解,基层团组织干部应在与团员的日常交流中不断改进交流形式,使工作更加细致、易于接受。
(二)结合专业特色,做好青年团员的讲解员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各学科均拥有自身独特的专业特色,将基层团支部所属专业的专业特色融入到支部活动中,可有效提升支部活动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在紧抓传统形式团支部的基础上,打破思想壁垒,重点打造专业特色团支部:充分发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色,将专业内涵做核心,外延做指导,从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以全新视角建设团支部;发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及地质学科专业特色,以蒲公英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地质爱好者协会团支部为载体,试点将团支部建在社团上,以“乐水行—环保水卫士”“追梦地球”两个系列活动为依托,拓展专业特色的支部活动,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团支部活动。
(三)提高服务意识,做好青年团员的“服务员”
服务青年是高校基层团组织的首要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部分基层团组织“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依然存在[4]。如:支部书记以参与活动次数作为发展党员的考核指标来“吸引”支部成员参与;以聚餐、外出游玩等娱乐化程度过高的形式完成理论学习任务;基层支部支委会成员以干部身份标榜自己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基层团支部应从“找准服务对象”和“找好服务措施”两方面着手,解决存在的“四化”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作用[5]。针对支部内学习成绩不佳学生存在的问题,基层团支部可积极联系校内相关学科的精英学子为学习困难学生答疑;针对支部内性格孤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学,可结合其性格特点和个人兴趣开展特色活动或在重大节日、生日等纪念日期间,以支部名义为其送去祝福,使其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针对支部内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渴望拓宽知识面的需求,可积极组织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会、自由学术报告会等增强对学术能力提高的学习环节;针对研究生群体科研压力大的问题,可积极组织“文章写作经验分享”会等交流活动,提升研究生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高校基层团组织只有充分认识到团员青年的需求,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作用[6]。
三、利用“GPS”方法建设高校基层团组织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影响深远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共青团中央通过加强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的建设,网络关注度得到大幅提升,微博关注人数由几十万增长到将近500万,国足世界杯预选赛系列微信推送单条阅读量在千万以上,得到青年团员的广泛转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号“地心引力”自开通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吸引了近2000的固定關注人数,推送累计阅读量超过十万次。基层团组织也应积极探索网络新媒介,对青年团员思想的引领,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影响力。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支部活动,成绩斐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14~8创新团支部在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支部活动上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成绩。支部将石油地质理论“生储盖圈运保”理念融入团支部建设中,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获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先锋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通过开展结合专业特色的相关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本14、15联合党支部以“三创六措”模式开展“师生携手凝聚力量”“建立野外临时支部”等特色活动,获评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特色作品。相关成绩的取得为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支部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在其他专业基层团组织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事实依据。
(三)增强基层团组织服务意识,效果显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各基层团组织结合各自特点,通过开展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各项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团组织团结青年、引领青年的作用。通过与学位辅导员的良好合作,为学业困难学生进行学业讲解,学院整体学习风气得到改善,学业警告率在全校处于最低水平;AAPG学生分会通过举办“青年学术沙龙”,为研究生群体进行文章写作、投稿的培训,进行出国参会的经验分享,缓解了研究生群体的科研压力。高校基层团组织只有将群众路线理念嵌入团的日常工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与青年学生的紧密联系。
在团学改革大背景下,根据当前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特点,通过G(引领)—P(专业)—S(服务)三种路径可以创新团支部建设形式,探索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有效模式。高校基层团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继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根本,立足长远,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体现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Z].2016.
[2]马心童,李灵东.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
[4]许烽.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7).
[5]于虹霞,王晶,王琳等.关于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2).
[6]周连选.创新活动方式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J].北京教育:高教,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