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8-04-24高义斌魏艳辉王天刚高志成
高义斌,魏艳辉,王天刚,高志成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乡4530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的骨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为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伴有骨质硬化、增生或关节滑膜炎、膝关节间隙狭窄,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创伤性膝关节骨生关节炎(Traumatic knee osteoanllritis,TKOA)是KOA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与膝关节遭受创伤或骨折有关,以中青年发病居多[2]。TKOA的治疗一直都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但在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目前诸多研究表明,在西医循证医学治疗基础上,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联合应用中成药制剂治疗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广大医师的青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笔者采用了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治疗TKOA患者40例,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相关诊断标准,其经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证实;②年龄18~60岁,均具有明确的暴力外伤史,病程均>6个月;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大于5分;排除标准: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先天性畸形、骨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性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症,纳入前未接受过正规的治疗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40例,年龄24~58岁,平均(42.57±9.43)岁,男28例,女12例,病程0.8~3岁,平均(1.35±0.50)年;左膝22例,右膝18例;对照组40例,年龄28~60岁,平均(43.10±10.81)岁,男27例,女13例,病程0.7~4岁,平均(1.50±0.45)年;左膝24例,右膝1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均口服非类固醇消炎镇痛药塞来昔布,每日2次,每次0.2g,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将髌骨外下方的关节间隙选取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规格为5 ml的无菌注射器迅速进针穿刺至关节腔内(以回抽无血液时停止进针),注入1支玻璃酸钠注射液(2.0 ml)后拔出注射器,完毕后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每周注射1次,5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念选择穴位,瘀血阻络者选择血海和膈俞;肾虚髓亏者选择足三里和悬钟;肾虚寒凝者选取膝阳关和太溪。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快速进针法迅速刺入穴位皮下,针刺后上下提插,当患者自觉“得气”(酸、胀、麻)后回抽针芯,如回抽无血液后推入药液1 ml。穴位注射治疗每周3次,5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其中疼痛VAS评分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4];WOMAC共包括24个问题,从疼痛、僵硬和躯体节功能三个方面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5]。
4 疗效评定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equesne指数评分,共包括6项内容: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肿胀、压痛、晨僵、行走能力,总分24分,分值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差[6]。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的变化,采用骨关节炎X线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定[7],共包括5个分级,0级为关节无骨赘;Ⅰ级为关节有轻度骨赘;Ⅱ级为关节有显著的骨赘,未累及关节间隙;Ⅲ级为关节间隙有轻度狭窄;Ⅳ级为关节间隙有显著狭窄。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④临床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相关标准和文献[6]制定: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缓解,Lequesne指数降低>70%;有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有一定改善,Lequesne指数降低30%~70%;无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无好转,甚至恶化,Lequesne指数降低<30%。
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治疗病例总数×100%。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均有显著降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equesne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equesne指数各单项(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肿胀、压痛、晨僵、行走能力)和总评分均显著降低,联合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3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X线检查的K-L分级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骨关节炎X线检查的K-L分级均有显著改善,联合组治疗后的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过秩和检验的Radit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54,P<0.05),联合组治疗后K-L平均分级低于对照组(t=3.987,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equesne指数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X线检查的K-L分级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炎性细胞和CRP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关节液 WBC、LYM、NEU、MONO和CRP均显著改善,联合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炎性细胞和CRP水平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5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5)。
6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发生轻微瘙痒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50%);联合组发生轻微瘙痒2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两组不良反应均在2~3 d内消失,不影响治疗过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中医学中将该病归属为“痹证”、“膝痛”和“骨痹”的范畴,并认为其发病本质上属于本虚标实,本痿标痹。其发病病机为创伤、慢性劳损、肝肾亏虚,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脉络瘀滞,久之筋骨失养、萎缩丧用,终致关节肿痛,功能异常。现代中医学家指出“瘀血阻络”是该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亦是该病的病理产物,与病人中医症候改善和关节功能恢复密切相关[9]。因此其治疗应当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为主;穴位注射与相关药物相结合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该疗法一方面通过针刺穴位发挥调节阴阳、扶正祛邪、舒经通络、调节血气;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发挥药理作用,针药结合能够发挥协同效应,使疗效获得最大化,且具有操作简单、作用迅速、适应证范围广、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10]。本研究中采用的丹红注射液是治疗因瘀血闭阻所致中风和胸痹的常见的中成药制剂。其成分中的红花通脉舒络;丹参活血祛瘀止痛;两者相结合一升一降、一寒一温,共奏通经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局部组织供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激活,改善局部关节微循环,减轻局部疼痛,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相关研究显示,局部微炎性状态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激活后释放的炎性因子和促炎介质在关节软骨破坏变性和凋亡,关节功能恶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丹红注射液则具有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炎性细胞活性,并抑制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介质分泌,降低关节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关节局部炎性介质吸收,从而有利于关节功能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显著缓解TKOA患者疼痛,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1] 王 亮,陈祁青,童培建,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2):161-163.
[2] 高明霞,林 强,陈安亮,等. 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药物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862-867.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419.
[4] 顾力军,董福慧. 疼痛客观化指标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价中的应用[J]. 中医正骨,2013,25(9):22-24.
[5] 贺小卉,张少明. 不同针灸方式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及疼痛症状的影响比较[J]. 陕西中医,2017,38(4):511-512.
[6] 刘 斌,李 峰,张云飞,等. 展筋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及血清COMP、LEP水平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156-158.
[7] 李尚娥,范海涛,张 斌. 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1):84-87.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48.
[9] 湛梅圣,张 彬,龚新益,等. 活血化瘀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6,31(1):129-131.
[10] 彭志华,张 胜. 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