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血脂相关指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2018-04-24张伟
张 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延安 71600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血脂相关指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张 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延安 716000)
目的:研究10 mg、20 mg和40 mg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时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B、C组分别给予10 mg、20 mg和40 mg的阿托伐他汀,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和LDL-C)、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4%和98%,三组见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都下降了(P<0.05),而HDL-C水平治疗后升高了(P<0.05),B、C两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A组,且C组值最高,但B、C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三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了,丙二醛水平降低了,且B组和c组的降低升高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TC、TG、LDL-C和丙二醛水平,提高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且剂量为40 mg时治疗效果最好。
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是冠心病的一种,是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裂性出血、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等原因,致使心肌负荷的增加,进而引起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常见并发症。老年人属于该类疾病的高发人群,治疗不及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研究报道显示,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自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功效[2-3]。因此在治疗SAP中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值得关注。以往对该类疾病主要是采用药物、血运重建、生活干预等方案来控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脂质代谢[4]。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类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而关于该类药物对SAP 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影响的报道较少。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常用的降脂类药物之一,以往报道显示其在调脂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关于目前临床用药中其具体使用剂量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分析其对SAP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水平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SAP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50人。其中A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6~71岁,平均年龄为(51.37±6.31)岁,病程为0.3~6年,平均为(3.24±0.65)年;B组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2.26±6.35)岁,病程为0.3~5年,平均为(3.68±0.73)年;C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37~72岁,平均年龄为(52.32±6.53)岁,病程为0.4~7年,平均为(3.93±0.78)年。三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且本研究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做了申请,获批准。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5]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表现,且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测手段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感染、贫血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的妇女,排除精神障碍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传统治疗,如服用低脂食物,使用阿司匹林、钙拮抗剂等。A组加用剂量为10 mg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70061),B组20 mg,C组40 mg,1次/d,晚上服用,连服服用4星期,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降糖药、降压药等治疗,但不给予降脂药、溶栓抗凝药等治疗,患者若出现心绞痛可给予硝酸甘油片服用。
3 疗效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4 疗效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表示,显效:心电图T波为直立,ST段恢复0.1 mV以上,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经治疗减少80%;有效:心电图倒置的T波变浅50%及以上,ST段恢复0.05~0.1 mV,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经治疗减少50%~79%;无效:患者的上述症状均未得到改善[6]。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病例数)例数/总病例数×100%。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A组、B组和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4%和98%,B组、C组与A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总有效率对比[例(%)]
注:与A组比较,#P<0.05
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都下降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HDL-C水平治疗后升高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B、C两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A组,且C组值最高,但B、C组各指标含量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比较不显著,但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了,丙二醛水平降低了,且B组和C组的降低升高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P<0.05),见表3。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后血脂相关指标含量变化情况对比(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
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A组出现了2例肌肉疼痛,1例消化不良;B组出现了3例肌肉疼痛,1例肝功能异常;C组出现了1例肌肉疼痛,1例消化不良,1例肝功能异常;三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心脏功能的生理性减退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心血管堵塞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能降低血脂和血液的浓度,从而使得血液易通过心肌,给心肌提供充分的血和氧,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7]。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脂,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促进NO生成[8]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特别是hs-CRP水平[9]。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是通过抑制肝脏内辅A还原酶的合成而抑制LDL的合成,进而起到降低血清脂蛋白和胆固醇的的浓度,达到降脂的目的[10]。
冠心病SAP发病的机制之一为氧化系统的失衡,氧化系统失衡会通过促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方式损伤动脉血管壁,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炎症,影响临床症状变化,直接测定氧自由基难度比较大,通过检测丙二醛等氧化产物可以反映机体的氧自由基含量,丙二醛数值的高低会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氧化损伤程度[11],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维持体内氧化系统平衡的抗氧化酶。以往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会增加[12]。近年来,大量研究在不同方面表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代谢产生的活性氧簇及丙二醛等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中药角色,首先,活性氧簇能够催化氧化型LDL的形成;同时可活化氧化应激因子,且在越靠近心脏神经内分泌活性部位是其活性越高,进一步表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在SAP发病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13]。
本研究发现,用药后,三组患者体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该结果与骆小梅[14]等结论相一致,表明,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功效。阿托伐他汀使用剂量为20mg的(40mg)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但B组与C组间临床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病例数相当。表明,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但并不增加服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俞建等研究指出,冠心病SAP患者体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呈正相关,提示,SAP患者通过SIRT1蛋白表达调节机体氧化应激反应[15]。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患者的TC、TG、LDL-C和丙二醛水平下降的越来越明显,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则显著升高,提示阿托伐他汀能达到很明显的降脂作用,抑制机体氧化应激,表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稍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TC、TG、LDL-C和丙二醛水平,提高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对体内氧化应激的水平能起到有效调节的作用,进而对抑制冠脉病变的病变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加倍剂量服用阿托伐他汀类药物可有效调节冠心病SAP患者血脂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调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性高。
[1] 胡 欢. 降脂药物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7):976-977.
[2] 张婷婷, 李 鹏, 徐 昉,等. 丹桂三香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11):4180-4183.
[3] 杜丽根, 邱 健, 陈恩平,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7):701-703.
[4] 张艳霞.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单一及联合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效果[J]. 黑龙江医学, 2016, 40(9):850-851.
[5] 邹生燕, 马凤荣. 刺络拔罐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河北中医, 2017, 39(9):1387-1390.
[6] 王慧云, 赵军香.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0):1089-1091.
[7] 李秋丽.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分析[J]. 临床医学, 2012, 32(4):51-52.
[8] 苗 莉, 罗先润, 高爱社,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6, 24(1):81-84.
[9] 叶 飘, 谭 宁, 刘 勇,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4):247-251.
[10] 周叶萍.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人内皮前体细胞及血管功能的保护作用[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471-473.
[11] 尹义军, 汪宏良, 左 芳.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观察[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6):664-665.
[12] 俞 建, 胡文志. 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氧化应激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 2017, 34(2):103-105.
[13] 姜 涛. 氟伐他汀缓释片剂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及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D]. 山东大学, 2012.
[14] 骆小梅, 王贵鹏, 徐 洁,等.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9):2414-2417.
[15] 俞 建, 钱 琦.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IRT1表达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5):637-638.
(收稿:2017-05-09)
心绞痛,稳定性/药物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应用 @氧化应激
R541.4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8.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