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滴丸对冠心病病人血脂的影响研究

2018-04-23李芳伶付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塞通血瘀血脂

李芳伶 付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01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冠心病,或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改变引起的缺血缺氧,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通过添加聚乙二醇为临床治疗脑瘀血塞通滴丸,含三七总皂苷、对心闭阻导致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有明显效果,我们在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过程中,观察到使用血塞通滴丸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09例,其中男20例,女89例,年龄36~93岁,平均年龄77岁。病程3个月~35年,其中高血压48例,脑梗死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3例。

1.2的诊断标准为世卫组织2009年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诊断标准》中的和2010年中西医结合心脏病研究所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在冠心病诊断的基础上对2者进行了中医药诊断。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口服血塞通滴丸,每次50—100毫克,2次/d或3次/d,连续4周。

1.4 观察指标 血脂指标(TG)、胆固醇(TC)、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与血清脂蛋白(lpet)、载脂蛋白A(ApoA)和apolipoprotein B(ApoB);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观察上述指标1次。

1.5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

1.6 结果 本组治疗后LDL.C、Lpa、TC均降低,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ApoA、Apo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l。患者服药期间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且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

2 讨论

2.1 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病理基础是血脂代谢异常所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因的序列、表达和修饰都会影响患者的易感性。国外广泛的冠心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和/或区域。为冠心病风险预测、高危人群篩查、药物开发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有冠心病,已有记载。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认为心血、人体、心气虚不能活血、血瘀、胸痛。由于外邪侵袭、劳逸失调、焦虑过度、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内生痰、气虚、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痹阻引起的不畅,胸闷胸痛,胸痛甚至力透纸背,气短、喘息失眠[2]。

2.3 血塞通滴丸治疗的有效成分的中药。它具有安全性好、毒性低、使用方便、动作迅速等优点。已有许多关于冠心病的治疗和血脂代谢异常的报道。现代研究证实,血塞通滴丸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它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和再狭窄的预防和降低血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研究显示,血塞通滴丸治疗后,血清TG、TC和LDLC冠心病患者的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血塞通滴丸的有效成分是明确和单一,降低脂肪的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3]。冠心病是祖国医学中的“胸痹”、“心痛”范畴,虽然病机有气虚阴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痰瘀等。血瘀与血瘀的关系更为直接,血瘀贯穿于整个疾病之中[4]。本研究采用血塞通滴丸是在精制纯中药提取,具有快速溶解和生物利用度,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等。主药由三七皂苷、黄通、槲皮素、槲皮苷,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血液粘度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麻醉动物},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冠状动脉梗死侧支循环形成。此外还有抗炎、改善血管狭窄的抗内毒素作用,消除脂质沉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氧的供应;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降低细胞内肌酸激酶(CPK)的生成,并能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能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血塞通滴丸治疗胸痹心痛(心绞痛)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中医症状、硝酸甘油戒断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研究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本研究为血塞通滴丸瘀血阻滞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临床荟萃,1991,6(11):520.521.

夏天,赵利华,王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07.108.

吕树铮.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5-6.

猜你喜欢

血塞通血瘀血脂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