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疗法结合伤科熏洗汤熏洗治疗跟腱炎临床研究
2018-04-24丁涛,丁伟
丁 涛,丁 伟
1.北京市体育局什刹海训练基地医疗康复中心(北京 100009),2.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北京 100043)
跟腱周围炎是由于患者运动过渡、扁平足、外伤或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跟腱周围的腱膜、跟腱下滑囊、脂肪组织等部位发生的无菌炎性反应[1]。该病在中青年人群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军人、运动员等长期运动过量的人员中多发[2]。由于该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难度,服用一般镇痛药物虽能短时期解决患者疼痛,但远期疗效不佳。中医认为腱周围炎归根于“骨痹”的范畴,发病机制主要是风寒湿痹、肾气亏虚、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3],患者长期劳累过渡,肾气不足,加之足部长期处于气血受损状态,因此造成跟腱部长期疼痛,病灶部在用力时加重。近年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各类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因此我院对对45例跟腱炎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伤科熏洗汤熏洗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我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90例确诊为跟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抽签发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刀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5.2±2.12)岁;病程均在3~25个月,平均病程(12.1±4.5)月;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刀疗法结合伤科熏洗汤熏洗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7~34岁,平均年龄(24.9±2.42)岁;病程均在2~28个月,平均病程(12.1±4.5)月。所有患足跟部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行或站立时加重,X线检发现病灶周围有变性钙化影,排除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引起的病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下肢平伸,足跟部向上。找压痛敏感部位标记,局部常规消毒;然后选取跟腱周围压痛点部位,使刀口线与跟腱纤维保持平行,针体垂直刺入皮肤,刺透腱围,纵切几刀,给予纵行分离,衡行剥离,捣碎硬结;对于压痛处有波动感患者考虑为跟腱滑囊炎,则在跟骨后上角跟腱内侧倾斜进针,在滑囊壁切割几下,给予滑囊减压。出针刀,给创面部上辅料。后每周针刀治疗1次,行1至3次。
观察组患者在针刀治疗3 d后给予中药熏洗。中药组方为:艾叶、透骨草、白芷、花椒各10 g,羌活、独活、五加皮、防风、海桐皮各12 g,伸筋草15 g,桑枝30 g,川芍6 g;用法:用4 000ml清水煎煮,后熏蒸足跟,待汤药温度到50℃时将足放入药液中浸泡,并对患部进行按摩。每次熏洗3 0min,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效果评定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VAS评分;治疗后1月所有患者进行Maryland足功能评分[4];治疗后14天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5],治愈:疼痛肿胀消失,足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障碍,偶有疼痛感;有效:疼痛部分减轻,行走过程中仍伴有疼痛感。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长达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再复发情况。
结 果
1 两组VAS评分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7 d、14 d分别比较均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4 dVAS评分比治疗14 d时评分较高,提示患者有病情复发现象,见表1。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14 d,对两组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阶段再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5;与对照组比较,#P<0 .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
表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
讨 论
跟腱周围炎在中青年人如军人、运动员等人员中比较多发,其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等特点,以跟腱周围长期慢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多病因引起的疾患。一般认为足跟部软组织慢性退变和劳损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6],而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的化学物质(组织胺、5-经色胺等)刺激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而产生疼痛,反射性地引起肌痉挛和小血管痉挛,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局部血循障碍,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血液癖滞,跟骨内压增高,局部周围软组织新陈代谢障碍[7-8]。进而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反应[9],从而导致神经卡压的发生,造成局部疼痛。针刀疗法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其治疗以切割、剥离跟腱部粘连痉挛的肌肉和韧带为主,已达到给局部肿胀滑囊减压,从而消除局部疼痛。
祖国医学把足腱周围炎归根于“骨痹”的范畴,只要病因病机有风寒湿痹、肾气亏虚、气滞血瘀,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劳累过渡,肾气不足,加上患者足部长期处于气血受损状态,外部湿寒邪气容易侵入,而导致的局部经络闭阻,经络不通,而产生疼痛。中药熏洗古称“淋拓”、“淋浴”[10-12]。《皇帝内经》中有“热汤洗浴”的记载。在《内经》中有用椒、姜、桂和酒熏浴治痹痛的记载。清代名医徐灵胎有“汤药不足尽病”之论,对熨浴、按摩等外治法给予很高的评价[13]。现代医学也证明中药熏洗使中药煮沸后熏洗病灶部位,通过药物与热疗协同治疗,能使局部肌体的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坏,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和松解粘连组织,加上药物随蒸气导入,作用于肌体组织更巩固治疗的效果[14]。伤科熏洗汤是我中心研发的具有散湿邪、通经络、补气血之功效的中药方剂。方中羌活药效强烈,能够发散肌表湿寒之邪而通经止痛;独活药效较慢主散肌里湿寒,两位药共用主散风寒湿气,通经止痛[15]。方中透骨草与伸筋草具有舒筋活血、通络之功效。白芷是活血化瘀的良药,经试验研究证明具有舒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改变血液性质和调节免疫、止痛的作用。五加皮、海桐皮具有补中益气、补肾壮骨、舒筋活络之功效,对于疗效的巩固起到至关作用。本次研究证明小针刀疗法结合伤科熏洗汤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足部疼痛程度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足部功能恢复良好,优于单用针刀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短期内无复发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伤科熏洗汤结合小针刀治疗后患者再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针刀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伤科熏洗汤对患者治疗的疗效的巩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伤科熏洗汤结合小针刀治疗跟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短期内无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1] 王 铭,韩焕长,杨学桥. 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J]. 实用骨科杂志,2013,20(3):284-285.
[2] 杨学桥,潘洪阁,王 铭. 微创针刺跟腱减压术结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慢性跟腱炎[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2):127-130.
[3] 何建青. 推拿加中药外洗治疗跟腱炎66例[J]. 陕西中医,2008,29(12):1659.
[4] 王文修,宋太华,张海勤,等. 关节镜下射频微创术与微创减压术治疗顽固性跟腱炎的临床比较[J]. 慢性病学杂志,2016,18(8):947-949.
[5] 赵保辉,张建华,崔 青,等. 中药熏洗对跟腱低位断裂术后康复的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S1):101-102.
[6] 黄桃园,何向东,吕江锋. 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3(4):950-952.
[7] 林小武,刘振峰,许朝山,等. 运用膝关节熏洗器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10+13.
[8] 张俊忠,秦长伟,李景银,等. 中药熏洗疗法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463-465.
[9] 毛 红,唐 平,李 薇,等. 肛肠疾病术后止痛的中药熏洗技术规范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3079-3081.
[10] 高 平,全 健,王瑞松. 跟骨骨折31例治疗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3):349-350.
[11] 邝高艳,严 可,柴 爽,等. 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IL-1,IL-6,TNF-α及NO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174-178.
[12] 胡剑华,俞力行,武理国,等.微创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20例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24-725.
[13] 刘志二.中药熏洗疗法在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创伤康复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5):16+18.
[14] 赵玉娟.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治疗中老年性跟痛症6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678-4679.
[15] 刘瑞钦,张光亚,张红纪.推拿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