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018-04-25丘志君冯晓骏

神州·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研究

丘志君 冯晓骏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学生的表率,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广东金融学院互联网学院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供给侧”改革,凸显“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搭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和服务师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党的新鲜血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广东金融学院互联网学院(以下简称:互联网学院)在搭建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的研究和实践中,结合该院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积极性,多措并举,搭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自身实践情况的道路。

一、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党支部工作和活动方式单一,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够,战斗堡垒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不够科学,组织建设不能够与时俱进,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内容不新颖,党员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不能够激发成员的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二)实行学分制后,传统班集体的管理模式逐步向公寓管理模式转变,党员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方面有所淡化。

学分制的推行,让学生自主选课、自选修业年限等,逐渐淡化了班级和年级的概念,学生活动呈分散性的特点,同班同学逐渐变成了“同课同学”,聚少分多,传统的自然班也就随之分散了,传统班集体的管理模式也逐步向公寓管理模式转变,唯一不散的阵地就是宿舍了。因此,在党员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方面,除了传统的班集体观念外,党员的宿舍集体观念培养方面也有待提升。

(三)低年级党员锐减,高年级党员增加,党员在低年级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所弱化。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党内有关规定,申请入党的人必须年满18岁,由本人向党组织提出书面入党申请,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经过严格考核审查后,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在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后,才能择优成为发展对象,再经过规定流程后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因此,对照以上规定和流程,高中生入党的机会屈指可数;大学生从大一第一学期提出申请顺利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也要历经一年多在第四学期才有机会成为发展对象。据统计:互联网学院近年来接收的高中生党员分别为:2014级4人、2015级4人、2016级1人、2017级3人;各年级党员数为:大一3人,大二1人,大三39人,大四47人。低年级党员数量的减少,造成了党员在低年级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所减弱。

(四)在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相对滞后,党员不敢于、不善于在网络平台“发声亮剑”。

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最重要的使用群体之一,这种新媒体技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带来了很大困境,信念教育工作的被动性、单向性、滞后性,难以适应自媒体语境的主动性、多元化、高时效特征和需求;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载体需要不断创新。另外,由于自媒体新闻真实性存疑、媒体公信力较低、受众选择性困惑等缺点,造成党员不敢于、不善于在网络平台“发声亮剑”。

二、搭建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的思路

互联网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既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又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供给侧”改革,坚持如下四点思路搭建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

(一)坚持“内涵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

(二)坚持“重心转移”,实现“学生党建进公寓、学生党员进宿舍”。

(三)坚持“以高带低”,实现高年级党员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

(四)坚持“线上线下”,构建和抢占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网络平台。

三、搭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

互联网学院按照“内涵建设、重心转移、以高带低、线上线下”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凸显“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搭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综合平台,让党员积极参与其中,引领“六大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文化自信,让学生党员自觉把个人的目标追求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到集体工作与活动中,在广大同学中树立起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同学同圆大学梦、共筑中国梦。

(一)搭建党团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以“党员之家”为载体搭建党团文化建设平台,构筑学生党员的精神家园。“党员之家”以“引领先进,服务师生”为宗旨,下设党员服务中心、心理服务中心、学习互助中心,开展“优秀党员論坛、党团知识竞赛、党课培训、学习互助”等家园活动,为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创设了学习教育的平台和锻炼服务的舞台,也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支部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专业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品学兼优、专业自信的探索者。以专业文化节-互联网“+”年华为载体搭建专业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竞赛、实践开辟广阔天地。实践证明,学生党员不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和竞赛,把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作为校内选拔赛,并积极走出校门,在“蓝桥杯”全省赛和国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搭建社团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活跃校园文化的社团积极分子。坚持“一专一团”的理念,每个专业对应建立一个专业学术社团,进而搭建社团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牵头建设好社团,为丰富广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作出不懈努力。结合专业实际,先后成立了JAVA部落、电子商务学会、互联网金融学会,其创办的软件设计大赛、电商创业论坛、互联网知识竞赛等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

(四)搭建公寓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广大学生的“勤务员”和“安全员”。以宿舍管理委员会为载体搭建公寓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楼长、层长、舍长,实行“三长”联动,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和公寓文化建设,以适应实行学分制后传统班集体的管理模式逐步向公寓管理模式转变的新挑战,实现“学生党建进公寓、学生党员进宿舍”,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

(五)搭建实践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志愿文化、就业创业的争先者。学生党员发挥主力作用,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电脑义务维修、支教、社会调研、三下乡、实习实训等活动,服务社区和基层,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一级带一级,建立了系列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和实习实训等基地,构建实践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六)搭建网络文化建设平台,让学生党员争做网络舆论的引领者和网络平台的“发声亮剑”者。以构建高校党建微信自媒体平台为重点,实现师生党员的“全覆盖”,以各个党支部为单位,培育一支学生党员信息员队伍,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学会信息发布与信息接收,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传播舆情控制、危机预警机制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南生.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平台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71-73

[2]唐洪江,刘新春.提升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考(J).才智,2016,(17):82

[3]邹积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考(J).赤子,2015,(13):31

[4]于秀国,刘 星,隋 鹏,姜丽岳.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70-71

作者简介:丘志君(1977-)男,广东梅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冯晓骏(1990-),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大学生党建会在学院各阶段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