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ERP课程群研究

2018-04-25鲁艳霞梁艺多黄川林

计算机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专业

吴 迪,鲁艳霞,梁艺多,黄川林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23)

0 引 言

当前,发达国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迫切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通过鼓励大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业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把自主创业者的培养作为重点,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误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将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企业家,容易导致学生把创业过程理想化、简单化,产生盲目的创业冲动。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做到自主创业者和岗位创业者培养兼顾:自主创业者的培养数量少、难度大,岗位创业者的培养数量多、更具普遍性,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提升岗位创业者创新创业能力。

1 岗位创新创业

岗位创新创业是指内创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创业。传统意义的创业被界定为创新或资源的重新组合,是指创办新企业,创业者开始一种新的生产性经营活动和以一种新方式持续生产性经营,创业者必须是企业所有者。内创业理论是关于在已建立的大型组织内进行创业的理论。Pinchott在1985年《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首次提出了内创业理论,此后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开始关注内创业现象。综合相关文献可知:内创业可以被界定为个体或团队在一个现有企业中进行的新业务创造或各种创新活动的过程;内创业者主要是指在现有公司体制下,通过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公司内新事物产生(业务重组、流程优化等),从而使公司获得利益的人[1]。相关研究结果指出,内创业者一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持续学习和自主工作的能力、强烈的成就动机以及相关岗位的专业特长。

综上,以岗位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内创业者为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融入和体验创业过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更要使学生掌握从事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在工作岗位上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岗位创新创业活动[2]。基于以上分析,如何通过岗位创新创业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将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培养能力相结合,并以岗位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

2 ERP与信管专业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概念是国际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1990年提出的,ERP 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都已经被普遍接受。教育部1998年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以来,全国开设信管专业的高校已达600多所。目前,信管专业在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和企业ERP 实施前所遇到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因此,很多高校的信管专业都在运用ERP 思想来分析和改进信管专业课程体系。ERP系统涉及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两大范畴,高校通过ERP课程群的学习可以强化信息技术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该课程群具有集成管理类以及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特点[3],该特点符合信管专业具有计算机和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希望借此加强信管专业各类课程间的衔接和联系,构建链路清晰、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解决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此外,SAP、Oracle、用友、金蝶等ERP产品供应商针对高校信管类、经管类等专业推出相应的课程体系方案,因此,高校希望参照ERP产品供应商的课程解决方案,结合高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信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整合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如何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因此,高校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梳理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而构建依次递进、灵活机制的课程模块组合。笔者将信管专业所对应的ERP岗位创新能力需求与ERP系列课程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以ERP岗位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希望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ERP课程群探索

目前,很多高校信管专业已经引入ERP课程或初步构建了ERP课程群,ERP相关岗位的工作范畴和工作职责主要是在企业内部从事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优化等内创业活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内涵式建设的要求、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对ERP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需求。如何适应新的需求与发展,使ERP课程群的培养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对ERP岗位创业人才的需求成为信管专业建设的重点。

ERP课程群由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ERP沙盘模拟、企业资源规划、商务智能基础、SAP应用课程、SAP Business One认证课程、SAP开发课程、SAP BO商务智能、信息化平台应用实践 、项目实训(MM、SD、FI、ABAP、JAVA等项目)等系列课程和项目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层次不同,ERP课程群划分为ERP基础理论课程群、ERP典型产品课程群、ERP实践应用课程群等3个层次,其中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ERP沙盘模拟、企业资源规划、商务智能基础为ERP基础理论课程群;SAP应用课程、SAP Business One认证课程、SAP开发课程、SAP BO商务智能为ERP典型产品课程群;信息化平台应用实践、项目实训(MM、SD、FI、ABAP、JAVA等项目)为ERP实践应用课程群。在探索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ERP课程群过程中,按照5个步骤开展。

3.1 构建基于ERP岗位的ERP课程群的能力体系

通过ERP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哪些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这是课程设计者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ERP课程群培养的核心能力应是ERP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企业ERP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广泛的产业和社会调研,并结合聚类统计等数据分析技术,确定ERP专业技术岗位群的人才规格要求。ERP课程群以ERP专业技术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为中心,以ERP专业技术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为依据,结合OBE理念进行课程群能力体系设计,同时,将该能力体系与ERP岗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进行一体化设计,如图1所示。

3.2 构建感知、认知、应用、提升的ERP课程群层次结构

信管专业以企业信息化领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ERP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较强的ERP平台应用和开发能力、企业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ERP课程群是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培养路线,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载体。ERP课程群系列课程的设置结构和次序与课程之间对应关系的合理性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通过专业能力体系和对国内高校信管专业的充分调研,根据感知、认知、运用、提升四个培养层次专业确定ERP系列课程的层次递进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ERP系列课程层次结构

3.3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ERP课程群学习路径

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对企业长期积累的大量行业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是ERP岗位创新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需构建依托行业发展的ERP课程群学习路径。

ERP课程群根据企业信息化行业发展,在大数据环境下引入HANA和BO技术体系。在课程体系中,ERP课程群通过商务智能基础、SAP BO商务智能等课程融入SAP HANA和BO技术,从而更好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SAP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4]。通过SAP行业发展的探析,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ERP课程群学习路径,如图3所示。

3.4 构建基于产学协同ERP课程群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ERP行业内的多家企业系统性调研,将企业案例、企业项目等引入课程内容,将SAP认证引入理论课程体系,充分运用SAP实践平台,构建教材库、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等丰富的ERP课程群教学资源。此外,通过SAP解决方案,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横项、纵项项目研发,更好培养优秀的企业信息化人才。

3.5 构建并实施基于ERP岗位创业的产学合作模式

图3 ERP课程群学习路径

实行产学合作,与众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SAP公司及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实习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保证学生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信管专业聘请相关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保证该专业发展始终与社会发展接轨,并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有效的实践验证。

3.6 构建并实施基于ERP岗位创业的全方位评价机制

为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信管专业人才,信管专业将设计内部、外部、产学三种评价制度:内部评价制度包括学校对专业的评估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督导制度、专业自评制度和专业同行评价制度等;外部评价制度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家长、毕业生对专业多方面的评价;产学评价制度是在产学协同过程中,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协同的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评价机制。

4 结 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化以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界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对改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局限性,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5]。笔者从ERP课程群构成、ERP岗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ERP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从而提升信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以ERP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信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并进行探索与实践,对于其他高校信管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兆信, 陈赞安, 曾尔雷, 等. 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1(9): 85-90.

[2]黄兆信, 曾尔雷, 施永川, 等.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 教育研究, 2012(12): 46-52.

[3]吴迪, 王晓煜, 宋萍. 基于TOPCARES-CDIO理念的ERP课程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3(23): 85-88.

[4]鲁艳霞, 黄川林, 梁艺多. 大数据下基于SAP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J]. 计算机教育, 2015(14): 19-22.

[5]张洪英, 王静, 王玉玲.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J]. 中国高校科技, 2015(增刊1): 132-13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专业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