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次“费纳决”制胜因素研究
2018-04-25赵军,孙超
赵 军,孙 超
(1.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2.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从伤病中恢复的费德勒和纳达尔瓜分了2017年“四大满贯”的冠军,所以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对决(以下简称“费纳决”)就成为了男子网坛的主旋律。作为费纳第38次交手的2017年上海网球大师赛,最终以费德勒的胜利而告终。本文对这场决赛双方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本次“费纳决”的制胜因素,探寻纳达尔失利的原因,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启发,为他们的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上海网球大师赛单打决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许多与本选题有关的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对此次大师赛单打决赛的录像进行了仔细地观察与分析。
1.2.3 对比分析法
参照2017年上海网球大师赛官网公布的技术统计,并对其综合地进行了对比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达尔与费德勒的基本情况
表1 纳达尔与费德勒基本情况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纳达尔和费德勒年龄相差5岁,都是底线型球员。纳达尔底线相持能力强,有惊人的移动能力,击球旋转变化多端,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费德勒技术全面,正反手能力均衡,非受迫性失误较少,对比赛的控制能力强,具有出色的发球能力[1-3]。
2.2 技术分析
2.2.1 发球、接发球对比
表2 发球数据统计
发球在网球比赛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网球比赛中唯一一项不受对手控制的技术,也是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环节[4]。表2可见,在这场比赛中,纳达尔发出4记ACES球,费德勒发出10记;双误两人均为0。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纳达尔和费德勒在发球这一技术环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状态,但是在发球的准确性及针对性方面,费德勒更胜一筹。纳达尔的一发进球率超出费德勒6%,而一发得分率却比对手低了21%;二发得分率纳达尔更是比费德勒低了29%。纵观整场比赛,比赛的节奏被费德勒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接发球是网球比赛中接发球队员的第一次触球,接发球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分球的走势。从比赛录像观察可知,费德勒在接发球这一环节的处理要好于纳达尔。费德勒更多采用的是弹拨的技术进行接发,这项技术不但可以加快击球的节奏,而且打开了回球的角度,纳达尔多数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对击球节奏的不适应和对回球方向的措不及防。反观纳达尔的接发球,更多的是回向费德勒所站的方向,而且有时回球落点较浅,从而给了费德勒很多轻松上手的机会。
表3 底线正反手得分、失误和网前截击数据统计
2.2.2 底线正反手及网前截击对比
底线正反手击球是网球技术中最为基础的技术,也是网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其发挥状态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走向。表3可知,本场比赛,纳达尔和费德勒的正反手失误数据相当,但正反手得分相差较大,纳达尔的正手得分仅为3分,比费德勒少了6分;反手得分为0分,比费德勒少5分;纳达尔正反手的总得分比费德勒少了11分。由此可见,在底线相持阶段,费德勒的表现要明显好于纳达尔,纳达尔强力的正手上悬球没有能够得到发挥。
网前技术主要指网前截击,是一个得分的利器,具有球速快、威胁大,一击制胜的特点。在网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网前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视。网前截击通常是结合发球上网战术或是在底线相持阶段通过几拍球的铺垫之后上网。随着年龄增大,体能问题凸显,网前截击已成为费德勒的一个常用得分武器。表3可知,在这场对决中,纳达尔的上网次数为5次,上网的成功次数为3次;而费德勒的上网次数及其成功率都超过了纳达尔的两倍。网前截击技术的运用不仅让费德勒轻松得到了分数,摆脱了和纳达尔过多的底线纠缠,从而节省了体力。
2.2.3 制胜分及非受迫性失误对比
制胜分也叫主动得分、强势得分。在比赛中,制胜分得到的越多越表明战术运用的越合理,在对抗中越处于主动地位。在制胜分环节,费德勒打出28个,纳达尔只有12个。结合录像观察可见,费德勒对这场决赛的准备更加充分,进攻更具威胁,战术的指向性也更加明确,制胜分的明显优势也是费德勒最后取胜的关键因素。
非受迫性失误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走势,其多少也被看作球员竞技状态的晴雨表。在非受迫性失误这一环节,纳达尔20次,费德勒只有11次。比赛录像可见,纳达尔在击球的时候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了以前那种咄咄逼人、自信凶狠的底线强力击球。造成纳达尔竞技状态欠佳,非受迫性失误次数增多的原因应该是体能出现了问题。在美网夺冠后,纳达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参加了拉沃尔杯和中网的比赛,紧接着又来到上海大师赛的赛场,这对纳达尔的体能是一个极大地消耗。而费德勒在美网不敌德尔波特罗之后,只参加了拉沃尔杯的比赛,然后才来到上海参加大师赛。在这个期间,费德勒一直处于调整恢复阶段,体能得到了极大的储备。并且在比赛中,费德勒打反弹球和借力用力的回球较多,充分发力击球较少,更多的是给自己的击球留有余地,这样直接的好处就是非受迫性失误减少。纳达尔非受迫性失误的增多使比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输掉了比赛。
2.3 战术分析
纳达尔本场比赛的战术思想是利用自己强力的正手压制费德勒的反手,使得对手远离底线,逼迫对手打出切削球,使得回球速度减慢,从而获得上手的机会。费德勒的战术思想是快节奏、深回球,避免底线相持,短时间内解决战斗。通过对比赛录像的认真观察发现,此次对决完全是跟着费德勒的节奏在进行,所以费德勒的获胜也在情理之中了。在比赛中,除了费德勒有精准的发球之外,费德勒从接发球开始就始终坚持站在底线附近,坚决不后退,不用切削击球,主要靠打反弹球来带快击球的节奏,靠减小击球力度来打开回球角度和深度,打乱了纳达尔熟悉的击球节奏,造成纳达尔的失分。反观纳达尔,自己的战术被对方遏制,击球的力量和旋转没有得到发挥,击球的落点没有能打开角度,使得费德勒击球较为从容。同时,纳达尔接发球的站位较为靠后,经常出现回球出浅的现象,给了费德勒许多轻松上手的机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双方比赛的过程来看,在技术方面,纳达尔和费德勒的发球状态都非常良好,发球双误次数均为零,但是费德勒ACES球的数量明显多于纳达尔。两名球员都是优秀的底线型选手,但在这次对决中,费德勒在底线正反手击球和制胜分的表现要优于纳达尔,而纳达尔则失误较多。更为失常的是,在整场比赛中,纳达尔竟没有一次反手的得分。随着年龄增大,体能问题凸显,网前截击已成为费德勒的一个常用得分武器。由于参赛较多,纳达尔受困于体能的影响,从而造成非受迫性失误较多,是造成输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战术方面,费德勒运用反弹回球,加快击球节奏,打开回球角度,不用切削击球等战术牢牢地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纳达尔在步伐上没有能够跑出自己的节奏,极具威胁的正手上旋球没有能够得到发挥,对费德勒的击球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制。同时,纳达尔的接发球站位较为靠后也给费德勒轻松上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2 建议
(1)在选择参赛方面,纳达尔应更具目的性,在有充沛体能作保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技术,且有效地避免伤病。在技术方面,纳达尔应进一步加强发球和接发球的训练,在发球方面要增强发球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在接发球的站位上要尽量靠近底线,接发球的方式上要多样化,不能一味地进行强力底线拉球,多追求回球落点、速度、节奏的变化。在战术方面,纳达尔应力求早上手,利用落点、速度的变化,把比赛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应有意识地增加上网战术的应用,压缩比赛时间,有效地节省体力。
(2)我国球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比赛,力求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目的,避免疲劳作战,带伤作战。在技战术方面要尽量使自己全面,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在实战中运用,切忌一种打法从头打到尾。在比赛中,要早上手早变化,把跟着对手的节奏打变成对手跟着自己的节奏打。
[1]喻强,吕雪松.费德勒与德约科维奇交手记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4):127-130.
[2]刘金生.罗杰·费德勒网坛制胜因素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6):55-58.
[3]杨志康.费德勒网球技艺体系及特点解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4):75-79.
[4]窦元朴,张建华,张健.2010~2015年网球四大满贯单打抢七局比赛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6):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