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瑞饮食文化差异

2017-03-31钱舒怡姚旭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瑞饮食差异

钱舒怡+姚旭

摘要:《汉书·郦食其传》中说民以食为天,但由于地域、传统、习惯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本文作者结合走访进行中瑞文化交流的足迹,从中国、瑞士两国各自饮食特点入手,主要从地理特点、气候、历史、宗教等方面入手,分析中瑞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瑞;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2015年10月本人有幸被选为第八届中瑞学生文化交流代表团成员之一,赴瑞士进行为12天的交流学习,其中访问了瑞士卢加诺中学、提契诺州及卢加诺市政府,并与高中生面对面交流学习,和结对家庭的共同吃住行等都给我满满的收获,这也是我受益匪浅的一次宝贵体验。我一直生活在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西子湖畔,饮食以江南特色清淡为主的杭帮菜,这一次瑞士之行,首先冲击我的是舌尖上的饮食,太让人难忘。

1.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精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中国饮食风味多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等都存在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从主食上来说,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从菜色上来说,主要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八大菜系。

1.2烹饪方式多样。从烹饪方式来看,有煎、炸、煮、炖、炝、炒、烧、焖等多种方式。

1.3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來调味配菜。冬天醇厚,夏天清淡;冬天多炖煮,夏天多凉拌冷冻,选材广泛。

1.4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技术不仅精湛,且讲究美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强调容器的精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家常素材如胡萝卜、白菜心,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雕出各种造型,让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光是不同材质如玻璃、陶瓷、银质及不同工艺的器具如碗、盆、碟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不得不对祖先的智慧佩服。

1.5餐具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碗盛饭,用筷子吃饭,多吃熟食,用汤匙喝汤,一个盘子装一道菜,喜欢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一起共享美食。

2.瑞士饮食文化特点

提到瑞士,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锋利无比的瑞士军刀,精密准确的瑞士手表,纯手工皮鞋,除去这些瑞士商品,瑞士颇负盛名的美味特色食物如严谨、精致的各式巧克力、奶酪火锅等。

2.1瑞士饮食单一。与中国饮食的博杂相比,瑞士饮食相对简单。它有英式菜或者意大利食品。他们以牛肉和奶制品为主食,菜色比较单一。以各式种类的面包、奶酪、土豆等西餐为主。

2.2注重餐桌布置。瑞士人比较注重餐桌的摆放布置,如何摆放餐桌上每一只器具都十分讲究,正确的情景搭配、正确的餐桌布置配置正确的佳肴被认为是就餐时的重要一环。

2.3烹调方式多元。瑞士烹调虽然没有中国烹调方式多样,但由于瑞士地处多国交汇处,整合多重欧洲文化,在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区的饮食方式受法式、德式和意式烹饪影响比较大,质量上乘,每个地区各有自己的特色。

2.4餐具使用。瑞士人用盘子盛汤,面包用篮子装,以刀叉为餐具,生食熟食或半生不熟兼吃,喜欢分餐而食,一人一菜一餐盘;一顿饭吃下来,四口之家估计就要30多个餐盘。

3.饮食差异原因

3.1地理原因。中国是一个兼具大陆特色与海洋特色的国家,地形辽阔,地貌复杂。从形态上看,有山脉、高原和平原、盆地和丘陵,多样的地形,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不同区域都有各自的区域饮食。

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西北部的汝拉山脉、中部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1350米,高山与湖泊居多,可耕地少,畜牧业发达。由此,两国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饮食文化的不同。

3.2气候原因。不地区、环境气候差异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中国气候三大特点:季风特色、大陆性气候和多样性的气候类型。沿海地区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适宜水稻生长。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形成以面食为主的饮食特色。而内蒙古、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气候干燥、寒冷,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放牧饲养吃草的家畜,形成以肉、奶为主食的饮食特色。瑞士地处北温带,是个山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3%,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较冷,因此喜欢热量高、口味重的食物如奶酪、黄油、烤香肠。德语区的饮食尤为甚,这是否与日耳曼民族重住不重吃有关,意大利语区的地中海风味食物,比较符合我们的胃口。法语区的食物让人回味,似乎古老的民族比较重视吃的艺术。

3.3历史文化、宗教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特征,讲究仁义礼智信,强调和睦与统一。这种“和”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万事万物之间都要和谐,这种“和”的思想也体现在饮食上,家人围绕在一张桌子上,吃同一盘菜,体现家庭和睦团圆。几千年中国的这种饮食传统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瑞士东接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特别是德、法、意三个邻国饮食文化对瑞士三大语区的直接影响,限制了瑞士本国统一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饮食特点。

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天主教徒约占信教人数的44.1%,基督新教徒占36.66%,另外伊斯兰教徒约占4.5%,其它3.1%,无宗教者占11.7%。历史上清教徒反对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也导致瑞士饮食与中国东方饮食相比比较单一的原因之一。

结论:中瑞两国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历史发展、气候因素、语言、社会文化、宗教因素等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饮食特色,同时构成一个共同的饮食文化区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饮食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中华书局.赵荣光

[2]《中国饮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茅建民

猜你喜欢

中瑞饮食差异
相似与差异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何为清淡饮食
瑞士建筑大师出席 首届中瑞建筑对话
从“中瑞对话”中寻求发展机遇
中瑞农场土地利用及主要驱动力因素分析
健康饮食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