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评价
2018-04-24岳丹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022
岳丹 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22)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是以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疾病的非化脓性炎症,多发于青少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显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因此,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MRI与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其中52例患者中31例为男性患者,2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6~65岁,平均(36.22±3.22)岁,经实验室检查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17例表现为血糖降低,10例表现为红细胞沉降速率增快、13例为中性粒细胞升高,8例为淋巴细胞升高,4例表现为氯降低,并发症:13例肺结核,7例骨结核病,14例存在既往既往结核病史,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嗜睡、意识模糊、视力障碍、偏瘫、脑膜刺激征、癫痫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检查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设置为电压110kV,层厚选择为5.0mm,螺距选择为3.5mm,患者取仰卧位,行常规CT平扫后,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注入泛影浦胺2mL进行碘过敏试验,若患者不存在明显不良反应后,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入剂量在40~60mL区间内,然后进行脑基底部增强扫描[2]。
1.2.2 MRI检查
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0T超导MRI检查仪,采用标准头颅线圈,层厚与层间距分别选择6.0mm与7.0mm,矩阵设置为512×512,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3],所有患者均应用T1WI增强扫描,采用0.1mmol/kg的Gd-DTPA静脉注射。
1.2.3 图像处理方法
将所有扫描数据输送至处理工作站后,由具有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2名共同对52例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盲法观察与分析,若2名影像学医师的意见不一致,则需再次进行观察并进行讨论后统一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以SPSS20.0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特点
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征象主要包括脑梗死灶、脑膜增厚、不同程度的脑积水、鞍池、基底池或者脑实质异常密度等征象,部分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时可见脑梗死、脑积水、单发或者多发结核瘤等异常改变征象,患者征象呈稍高密度影或者等密度影改变,部分患者可见钙化现象,行强化扫描时课件结节状或者环状强化表现,少数患者未出现强化表现。应用MRI扫描显示患者脑底部脑池形态出现变窄现象,部分患者MRI表现为脑池消失,T1WI显示为等信号或者稍高信号,T2WI显示为等信号,脑膜增厚,行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受累脑膜呈纤维点状、线条状、斑片状等强化表现,部分患者未出现强化表现,同时呈现为栗粒样结核病灶,T1WI呈现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病变中心呈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现为多发性小灶性强化。
2.2 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
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阳性率为67.30%(35/52),MRI检查的阳性率为86.53%(45/52),MRI检查的阳性率高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影像学检查阳性率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的非特异性较高,诊疗过程中误诊与漏诊发生率较高。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找到有效、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4]。现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主要是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病原学与生化学、脑脊液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诊断[5]。随着我国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进步,在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相关研究提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呈现多样性的病理表现,同时影像学表现较为多样,在临床诊断中CT与MRI影像学检查是现今首选的诊断方法[6]。
本次研究中应用MRI检查52例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6.53%,多层螺旋CT对52例患者的阳性检查率为67.2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次研究提示,应用MRI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
综上所述,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的阳性率,相比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MRI检查的阳性率较低,但是CT检查对于患者病变的累及范围、病变位置、病理类型等均可有效反映,基于此,多层螺旋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1] 李国勤,黄继良,陈炫幸,等.结核性脑膜炎的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4):17-20.
[2] 张晓英,石晓明.结核性脑膜炎的CT和MRI诊断及对比分析的认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2):6257,6259.
[3] 杨艳.结核性脑膜脑炎300例的MRI表现[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67-68.
[4] 李淑敏,李垚,孙巧凤.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2):151-154.
[5] 何四平,陈桦,王海,等.小儿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MRI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9):612-614,618.
[6] 李军霞,陈颜强,赵青,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