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一核心+三片区”的城镇体系发展构想

2018-04-24孟祥林

天中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驻马店市片区城镇

孟祥林



驻马店“一核心+三片区”的城镇体系发展构想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驻马店是中原城市群中重要的中心地之一,但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远。为了迅速提升城镇化水平,驻马店城镇体系建设需要从区际与区内两个层面着手。前者就是要通过漯河与“许昌―平顶山―漯河”整合在一起;后者就是要在行政区划内划分出3个子片区,即以遂平县为子中心的“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子片区,以汝南县为子中心的“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子片区,以确山县为子中心的“确山县+泌阳县+正阳县”子片区。每个子片区都要以乡镇中心地为主体构建起“分层发展”的城镇组团,通过子片区中心地与驻马店市整合在一起。

驻马店市;城镇体系;节点中心地;子片区;分片发展;分步发展

一、城镇体系“分片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划分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地对腹地影响的强弱程度是有差别的,因此在构建城镇体系过程中,不能对所有中心地平均用力,要通过“有区别、有步骤”的发展方式逐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坚持“分片发展”原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镇体系“分片发展”的理论依据

1. 中心地的影响范围有界

克氏中心地理论[1]在市场原则、行政原则和交通原则三种情况下讨论了中心地的影响范围问题,认为无论按照那种原则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在较高级别的中心地的腹地内,较低级别的中心地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同等级别的中心地的有效影响范围都会存在最远界线,在该界线之外中心地的影响力很弱。因此在讨论中心地的影响范围时,我们不能以该最远界线为界讨论问题,应该考虑有效影响范围。克氏中心地等级体系是通过构建多层次的中心地等级系统,将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传递到最低层次的中心地的。既然中心地都是对一定范围内的腹地存在有效的辐射力,那么在考虑构建城镇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整个区域划分出子片区,以便使得中心地在子片区内有最佳的辐射力。子片区的界线应该是相邻的同等级别的中心地辐射力大致相当的地方。中心地对腹地的影响遵循“中心地影响强度”递减规则,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以外由另外一个中心地对邻近腹地施加影响,故分区发展就成为必然。

2. 聚集效应有界

聚集经济理论认为,多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发展时,由于资源共享而导致聚集节省,在这样的区域内布局生产力,相同的甚至更少的资源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2]7。为了谋求聚集节省而导致的聚集效应,一定区域内会出现资源过度拥挤问题。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将可变要素投入不变要素当中时,边际收益递增只能发生在不变要素利用不充分情况下,当超过了这个界限后,就会因资源过度聚集而造成聚集不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一定区域内聚集节省的惯性,资源还会不断向该区域聚集,这就会造成过度发展的区域与发展不足的区域相邻存在。既然聚集效用有界,那么就需要在行政力量影响下,将过度发展区域的部分资源转移到发展相对不足地区,使这些相对后进区域的发展速度也得到提升。于是,我们就要通过“分片发展”方式前瞻性地设计出子片区的中心,使其能够容纳由过度发展区域疏解的资源并承担相应职能。

3. 行政力量有界

目前讨论城镇体系都是基于行政区划,行政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存在重要影响。通常而言,省会城市一般也是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构建城镇体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行政区划边缘处往往存在着城镇化的“空白区”,即城镇化最薄弱的地区。虽然在讨论“软区划”[3]98的城镇体系构建方式,但这是相对理想化的思路。而且,划分子片区一般也都是按照既有行政区划进行。子片区将既有行政区划按照中心地间的联系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的中心地间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彼此之间能够高效互动并能够建立起城镇链,发展基础较好的较低级别的中心地在城镇链上扮演节点角色。尽管城镇体系是以行政单元建构的,但城镇链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行政区划边缘处进行对接,使得有界的行政力量在行政区划边缘处“握手”。

(二)“子片区”的划分方法

子片区在划分过程中应尽量首先依据既有行政区划,在其存在不合理问题时,提出完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子片区的划分。以县域行政单元为例,县级中心地是该行政单元的中心,在腹地内要根据情况构建出一个以上的次级中心地:其一,如果县级中心地位于行政单元的中心,并且行政管辖范围较少,这时就不需要再构建次级中心地;其二,如果县级中心地位于行政单元一侧,这时至少需要在另外一侧构建一个次级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呼应,在县级中心地与次级中心地间构建起城镇链,作为县域城镇体系的主导城镇链,依此为基础拉动行政单元内其他乡镇中心地的发展;其三,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在行政区域的另外一侧构建起两个次级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形成三角形发展格局,三角形包围的区域就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其四,在第二种情况下,县级行政单元的另外一侧构建三个以上的次级中心地,每个次级中心地通过整合附近的乡镇中心地形成多个次级城镇团。乡镇中心地是构建县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强化发展基础较好和区位条件较优越的乡镇中心地,使其成为县级中心地的次级中心,与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有助于推动县级城镇体系高效发展。子片区是着眼于一体化发展而进行的设计,所以在设计子片区中心地以及节点中心地时都要围绕该目标进行。子片区划分出来后,各个子片区的发展顺序也要进行前瞻性设计,通过“核心带动边缘、主链带动辅链”的方式推动整个区域内城镇一体化发展。

二、驻马店“一城+三片区”城镇体系框架与核心三角形构建

(一)驻马店“一城+三片区”城镇体系框架

中原城市群由北部的“洛阳市+济源市+新乡市+焦作市+开封市+郑州市”整合而成的北部团与南部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整合而成的南部团组成,驻马店市位于南部团的南部,在构建城镇体系过程中,除了要从行政区划内部做文章进而从而理顺各个县级中心地与驻马店市间的关系,还要前瞻性地设计驻马店市与南部团中其他市级中心地间的关系,为构建更加合理的城镇体系奠定基础。驻马店市行政区划内如图1所示,包括了西平县、遂平县、上蔡县、平舆县、汝南县、新蔡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这些县级中心地与驻马店市中心地之间的联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由图1可以看出,只有遂平县、确山县和汝南县三个中心地与驻马店市中心地存在直接联系,其他县级中心地只有分别通过如上三个县级中心地,才能与驻马店市中心地建立联系。这种联系的直接程度也就决定了驻马店市在整个行政区划内构建一体化城镇体系的状态。为了促进驻马店市城镇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将整个行政区划划分为三个子片区,并且在每个子片区内设置次级中心,次级中心实际上就是将驻马店市中心地与子片区内的县级中心地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各个子片区的构成(如图1)如下:A子片区以遂平县中心地为核心,通过整合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形成;B子片区以汝南县中心地为核心,通过整合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形成;C子片区以确山县为核心,通过整合确山县、泌阳县、正阳县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遂平县―确山县―汝南县”形成等边三角形构架,驻马店市中心地是该三角形的核心,三角形上的三个顶点高效互动,成为驻马店城镇体系的核心。在A子片区内要形成“遂平―西平―上蔡”城镇环,这是子片区内的三个县级中心地整合的最佳方式;在B子片区内要形成“汝南―平舆―新蔡”城镇链,从而将驻马店市中心地的影响力延伸到行政单元东侧的最远地区;在C子片区内要形成“泌阳―确山―正阳”城镇链,确山县中心地位于该城镇链的中点位置上,能够很好地将驻马店市中心地,泌阳县中心地、正阳县中心地连接在一起。如上三个子片区,无论是城镇环还是城镇链,最终都通过核心三角形整合在一起,在整个区域内也形成“三角形→子片区”的发展步骤,在使得行政区划内的县级中心地被区分出层次关系的同时,也为整个行政区划内的城镇体系的建设奠定了空间格局。

图1 驻马店市“一核+三片区”示意图

(二)“遂平―汝南―确山”三角形构建

前文论及,驻马店市城镇体系的核心是“遂平―汝南―确山”三角形,遂平、汝南、确山等三个县级中心地分别是三个子片区的中心,相互之间高效互动的方式就是要彼此之间构建城镇链,从而形成“三角形”的发展框架。如图2所示,三个县级行政单元将驻马店市紧紧包围起来,其中驻马店行政区划内的“驻马店市+顺河乡+水屯镇”是三角形区域的核心。三角形的3条边上涉及数量不等的乡镇中心地:“遂平县―汝南县”边上是“车站镇―常庄乡―张楼乡”,由于宿鸭湖的影响,该条边上的城镇链出现弯曲;“汝南县―确山县”城镇链上涉及“三门闸乡―三里店乡―老君庙镇―韩庄乡―古城乡―刘店镇”;“确山县―遂平县”城镇链上涉及“古城乡―朱古洞乡―香山乡―橡林乡―刘阁乡―关王庙乡―褚堂乡”。三角形的3条边及三角形内的区域紧密整合在一起,在三角形区域内形成了“一核+三心”的发展格局,即图2中的阴影区域。

图2 “遂平―汝南―确山”三角形区域示意图

在核心区域的影响下,图2中的三个县级中心地的一些乡镇中心地会逐渐被整合进来,最终形成围绕核心区域的圆环,涉及的乡镇中心地主要包括无量寺乡、邵店乡、杨屯乡、留盆镇、板店乡、三门闸乡、李屯乡、老王岗乡、马乡镇、和孝镇、长兴乡、刘庄镇、普会寺乡、瓦岗乡、蚁蜂镇、文城乡、花庄乡、阳丰乡、玉山镇、合兴乡、焦庄乡、张店乡等。前文论及,图2中的三个县级中心地是划分子片区思路下将驻马店市与广大腹地整合在一起的关键,因此构建核心三角形就成为驻马店市城镇体系建设的第一步。虽然驻马店市是三角形的核心,但其所属的乡镇中心地中,“诸市乡+胡庙乡”应该在其他乡镇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得到充分发展后,才应该列入发展计划。因此,图2中的整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分出主次,而且核心区域也要区分出发展步骤,只有如此,驻马店城镇体系发展才能够有层次差别,从而有条不紊地推进城镇化。

三、驻马店城镇体系分片区发展构想

前文论及,驻马店行政区划内的各个县级行政单元,按照彼此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子片区,每个子片区内要有自身的中心,与驻马店中心地高效互动。为了推进驻马店市城镇一体化发展,每个子片区都要尽快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一)遂平子片区“(+〇+)”格局的城镇体系

遂平、西平和上蔡三个县级中心地在区域内呈三角形布局如图3所示,因此将如上三个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圆环应该是该子片区的核心,圆环将三个县级中心地串联在一起,也将“石桥乡―芦岗乡―蔡都镇―邵店乡―黄埠镇―常庄乡―车站镇―和兴乡―沈寨乡―蔡寨乡―二郎乡―柏城镇―五沟营镇―盆尧乡―百尺乡―西洪乡”联系在一起,三个县级中心地与乡镇中心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遂平子片区内的核心城镇环。城镇环内包括的乡镇行政单元,包括重渠乡、二郎乡、焦庄乡、无量寺乡、大路李乡、张店乡等与圆环上的乡镇中心地得到融合发展,图中的圆环区域成为遂平子片区城镇化最快的区域。

图3 A区城镇体系示意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圆环内的区域要区分为三个子区域:以西平县为中心通过整合“柏城镇‍+‍盆尧乡+重渠乡+二郎乡+蔡寨乡+焦庄乡”而成的区域,该区域布局在西平县东部;以上蔡县为核心,通过整合“百尺乡+大路李乡+芦岗乡+无量寺乡+蔡都镇”而成的区域,该区域布局在上蔡县西侧;以遂平县为核心,通过整合“车站镇+常庄乡+张店乡+和兴乡”而成的区域,该区域布局在遂平县东侧。如上三个子区域的面积相差不大,在三个县级行政单元的交界处整合在一起。在圆环区域得到充分发展后要向东西两侧扩展分别形成一个C链:西侧的C链即“西平县―谭店乡―杨庄乡―玉山镇―阳丰乡―遂平县”,杨庄乡与玉山镇是这条城镇链上的两个重要节点中心地,分别在西平县、遂平县行政单元内扮演次级中心地的角色。从图中可以看出,杨庄乡位于西平县的西部,以其为中心能够很好地将“师灵镇+谭店乡+专探乡+沈寨乡+槐树乡+芦庙乡+吕店乡”等整合在一起,与圆环内包括的西平县的部分区域一起将西平县内的绝大部分乡镇行政单元整合在一起;玉山镇是遂平县中心地的次级中心,以其为中心将“槐树乡+沈寨乡+阳丰乡+花庄乡+嵖岈山乡”整合在一起,与圆环区域融合在一起,使玉山镇与遂平县通过互动共同推进遂平县子城镇体系的建设;朱里镇和塔桥乡是上蔡县行政区划内的两个次级中心地,通过“华陂镇―小岳寺乡―朱里镇―塔桥乡―杨屯乡―邵店乡”一线在圆环区域的东侧形成C环,将圆环区域的城市影响力扩展到上蔡县的东部区域。“朱里镇+塔桥乡”将“东岸乡+韩寨乡+蔡沟乡+洙湖镇+五龙乡+齐海乡+东洪乡+小岳寺乡”整合在一起,在上蔡县的中东部地区形成城市化的增长点。根据如上设计,遂平子片区就在三个子区域与四个节点中心地的基础上形成了“(+〇+)”的城镇体系格局。四个节点中心地不但在两个C形环上扮演节点角色,也是将环形区域与东侧更远区域和西侧更远区域连接在一起的节点。

(二)汝南子片区“)+△+△”格局的城镇体系

根据前文,汝南子片区以汝南县中心地为核心,通过整合“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形成。如图4所示,在该子片区内,三个县级中心地自然应该首先构建小城市团,同时发展一条主导城镇链,将三个小城镇团连接在一起:汝南县小城市团以汝南县中心地为核心,通过整合“三门闸乡+三里店乡”形成汝南县小城镇团的第一层,而后向腹地扩展,将“板店乡+万家乡+李屯乡+老王岗乡+三桥乡+老君庙镇”整合在一起,并在南北方向上形成“金铺镇+汝南县+三里店乡+三桥乡+马乡镇+和孝镇”城镇链,成为汝南县行政区划内南北方向上的主链,金铺镇、汝南县、三桥乡与和孝镇在这条城镇链上等距分布,三个乡镇中心地在汝南县中心地的南北两侧作为县级中心地的次级中心地,使得北部与中南部的城镇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平舆县行政区划内,要在平舆县中心地腹地内形成杨埠镇、玉皇庙乡、西洋店镇等三个次级中心地与平舆县中心地呼应,“平舆县+东皇庙乡+槐树镇”是该县级城市团的核心,腹地内的“高杨店乡+杨埠镇+双庙乡+万金店乡+辛店乡+郭楼乡+玉皇庙乡+庙湾乡”整合在一起的区域是该县级城市团的第二层,与汝南县城市团不同,在平舆县城市团内要构建起“玉皇庙乡―杨埠镇―西洋店镇”三角形,带动县域城镇体系的均衡发展。新蔡县城镇团在构建城镇体系的核心过程中,新蔡县位于“新蔡县―砖店镇―龙口镇”三角形的东南侧定点上,“新蔡县+十里铺乡+孙召乡”是该城镇团的核心,在向腹地拓展的过程中,要将“龙口镇+韩集镇+栎城乡+涧头乡+关津乡+河坞乡+陈店乡+砖店镇+李桥镇+弥陀寺乡”整合在一起。如上三个小城市团,已经将三个县域行政单元的较大部分乡镇中心地包括其中,各自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但这些城镇体系并非独立发展,彼此间要高效互动,在汝南县子片区内形成横贯东西的城镇链。

由图4可以看出,从西向东可以形成三条较长的城镇链和一条较短的城镇链。“金铺镇―板店乡―万家乡―玉皇庙乡―杨埠镇―龙口镇―孙召乡―涧头乡”是最北的一条城镇链(“北链”),将“)链”的最北端与汝南子片区的最东端联系在一起;“汝南县―三门闸乡―郭楼乡―平舆县―双庙乡―弥陀寺乡―李桥镇―十里铺乡―新蔡县―关津乡―宋岗乡”城市链(“中链”),将“)链”上的汝南县与汝南城镇体系的最东端联系在一起,“中链”是汝南子片区城镇体系的主链;“和孝镇―马乡镇―张岗乡―西洋店镇―黄楼乡―砖店镇―十里铺乡―新蔡县”一线是汝南城镇体系的“南链”,将汝南县的最南端与子片区城镇体系的最东端联系在一起。除了以上三条较长的链条外,“三桥乡―王岗镇―西洋店镇”是一条较短的城镇链,目标在于让“玉皇庙乡―杨埠镇―西洋店镇”三角形的南端与“)链”上的三桥乡能够建立直接联系,从而使得平舆县与汝南县两个县域行政单元的最南端较好地整合在一起。如上论及的三条较长的城镇链,“北链”和“南链”都是辅链,“中链”才是主链,在发展顺序上要首先强调“主链”,而后发展辅链,使得三个县域行政单元的城镇体系得以一体化发展。

根据如上设计,该子片区内的每个县级行政单元都在县级中心地之外构建起了次级中心地,在构建子片区城镇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将这些次级中心地连接在一起,而后再考虑构建更加完善的城镇链,“)+主链”为子片区城镇体系定格了基本框架。

图4 B区城镇体系示意图

(三)确山子片区“+︵+”格局的城镇体系

图5 C区城镇体系示意图

四、驻马店城镇体系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一)依托主导中心地构建次级中心地

驻马店市所辖县级行政单元不多,并且距离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较远,因此在构建城镇体系的过程中除了要通过与区域中心城市建立联系外,重要的是尽快形成以驻马店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并且在驻马店行政区划内形成多个子片区的发展格局,在此期间要形成“主导中心地主导影响下多个次级中心地”的城镇体系格局。主导中心地要充分发挥统领作用,次级中心地要高效呼应主导中心地,并在各自的子片区内将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因此在强调主导中心地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构建次级中心地,这包括构建次级中心地的数量以及次级中心地的布局等问题。不同县级行政单元内的县级中心地的布局状况存在差异,次级中心地的选择要根据这种差异做出选择,次级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应该在整个县域行政单元内均衡布局,如论是链状结构还是三角形结构,目的都在于使得行政单元内最大多数的乡镇中心地在“主导中心地+次级中心地”的影响下得到发展。次级中心地的发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发展状态。

(二)城镇组团的发展层次

前文在论及驻马店城镇体系时,三个子片区内以县级中心地为核心的城镇组团,在构建过程中都强调了城镇组团的发展层次问题。县级行政单元虽然相对较小,但由于其是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因此其发展质量就会决定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状态。在构建县级城镇组团时,首先要强调县级中心地的核心作用即引领作用,其次要强调县级中心地的统合作用。为此,县级中心地就需要坚持“分步发展”[4]99的原则,第一步强化“核心”的发展,第二步强化核心对腹地的辐射作用。在第一步中要以县级中心地为核心逐步将近域内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行政单元整合在一起,为将“核心”做强搭建平台,在第二步中要选择腹地内适当距离处发展较好的县镇中心地为强化对象,围绕核心区域形成次级中心并逐渐构建城镇链。这两步发展是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摊大饼”方式蔓延,尽量从“集中发展”模式中跳出来走“分散发展”的道路,在腹地内以“飞地”方式构建多个次级中心,这不但有利于县级中心地发挥对腹地的聚合整合作用,也有利于行政区划边缘处乡镇中心地的发展,从而让邻近县级行政单元得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一体化的城镇体系。

(三)主导城镇链与辅助城镇链并行发展

县级中心地间需要通过城镇链连接在一起,城镇链上的节点一般都是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城镇链越宽且城镇链上的节点越多,县级中心地间的联系就越方便,从而在县级中心地的影响下,就会有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到城镇链(带)中。因此,在发展主导城镇链的同时构建辅助城镇链,会使主导城镇链有更宽的影响范围,也有助于主导城镇链上的节点中心地辐射到更大的腹地。应该注意的是,辅助城镇链并非不重要,只是在一定发展状况下要支撑主导城镇链的发展。当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辅助城镇链也会发展成为主导城镇链,与此前的主导城镇链并行成为连接县级中心地的主干道。无论是主导城镇链还是辅助城镇链,在构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框架过程中,需要前瞻性地进行设计,城镇链涉及的乡镇中心地会影响到这些中心地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这些中心地在城镇链上将会发挥的作用。主导城镇链与辅助城镇链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因此需要通过适当方式将主辅城镇链连接在一起(如图4和图5中的三角形及“︵”都是建立联系的方式),尽快融合成为城镇带。

[1] 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30.

[2] 孟祥林.城镇扩展过程中的聚集均衡与新型城乡形态的农村聚落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2.

[3]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软区划北京”发展设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8–104.

[4]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四步走”[J].中国经济报告,2014(6):99–104.

〔责任编辑 赵贺〕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Idea For Zhumadian Based on “One-Core and Three-Area”

MENG Xiangli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ities in Central Plain Area, Zhumadian City is far from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y. In order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Zhumadian urban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inter and inner region levels. The former is to integrate the area of “Xuchang-Pingdingshan-Luohe”, the latter is to divide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into several sub areas: in the first sub area, taking Suiping county as the center, integrating Suiping, Xiping and Shangcai together; in the second sub area, taking Runan county as the center, integrating Runan, Pingyu and Xincai together; in the third sub area, taking Queshan county as the center, integrating Queshan, Biyang and Zhengyang together. In each sub area, town- centered development model is set up and integrated with Zhumadian through subarea centers.

Zhumadian; urban system; center; subarea; area-by-area; step-by-step

2017-07-20

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C912.81

A

1006–5261(2018)02–0049–07

猜你喜欢

驻马店市片区城镇
送伞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驻马店市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驻马店市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