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

2018-04-24朱石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康复

朱石英

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2.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云南昆明 650301

康复护理在减轻患者病残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2016年1—12月为进一步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该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与脑梗死诊治指南相关标准吻合[2],综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②该研究经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①排除资料不全者以及不配合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48~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8.7)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45~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

1.2.2 观察组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即患者苏醒后就开始进行早期康复。主要包括如下:①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可将肢体锻炼分为床上锻炼与床下锻炼两部分,床上锻炼,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坐位平移等。然后指导患者从卧位转化成坐位训练,在具体康复护理过程中,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开展肢体康复,应态度温和的鼓励患者,切忌催促患者。然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床下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平衡站立,患者能够独自平衡站立之后指导患者借助手杖等工具进行行走练习。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护,预防患者跌倒。②早期生活能力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起床站立、如厕等基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抓取物品搭积木等动作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能力训训练。③早期语言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喉部发音,先训练“啊”的发音,然后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字词等发音,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规范示范、放慢语速,尽可能让患者看清舌头、嘴部动态。练习应该由短到长,护理人员还可以给患者准备一面镜子,指导患者看清自己的嘴唇,更好的练习发音。④按摩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力度,要保持节奏轻缓。适当用力,通过穴位刺激等方式,刺激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与此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列举成功案例,全面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加强与患者家属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择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3]。②比较两组肢体功能。选择FMA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强[4]。③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NIHSS评分,分数越低,患者神经功能越高[5]。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9.2±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分]

表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分]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t值 P值干预前干预后56.0±4.0 79.2±2.4 57.5±3.9 65.2±4.1 0.654 7.254>0.05<0.05

2.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79.8±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8.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t值 P值干预前干预后56.9±3.3 79.8±6.2 56.5±3.2 63.2±3.0 0.987 11.524>0.05<0.05

表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s),分]

表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s),分]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t值 P值干预前干预后16.0±4.0 8.0±2.4 16.5±4.1 13.2±4.1 0.365 6.354>0.05<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梗塞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在病情稳定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还对患者家庭、甚至全社会都造成较大的损害。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脑梗死偏瘫后3个月是患者集中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3个月中,给予患者及时治疗与早期护理,能最大限度促进患者康复[6]。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锻炼以及按摩及心理护理,多方位多角度出发,尽可能缓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全面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护理人员需注意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期间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egal N,Atamne E,Shelef I,et al.Intracranial infection caused by spreading through the fossa naviclaris magn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3,77(12):1919-1921.

[2]刘卫华.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86-87.

[3]黄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44-345.

[4]刘慧娟,周敏,陈轩.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5):125-127.

[5]朱小敏,王妮娜,李芸.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4,29(1):8-10.

[6]程娟娟.刍议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24):91.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康复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