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模式探索

2018-04-25吴琼

关键词:课程模式

吴琼

摘 要:“俄罗斯文化基础”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艺术鉴赏力,加强学生对俄罗斯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对俄语有更深、更好的理解。目前,该课程在国内的开设还未普及,这无疑对学生以上各方面的培养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對该课程模式进行探索,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基础课;课程模式;俄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4-0040-02

创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教学改革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增添活力,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保障。目前,俄语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开设不断增加,俄语毕业生越来越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是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俄语实践课在俄语拔尖创新班的课程设置中占优先地位,创新实验班的目标培养不是普通的俄语人才,而是最高水平的俄语人才。我国普遍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视为俄语教学的基本目标,而把文化排除在语言教学内容之外,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将会导致言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低下。“语言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历来是外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1]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因此要正确掌握并使用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与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将所学语言与母语的思维方式区分开来,才能保证交际中不会因文化差异导致错误表达。因此,我们要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民族心理和精神。

合理而科学地设置外语类教学的文化课模式,显然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了解目标国家,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囿于过去那种狭窄的知识面,而必须代之以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惟其如此,才能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俄罗斯文化基础”的教学尽管大部分时间用汉语讲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语言的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史上的概念和术语、地名和人物、作品和思想做中文和俄文的对照讲解,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更主要的是培养了艺术气质和对俄罗斯国家的深层了解。了解俄罗斯国家历史和文明史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较为深刻地把握俄罗斯性格的诸多确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而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中所宣扬的积极人生态度能够起到“生活教科书”的作用。该课程有利于培养素质高、技能精的俄语人才,“俄罗斯文化基础”这门课程的潜在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要发展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该课程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熏陶,在思想、智能、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接受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2.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俄罗斯文化为核

心,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该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加深对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与俄罗斯人思想理解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修养。

3.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优化”。当下的大学生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把“俄罗斯文化基础”当成美育的手段有助于学生冲破狭隘的功利主义樊篱,在无目的性和目的性的审美愉悦中完成语言的学习。

4.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更要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这其中,“俄罗斯文化基础”教学对俄语大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俄罗斯文化基础”的课程模式设置

如何把文化史教学和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把文化史教学和美育教育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老师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除了要向学生交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外,教师尚须要借助对文化文本的俄语和汉语对照讲解来传达艺术的审美价值,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俄罗斯文化中经典作品的俄罗斯灵魂。因此,“俄罗斯文化基础”的教学是国家历史、文明史和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活动伴随着俄语的概念标记和解说,换言之,单纯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诉求。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能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俄罗斯文化产生兴趣;如何能将学生对俄罗斯文化史学习的功利性和美育教育结合起来;如何帮助学生短时间内完成对俄罗斯文化的整体把握。

1.明确俄罗斯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每个时间段的特点。教师在课后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内容,如对艺术家、艺术作品、历史语境等重要信息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利用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来学习,可以借鉴“课堂翻转”和“颠倒课堂”的模式。通过让学生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视频与课前任务先自主进行检测,考察对新知识的吸收内化程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做到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从而在课堂上更有准备和倾向性地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使课堂互动更有效。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课下将自己的任务或者作业存储到优盘上,然后在课堂上放映,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优长,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上允许学生对艺术文本有不同于教科书的

阐释,强调课堂上师生地位的公平及思想上的自由性。由于授课对象为创新班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强调课堂上发言时学生应该有充分的准备。通过课堂个体的“教师化”表演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门课程是通过对艺术史和文本史的讲授来回应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以提高素质与传授技能为双重目的的课程。教师可以用俄语来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简略而形象的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艺术史和文化史常识,学会用俄语说出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俄罗斯的民俗和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俄罗斯文化,重视知识传授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从而使学生不排斥对该课程的学习。

3.课下让学生结成项目小组,相互讨论课堂上的问题,相互之间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上的知识。还可以布置小组项目作业,例如,改写并排演俄罗斯經典民间传说、剧本、小说等;通过课程竞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撰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4.检验“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可以主要采用之前没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进行改革之后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评判该课程模式的效果;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来分析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度,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5.“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的潜在学术价值。该课程在兼顾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具有某种潜在的学术性,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课程中所涉及的某些内容不但对应某些高校考研专业课的内容,而且能够为学生本科论文的写作提供帮助。

二、“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的创新之处

1.“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由俄罗斯国家史、俄罗斯文明史和俄罗斯艺术史三大板块构成,并根据这三大板块来设计学术性和趣味性兼顾的教材。目前,这种教材的编写在全国俄语教学中尚不多见,具有统筹俄罗斯国情学和俄罗斯文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价值,该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到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具有内在平衡性的特点,这种考量不但能够将历史课程的审美愉悦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能满足国内俄语考研的现实需求。

2.学生对课程的预习是建立在教师先行基础上的

科学预习活动,保证在预习充分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用俄语来概括当前文本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诠释。预习方法的建立需要教师的大量工作,比如,设定阅读书目和制定完善的预习计划等。大多数学生在花费大量时间用俄语进行陈述和研讨时,他们的口语能力将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强调这门课程与多媒体等教学介质的紧密关系,多媒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内容逼真。建立连续性的音像资料和数据库,为该课程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做基础的准备工作和建设工作。对于学生来说,翻转教学模式是十分新颖有效的,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下时间,而且利用视频或者APP进行学习测试,学生的接受度、学习动力自然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4.对文化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课堂上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精神。该课程主张学生发表个性化的看法和观点,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这对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将大有裨益。

5.对项目的进行采用实时跟踪策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分析,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做到以学习效果为参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6.汲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这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经验值得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的借鉴与学习。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具有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特色的“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根据教学实践获得的数据,写出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结语

“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素质高、技能精、有审美情趣的俄语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但很难想象一个只会背单词的人和只会说外语的人能够有不可思议的创造力。197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一番话可以解释“俄罗斯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加课下时间的利用率与课上师生之间互动,使学生在掌握俄罗斯文化的基础上,俄语实践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丁肇卫.英语文化课教学效果调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1,(3).

[2]邓倩.人文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1).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
我和孩子们共成长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谈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MOOC”呼唤传统教育教学的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