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开发与实证研究
2018-04-25裴俊斌
裴俊斌
摘 要:为了研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文章将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分为四类,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通过编制调查问卷,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并选取山西某煤矿一线矿工作为实测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实测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生理、心理、环境及管理四类因素直接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关键词: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1-0052-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ners' unsafe behavior,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miners' unsafe behavior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that is, physiologi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nagement factors. The scale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miners' unsafe behavior is made, and a coal mine in Shanxi Province i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to measur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ale were tested by factor analysis with SPS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factors directly affect the unsafe behavior of miners.
Keywords: unsafe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引言
隨着科学的发展,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重特大事故逐年递减,但长期以来,研究侧重点为引发事故的技术和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经常被忽视。据统计,煤炭行业中高达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因此,研究人为因素,即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1-5]。本文结合煤矿一线工人具体情况,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为煤企杜绝不安全行为、加强现场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预量表的编制
1.1 编制的依据
编制的依据主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1)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2)矿工不安全行为测量的全面性和简捷性。(3)一般心理测量学的理论知识。针对以上三点,本着客观、实际、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制矿工不安全行为预量表。
1.2 预量表的具体内容
预量表内容涉及了生理、心理、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其中影响矿工行为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反应速度、疲劳程度及人体生物节律;影响矿工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性格、情绪、能力、动机、个性;影响矿工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噪声、照明条件、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影响矿工行为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团队、应急制度。每个问题由被试者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五个不同选项上作答,相应赋值分别为五、四、三、二、一分。其中,“1”代表影响程度为一级,“5”代表影响程度为五级,影响程度从一级到五级逐渐加大。
1.3 预量表施测对象
以统计分析山西某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数据为基础,选取生产部门一线煤矿工人第一综采队100名、第二综采队100名、外聘掘进队30名,在安监部选取安全监察员50名,使用编制完成的量表进行测量。
本次测量发放预量表共280份,有效问卷共234份。其中,第一综采队发放100份,有效问卷87份;第二综采队发放100份,有效问卷82份;外聘掘进队发放30份,有效问卷25份;安监部发放50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率为83.57%。
2 矿工不安全行为正式量表的构建
2.1 量表spss分析
spss分析有以下两个步骤:
(1)量表因子分析,对每一题目进行重新归类,寻找量表中的潜在结构,得到一组较少但彼此关系较为密切的变量。本文采取spss16.0软件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量表中的公因子,进一步剔除不合适的题目,完善量表。
(2)量表完善后,对量表的结构效应和信度进行温习。本文采用Cronbach信度α系数的大小来检测检验量表的信度,采用KMO、Bartlett检验及分析因子负荷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2.2 矿工不安全行为生理影响因素结果统计分析
2.2.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经检验,生理影响因素量表公因子1、2的α系数值都在0.7以上,总量表的α系数值为0.724,达到信度检验的标准。KMO值大于0.80,Bartlett检验值为0.000,达到效度检验的标准,由此可见矿工不安全行为生理影响因素量表适合因子分析。
2.2.2 量表的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剖析生理影响因素,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旋转因子,按预估特征值最大原则,分别提取出两个主因子(见表1)。
从各题目与公因子1、2之间的关联度结果中显示,题目22“长时间单调乏味的工作易疲劳”与公因子1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851;题目16“相对他人而言我的反应较迟钝”与公因子2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843。说明生理因素中疲劳与反应迟钝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3 矿工不安全行为心理影响因素结果统计分析
2.3.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经检验,心理影响因素量表公因子1、2、3的α系数值都在0.7以上,总量表的α系数值为0.712,达到信度检验的标准。KMO值大于0.75,Bartlett检验值为0.000,达到效度检验的标准,由此可见矿工不安全行为心理影响因素量表适合因子分析。
2.3.2 量表的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剖析心理影響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因子,按预估特征值最大原则,分别提取出三个主因子(见表2)。
从各题目与公因子1、2、3之间的关联度结果中显示,题目13“存在侥幸心理,偶尔一次违章不会发生事故”与公因子1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774;题目41“不严格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操作”与公因子2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783;题目21“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我比常人需要更多的休息才能恢复工作效率”与公因子3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796。说明心理因素中侥幸心理、员工性格及能力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4 矿工不安全行为环境影响因素结果统计分析
2.4.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经检验,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公因子1、2的α系数值分别为0.716、0.702,总量表的α系数值为0.683,达到信度检验的标准。KMO值大于0.70,Bartlett检验值为0.000,达到效度检验的标准,由此可见矿工不安全行为环境影响因素量表适合因子分析。
2.4.2 量表的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剖析环境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因子,按预估特征值最大原则,分别提取出两个主因子(见表3)。
从各题目与公因子1、2之间的关联度结果中显示,题目6“工作面温度较高,穿工作服太热”与公因子1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779;题目17“井下环境昏暗,导致用眼过度疲劳”与公因子2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735。说明环境因素中工作面温度及照明条件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5 矿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影响因素结果统计分析
2.5.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经检验,管理影响因素量表公因子1的α系数值为0.813,总量表的α系数值为0.786,达到信度检验的标准。KMO值大于0.80,Bartlett检验值为0.000,达到效度检验的标准,由此可见矿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影响因素量表适合因子分析。
2.5.2 量表的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剖析管理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因子,按预估特征值最大原则,仅提取出一个主因子(见表4)。
从各题目与公因子1之间的关联度结果中显示,题目53“缺乏相应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不完善”与公因子1的依赖程度最强,达到0.846。说明管理因素中应急管理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3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施测对象概况
(1)年龄分布:本次调查对象是年龄在20~60岁之间,其中30岁以下的有56人,占24%;31~40岁的有98人,占42%;41-50岁的有66人,占28%;51-60岁的有14人,占6%。
(2)工龄分布:本次调查对象是工龄在1~30年之间,其中工龄10年以下的有81人,占35%;工龄11~15年的有39人,占17%;工龄16年以上的有114人,占48%。
(3)受教育程度分布:其中初中文凭的有72人,占31%;高中或中专文凭的有138人,占59%;本科文凭的有24人,占10%。
(4)用工形式分布:总样本的用工形式分为长期合同工和临时合同工,其中长期合同工201人,占86%;临时合同工33人,占14%。
(5)以往事故记录分布:无事故人员207人,占88%;有一起事故的人员为25人,占11%;两起或以上事故人员2人,占1%。
(6)健康状况分布:健康状况良好人数为123人,占52%;健康状况一般人数为95人,占41%;健康状况较差人数16人,占7%。
(7)生活习惯/爱好分布:吸烟人数135人,占58%;饮酒人数17,占7%;两者均有人数36,占15%;两者均无人数46,占20%。
鉴于以上施测对象样本分布,本文量表调查的对象基本上能够反映当前煤矿职工的整体情况。
3.2 测量结果分析
分别分析采煤工、安监员、掘进工三个不同工种,取得了测验的结果(见表5-8)。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
(1)鉴于综采队从事煤矿一线的煤炭开采工作,其工作周期长,劳动强度较大,综采工作面作业环境较差,其观点认为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程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综采队测试结果在心理和管理因素上,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上均高于第一综采队测试结果。
(2)鉴于安全监察员在煤矿企业中属于管理者,学历、文化程度较高,从事安全监察工作的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其观点认为生理与环境因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程度较大,可能由于管理岗位身份导致,其对管理因素的认识上低于第二采煤队测试结果。
(3)鉴于掘进队25名掘进工均由该煤矿外聘,其学历、文化程度较低,只重视能否完成工作任务,安全生产意识较淡薄,且对不安全行为认识不充分,所以其测试结果在整体样本中处于较低范围。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采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通过调查分析山西某矿不同职位员工,研究了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子,对比得出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为煤矿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磊,田水承,邓军,等.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6):794-798.
[2]赵泓超,田水承,邓增社,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后果严重程度研究[J].煤炭工程,2014,46(7):117-120.
[3]栗继祖.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3):8-10.
[4]李乃文,牛莉霞.矿工工作倦怠、不安全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3):236-240.
[5]王萍.煤矿瓦斯事故中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及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的视角[D].太原理工大学,2010.
[6]谭洪亮.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4):118+120.
[7]娄华平,胡伟.浅析煤矿人员行为管理及职业健康[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