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胆汤结合舒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8-04-24杨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胆疏肝胆囊炎

杨文

张掖市甘州区卫生和计生委员会,甘肃张掖 734000

慢性胆囊炎指的是胆囊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病变,此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感染、结石、化学刺激以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所导致的一种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部隐痛、偶有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病发病率比较高,已经达到近10%左右[2]。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在单一用药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次研究针对中药利胆汤结合舒胆片的联合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并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3]。观察组:男 18例,女 14例;年龄 24~60岁,平均年龄(41.52±3.36)岁;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6.34±2.6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52±2.48)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6.14±3.2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精神病者、血液系统原发病者以及哺乳期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

首先给予对照组抗生素和西药—熊去氧胆酸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950)治疗,用法用量:50 mg/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胆汤结合舒胆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61020168)治疗,5~6片/次,3次/d。利胆汤药方:枳实、柴胡、黄芩、木香各10 g;甘草、大黄各6 g,川棟子、郁金各12 g,白芍、延胡索各15 g,金钱草、板蓝根各30 g;若患者伴有发热症状加10 g栀子;伴有恶心的患者加竹茹、半夏各10 g。1剂/d,2次/d。体温在38.8℃以上者给予静脉滴注安卡青霉素、甲硝唑。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炎性反应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超显示胆囊形态正常、胆囊壁仍见增厚;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变化,B超显示无变化。

另外,注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左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压痛,食欲不振)改善情况,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17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观察组患者14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压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压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反复性炎症;此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或钙化、胆囊炎慢性炎性反应等。所以临床上针对此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西药抗炎治疗,使用各种抗生素或者抑制胆汁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此类药物长期使用毒副作用比较大,容易产生抗体,降低治疗效果。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中属于“胆胀”“胁痛”范畴,病机:病邪郁阻、胆腑气机失常,或者因为“精汁”久淤邪结,导致右上腹不适、压痛、口苦、大便干结、恶心呕吐等等。此病虽以胆腑为本,但是以肝、脾、胃为标;胆位中清之府,与肝相表里,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与糟粕,它的机能主要以通降下行为顺。胆囊炎的发病还与情志有一定的关联性,人体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饮食不节、外感湿热等较容易引发胆囊炎。病机主要是肝胆气滞、湿热旺盛,导致胆腑失于通降下行,肝失疏泄,不通则痛。综上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理气止痛。该次研究中采用的利胆汤药方中,柴胡具有疏解少阳的作用;大黄、枳实具有清泄阳明、腑气通畅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白芍具有和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川棟子、延胡索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金钱草、茵陈具有清热利胆的作用;郁金、木香具有行气解郁的功效;甘草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诸药共同作用能起到很好的疏肝、通腑、清热的功效,达到肝胆同治的作用。另外,舒胆片主要成份为木香、厚朴、郁金、栀子、枳壳、虎杖、芒硝、大黄和茵陈,主要功效为清热化湿,利胆排石,行气止痛。用于肝胆湿热,黄疸胁痛,发热口苦,尿赤便燥;胆囊炎、胆道感染等。利胆汤和舒胆片共同作用于慢性胆囊炎患者体内,能有效增加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利胆汤和舒胆片在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药物联合作用,疏肝利胆、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不仅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症状,而且促进患者胆囊内结石的排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其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而且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患者长期使用对其身体影响也不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宇湘,代洪燕,聂如飞,等.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J].陕西中医,2005,26(9):897.

[2]黎甲文,王振常.自拟舒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2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11-712.

[3]蔡国艳.自拟调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84-185.

猜你喜欢

利胆疏肝胆囊炎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利胆退黄夸茵陈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