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世生活看老子的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

2018-04-23袁子琪

新一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老子矛盾

袁子琪

老子的“天道”与西方“自然法”精神相通,但深信自然法绝对有效的人,往往会走向极端的放任主义;老子的“见素抱朴”与西方“极简主义”相通,但偏颇理解“绝学无忧”的人,往往又会走向无克制的浪荡自由。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人笔下的“黄老之道”,是尼采笔下的“不枯竭的井泉”。在本国与外国的一片赞誉下,我们仍应该保持一定的理智思考:在现世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辩证对待老子的道家思想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老子的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

先从老子的社会哲学谈起。

老子的社会哲学,在我看来,谈论了“道”、“无”、“有名”、“无名”这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相互交错连接,形成了老子对社会哲学的深刻认识。

其一:道。胡适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老子:“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一个‘道。”其所对应的就是《道德经》中的这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至于道的功能,则是一句“道法自然”。没有功能,就是道的最大功能。

其二:无。发现“道”后的老子发现,“道”是一个抽象概念,太大了,不容易说的明白,就想了一个类似的“无”字,觉得这个“无”字和“道”几乎相同。道即是无,无即是道。

其三:有名。這个很好理解,即是生活在社会生活的直观感受。万物有名,人才得以对社会有认知。

其四:无名。在“道”和“无”的概念上,老子认为,万物未生之是“绳绳不可名”,又提出了“无名”是天地之始,最高的道德就是无名之朴的观点。

综上所述,他在更为长篇的叙述之中得出了,“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总之便是在那个混沌的时代,毁除一切制度文明,回到无知无欲,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

其次,我们需要谈一下老子的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相对,是社会哲学的一个缩影。所谓大时代“无知无欲”,废除制度,那么个人则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至于原因,老子认为:知识越高,欲望愈难满足,又眼见许多不合意的事,心生无限烦恼,倒不如无知的草本,无思虑的初民,反可以混混沌沌,自寻乐趣。有学者评价老子说:“别人都想要昭昭察察的知识,他却要那昏昏闷闷的愚人之心。”

最后,我们需要谈一下老子的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所得出的方法论结果。

老子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是相互沟通的。它源自于对时势的一种反动。在那个兵祸连年的时代,小国不能自保,大国又争霸权不肯相下。老子生于这个时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决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工夫,可以抵抗强暴。所谓“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因此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人类交际,亦是如此。故老子提出“不争主义”,要人知道柔弱能胜刚强,要人知道“人不争,天下不与之争”。他教人莫要为天下先,又教人“报怨以德”。他要人知“物成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宇宙间自有“司杀者杀”。我们尽可逆来顺受,且看天道的自然因果。

在了解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我们发现了老子的逻辑拥有极高的自洽性,能够与自我融合的天衣无缝。但倘若使用一双时代的眼睛探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根本之下,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对待矛盾的态度。

我们应该知道,解决矛盾的根源并不在于摧毁矛盾同一体。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差别和对立又必须融入于矛盾统一体之中。所谓为了政治局面而抛弃政治的做法,无异于因粮食招致病虫,传播瘟病,便销毁一切粮食的做法。这在当今时代是无法借鉴的,我们拥有十四亿人民,对政治制度的自信于严谨是事关国运的重大觉得。而老子所谓的理想社会生态,不过是不愿面对多番矛盾,便将一切文明进程革除,将社会与人心共同初始化的欲盖弥彰。显然,文明的到来不论是以何种形态出现,其都生长、扎根于人类的土地,就会有那么一群人被碾压在文明之下,生活之上,在“文明”—这个可能为球体,可能为三棱锥的事物之下矛盾重重。我们不能因为矛盾的存在而去否认那稳定和谐、平衡中、发展中的文明。如果代代人类都从关再来,那与老鼠的繁衍何异?

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保留,在保留中发展。倘若前程尽毁,则毁辜负了祖辈对我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期望。人不可耽溺于过去,却不可没有过去。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残缺的,也正是因此,老子的想法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中,难以被吸收于保留。

当然,老子的思想也给予我们心灵的思考。比如鼓吹文明的到来时诅咒的老子,也在引导我们思考着文明的到来,是诅咒还是福音?我们不得不在血渍斑斑的历史前承认文明的受益者,常常只是少数的统治者。多数人是为文明付账单的人。上有“朱林酒肉臭”,下有“路有冻死骨”,归根到底,还是鲁迅先生的比喻:“正如煤的形成。”但是,整个人类历史更关注的是到底是不是有了发展。而且,不正是数千年积累起来的进步,最终让我们学会驯顺自然,从而使多数人与少数人一同受益的吗?科技的进步给予了我们能力,使我们拥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100万人因马铃薯低产而被饿死的时代已经在棺材中长眠,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已是空白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所以,文明是否“可踏着大步向薄雾和东方走去”,早已简单成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子集。

用现世的眼光洞穿,老子的思想有暗影,有辉煌。如何在现世生活中既学会借鉴老子的思想智慧,又绕过老子的思想束缚,这是我们时代的重要命题。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老子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智者老子