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瑞典开启“绿色”合作

2018-04-25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瑞瑞典两国

文|本刊记者 刘馨蔚

近日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斯滕斯特伦表示,2017年,瑞中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双边贸易、直接投资规模都在增长,双方在环保、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据数据显示,瑞典环保产业出口增长强劲,约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8%,并以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近年来,中国已成为瑞典环保产业出口的巨大市场。

瑞典实现“零垃圾”

瑞典是开展环境保护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很早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战略已成为瑞典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石。

目前,环保产业占瑞典产业收入可观的市场份额。据瑞典统计署估计,其年产值达到2400亿克朗。而作为瑞典工业行业老大的汽车工业,其年销售额不过是2170亿克朗。垃圾处理和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占整个环保产业的41%,是环保产业发展最大的领域。

“很少有工业化国家像瑞典那样多地使用再生能源。迄今,大约1/3的国家能源供应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斯滕斯特伦称。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从公交车到出租车大多使用的是清洁能源。斯滕斯特伦介绍,目前,瑞典60%的地区供热系统使用生物能源,燃烧、燃油量仅占2%。据预测,未来10年,瑞典清洁能源的需求将增长30%以上。

“利用经济手段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瑞典政府的战略举措。”斯滕斯特伦透露,瑞典的环保相关税费有70多种,家庭要为垃圾买单,企业要因废气排放缴费,使用不同的汽车燃料需缴纳不同税费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郭启民表示,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税收导向,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纳入环保的轨道,促进了环保技术的开发,优化了生产流程和消费方式,引领了环保产业的诞生。

郭启民强调,瑞典在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净化、清洁能源技术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也正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中瑞双方应当加强交流合作,结合各自需求和优势,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内容,促进两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增强人民福祉,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中瑞开展绿色合作具备坚实基础

瑞典首相勒文领导的创新委员会将气候与环境问题、生命科学以及数字化定为三大优先领域,同中方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近年来,双方企业合作成果令世界瞩目。前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表示,中瑞开展绿色合作具备客观条件和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瑞经贸关系的深化,是两国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为双方合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陈育明介绍,一方面,中国修订了相关法律,对外资准入全面采用负面清单制度,清单行业之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只需备案不需审批,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的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高端、智能和绿色制造。另一方面,中国不断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

“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3%,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要达到15%。陈育民认为,中瑞两国绿色合作面临新的重要机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绿色经济每年投入规模约为GDP的3%,即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出资10%-15%,社会资本为85%-90%。

“由此可见,中国雄心勃勃的绿色发展目标将为众多相关产业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陈育明说。

“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路径提出,环境治理领域需要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农业现代化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要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要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要建设绿色、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这些规划正在得到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陈育明指出,在绿色金融领域有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国际合作,为绿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在绿色税收方面,中国将首次开征环保税,替代现行的排污费,新的减免规定将形成对高技术环保型企业的有效支持。

另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陈育明表示,瑞典是亚投行首批创始会员国,“一带一路”的广阔平台将使两国企业和产业在彼此国家和第三方市场大有可为。

开展绿色合作重点挖掘中小企业

陈育明认为,中瑞两国经济优势互补,绿色合作的切入点应是中小企业。

“瑞典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型跨国企业,但还有更多规模虽小但拥有出色产品或技术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将是中瑞合作重要的增长点。”陈育明称,瑞典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与中国的资金和市场优势相结合,将会爆发出巨大能量。双方应共同努力,为两国中小企业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瑞典驻华使馆参赞及企业社会责任中心负责人龙丽莲也肯定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她强调,瑞典向循环经济型社会转变,需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政府与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协作,是推动循环经济创新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龙丽莲表示,针对瑞典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如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生物燃料和新材料的应用等,中瑞政府、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与企业应在创新合作伙伴关系项目下,开展相关循环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两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两国还应确定重点领域,谋求更深层次合作。陈育明建议,重点将中国发展所需的技术与瑞典的产业优势相结合,重点探讨新能源与节能降耗、智能和绿色交通、空气治理与水处理以及生态城市等领域的合作,希望借此寻找两国更深层次合作的突破口。

此外,搭建有效平台,创新合作方式也十分必要。

“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是两国的有益尝试。接下来,还将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为两国企业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陈育明举例道,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中瑞产业对接,推动成立中瑞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以及中北欧合作基金等多个平台。

郭启民透露,未来几年,中国将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推进“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继续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政策制度的研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瑞瑞典两国
瑞典没有“剩宴”
新时代宣言:2017中瑞聚氨酯&中国棉纺品牌企业战略合作发布会
中瑞农场土地利用及主要驱动力因素分析
浅析中瑞饮食文化差异
古老的瑞典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两国”演义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